校长形象塑造的三维审视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sha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形象是校长运用管理思想、方法与技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校长形象是学校形象的关键,并与学校形象联为一体,它关系到学校能否获得上级领导重视、政策倾斜、社会支持、家长信任、师生认同,优化和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保持学校竞争优势等问题。校长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主要可通过以下三个维度来实现。
  
  认识自我:明晰“我是谁?”
  
  校长要引领学校不断前进与成长,首先要进行角色定位,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学校是干什么的。具体地说就是要认清自己的校长角色,审视个人的管理品性,明确本校的教育价值观。
  1.认清自己的校长角色。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可见,校长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一块牌子,学校的优质发展与校长角色密切相关。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校长应当了解自己,研究自己,明确自身的位置,努力做学校问题的诊断者、学校文化的塑造者、学校管理的创新者、内外部的沟通协调者、团队成员的伙伴等。
  2.洞悉个人的管理品性。如何管理学校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管死了不利于创新,管活了又失之规范,怎样把握好这个“度”,掌握好管理的“火候”,要求校长要在掌握教育规律的同时,既秉承传统,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创新,善于权变,并在二者之间寻求最适切的管理角色。但是如果校长个人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对待教育事业以诚为基,真诚无佞;以信为业,笃信致用;以善为本,盛情待人,就一定能做好与学生、教师、家长的协调沟通,同舟共济干好工作。
  3.明确本校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为什么而存在?指的就是教育的价值取向。过去,学校更多地履行了“选拔”与“淘汰”的职能,更多地用“修理”或“加工”手段,促使“受教育者”不断向“标准型号”靠拢,教育价值归宿成了“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全力推进,新课改的深化实施,教育性质、任务和方针的确立,为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学校不再是一种机械固化的形象,不再是出售知识的场所和获得分数的摇篮,而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原野”,教育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将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主动彰显个性的“学习者”,是把不同“基因”、不同资质的生命种子播撒在教育这片园地里,倾注教育者心灵和精神的滋养,让他们“枝繁叶茂”,健康成长,正所谓“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反思自我:判断“我如何?”
  
  波斯纳曾提出的关于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即:经验 反思=成长。揭示了经验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说明只有对所得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得到快速的成长。这个公式对校长的成长也同样适切而有效,要求校长依据学校的地理特色、文化底蕴,遴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深刻反思。
  1.善于反思学习行为。有位哲人说过:“能够造就自己的东西不光是生来就有,还有学习所得,所以卓越者必谦虚好学。”学习是人们实现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校长,一要向书本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理论视野。二要向别人学习,尤其是要向竞争对手学习。因为对手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却有不同的管理思路,彼此之间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所以校长要放下架子,以谦虚的姿态和非凡的智慧多向其他学校学习取经,自己的成长道路会更加顺畅。许多成功校长都是善于学习与吸收经验的高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永远拨动着学习的心弦,不断存储着源头活水,同时又不迷信权威,善于创新,精于遴选,将取经之果加以消化、吸收、提炼,变成自己的东西,让各自学校始终徘徊在天光云影之中,精彩无限。
  2.勤于反思工作行为。工业时代的传统管理,是通过“制度 控制”使人勤奋工作;而今天这个多变的社会所需要的管理,是如何利用“学习 反思”让人更聪明地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将获得比以往更多的自主权,越来越走向“校本”。要求校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反思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校长应以研究者的身份审视学校管理,以研究者的心态对待繁重而平凡的工作,主动研究学校管理的问题和难点,发现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日常的反思转变观念,改进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益,做一个反思型校长,进行反思性管理。特别是要反思管理艺术,充分把握校情,做“校园猫”,抓“校园鼠”,搞好适合校情的管理;善于授权,大胆尝试,搞清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在哪一个层面做出决策,充分调动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引导教职工发挥各自的特长,做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3.乐于反思社交行为。校长的社会交往风格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校长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在选择中建立起多元、开放的人际交往圈。具体地说,一是要建立民众支持圈。校长要通过交往赢得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民众的信赖和支持,比如可以通过召开倾听式家长会,认真倾听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校长做决策时进行有效参考;二是要建立行政支持圈。校长必须很好的和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进行交往,建立起由有权之士组成的行政支持圈,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政策、物资和业务方面的条件;三是要建立智力资源保障圈。校长要善于与能提供智力资源的各界人士交往,如教育家、同行精英、文化名人、学术专家等,通过听取报告、学术讨论、文化联谊等形式,实现学校的高效发展。
  
  发展自我:确立“我去哪?”
  
  中国所有的学校都在围绕同一个圆心做着共同的教育大业,但各个学校的特质各有不同。校长究竟要把学校引向何方?学校的管理目标与育人目标是否明晰?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否切实可行?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成功校长总能因时、因地、因人建立起自己学校与众不同的特质,认清办学的根本问题,准确为学校定位,以通过学校形象展示校长形象。
  1. 具备新思维,富有创新性。塑造校长形象并创办学校特色的过程就是校长敢于创新、勇辟新径的过程。当年,陶行知先生就认为:作为第一流教育家的校长,就要放大胆量,做个教育的先锋,即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富于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疆域,富于开辟精神。在经济背景较为广阔、价值呈现多元、中小学正在经历着公众选择优质教育而带来的不可回避的声誉竞争的今天,校长更应该有相当的胆识,在学校“原型”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生长点,占领制高点,使学校获得新生。
  2.选准突破口,加大执行度。校长在塑造校长形象过程中,要注重对环境的分析和对学校需求能力的分析,善于把握教育大环境,认清社区环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小环境),做到从实际出发,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从公众需求出发,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选准突破口,并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长久不衰。如济宁育才中学分校的“四维”互动“阳光大课堂”,就是张校长找到的一个有效突破口,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的四维育人目标,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维教育资源,采用“学、导、动、评”操作程序,构建起“阳光课堂”,使该校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从薄弱校变成高知名度的特色学校。
  3.维护持续性,永葆生命力。综合学术界对名校办学特色的认识,可以形成三点共识:一是名校的办学特色不是一朝一夕所行,而是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二是名校的办学特色体现的是该校独有的风貌,是学之不像、移之不活、夺之不走的;三是名校的办学特色不是残缺的特色,而是顾全大局、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的特色。因此,校长对学校形象的建设行为,是一个持久追求办学独特性和优质性的过程,往往历经数任校长持续性的巩固打造,那些换一任校长就换一个特色,甚至一任校长就更换几个特色项目,以显示不断“创新”的学校,是目光短视的。特色需要历时,需要固化,需要稳定。同时,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学校特色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出时代新高。唯此,学校形象才能真正建设起来,并充满朝气地走向完善和成熟。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市兖矿铁运处小学)
其他文献
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明确了绩效考核会和师德挂钩,但绝对不与升学率挂钩。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扬子晚报》
本文通过对于国内现有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现状研究,分析比较了各种除尘方式的技术特点,根据多家不同机组容量厂家的实际安装经验,以得出最优化的粉尘综合治理结果。
【摘 要】以数学知识的立场发展学生,可从数学知识的学科属性、文化属性及社会属性入手。数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建构化、结构化与应用化,主题式教学模式能体现数学知识的多维发展属性,促进数学知识学习走深走实。按照数学知识的可探究性、形态特征及价值诉求,将主题式教学分为探究性主题、HPM主题和课题型主题,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审视。  【关键词】数学知识;学科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主题式教学  随着信息
南宁市科技局近日对广西必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TLP-GXEM高负荷厌氧生物能源回收技术及装置”项目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了实施现场,仔细审阅了项目相关技术
在有十几亿人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始终都是天大的事。很多人讨论粮食安全问题,还局限在粮食够不够吃的层面,其实,未来中国的粮食危机并不在于粮食增产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了两倍多。粮食产量也增长了两倍多;且新中国成立60年间,有30年为粮食净出口(大豆除外)大国。未来的数十年,中国人口峰值不会超过15.5亿,但中国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土地整理、土地改良、装备农业等措施,再增加3亿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步入了快速增长期.
“长防”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长江上游的山逐渐变绿,水逐渐变清,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正悄然出现。
有一位生态学家认为,水是有生命的,它需要理解.人应该理解河流,了解水.我们要为人着想,也要为水着想.水如果不能持续,其他就不能持续,为水着想是更长久地为人着想.这样的认识
针对聚酯薄膜厂主车间的特点,根据工艺要求,考虑投资性价比,介绍照明设计的做法。
哈尔滨市首家民办教育协会——南岗区民办教育协会日前正式成立,200余家民办学校申请加盟。据了解,南岗区民办教育协会是由该区教育局牵头,多家民办学校共同发起,并经教育、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