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1型糖尿病与非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FT1DM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49例非暴发性1型糖尿病(N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病程、餐后C肽(P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NFT1DM患者分为短病程NFT1DM组(25例)、长病程NFT1DM组(24例);低C肽NFT1DM组(27例)、高C肽NFT1DM组(22例);低HbA1c NFT1DM组(7例)、高HbA1c NFT1DM组(42例).对各组间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NFT1DM组比较,FT1DM组年龄更大,病程更短,HbA1c、空腹C肽(FCP)、PCP水平更低,而血糖、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1DM组、短病程NFT1DM组和长病程NFT1DM组在年龄、HbA1c、FCP、PCP、Scr、BUN和血钾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1DM组、低C肽NFT1DM组和高C肽NFT1DM组在病程、血糖、HbA1c、FCP、Scr、BUN和血钾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1DM组、低HbA1c NFT1DM组和高HbA1c NFT1DM组在年龄、病程、FCP、PCP、Scr、BUN和血钾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NFT1DM相比,FT1DM有其特点.FT1DM的诊断分类值得进一步讨论.
其他文献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发达国家的心衰患病率为1.5%~2.0%,70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更高,可达10%以上;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1].
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诊断工具,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HIFU)的出现,使治疗性超声成为现实.目前,HIFU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实体器官的良性和恶性病变,并为一些拒绝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文从HIFU治疗的原理、应用模式、常见及潜在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对HIFU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栓弹力图实验(TEG)检测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 对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介入科收治的87例DVT住院患者TEG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者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EG检测中相关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TEG的R值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r=0.231,r=0.395);TEG的K值与APTT呈正相关(r=0.237),与纤维蛋白原(
目的 探讨生芪降糖方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以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生芪降糖方,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BMI)和中医证候积分
目的 探讨血清lncRNA-ENST00000414355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观察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择同期于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60名(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lncRNA-ENST00000414355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lncRNA-ENST00000414355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联性.结果 两组
鞘糖脂作为存在于生命体细胞膜表面的双亲性糖脂分子,具有维持质膜稳定性、介导细胞识别黏附、调节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物学功能.特异性的鞘糖脂被发现在众多的肿瘤疾病中呈异常表达并参与相关分子机制,与疾病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其作为肿瘤疾病诊断标志物以及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被广泛研究.该文针对不同种类鞘糖脂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定量检测小鼠血清中吲哚乙酸(IAA),考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血清中IAA水平.方法:采集对照组与NAFLD组小鼠的血清,UPLC-MS/MS法定量检测IAA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BEH C18 (2.1 mm×50.0 mm,1.7μm),流动相为0.01%甲酸乙腈-0.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 min-1,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结果:IAA质量浓度在5~1000 ng· mL-1 (r2=
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基因组信息与药物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解决不同个体之间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药物基因组学在精准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精准选择药物及其剂量、靶向治疗、预测药物安全性和预防药物毒副作用三个方面.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研发中也发挥了巨大优势,参与新药发现、新药开发以至上市后的监测全过程,能够加速新药的发现、增加新药的通过率、重新评估未通过药审的新药、减少参试人群数量等,大大节约新药研发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目的:负载尼莫地平的聚乙二醇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n-co-glycolic acid),PEG-PLGA)]纳米粒,并对其进行制备工艺、质量评价以及体外释放等相关性研究.方法:以PEG-PLGA为药物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尼莫地平载药纳米粒.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处方工艺,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制备的尼莫地平纳米粒外观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烟熏联合细菌反复感染的方法制备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采集大鼠的BALF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筛选差异代谢物,再结合数据库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BALF代谢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