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临床护理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拟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21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及生命体征。结果:两组入组时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分别为(23.15±5.66)分及(18.12±5.3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6±5.03)分及(20.31±5.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入组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负面情绪,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在接受检查时的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初产妇; 介入性; 产前诊断; 个性化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ersonalized care in the primiparas for interventional prenatal diagnosis.Method:210 primiparas with interventional prenatal diagn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10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ersonalized care.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score and vital sig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A score of the two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HAMA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puncture and after puncture examination were (23.15±5.66)points and (18.12±5.36)point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6.16±5.03)points and (20.31±5.13)point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eart rate(HR),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breathing rate(R) and 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 of the two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But at the end of the inspection,the HR,SBP and DB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 and SpO2 between the two group(P>0.05).Conclusion:Personalized car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rimiparas for interventional prenatal diagnosis,and to a certain extent,can improve maternal vital signs during inspection,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rimiparas; Interventional; Prenatal diagnosis; Personalized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ourth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City,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32   介入性产前诊断属于一种侵袭性操作,其引导装置为经过特殊处理超声装备,并用细针直达孕妇宫腔进行相关检查的方法[1-2]。介入性产前诊断存在一定的风险,往往会给孕妇及其家属带来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3-4]。为可有效地改善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产妇的负面情绪,本科总结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其中,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就诊于本科拟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的21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且经超声检查明确妊娠。所有产妇均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初产妇中,年龄21~33岁,平均(27.51±3.18)岁;孕期19~24周,平均(21.67±2.36)周。观察组105例初产妇中,年龄22~34岁,平均(27.61±3.22)岁;孕期20~25周,平均(21.26±2.13)周。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在其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前对其解释操作存在的风险以及实施该项操作的目的等简单常规护患交流工作。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孕妇实施包括操作前健康宣教和术后回访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其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术中舒适护理及术后护理回访三方面。
  1.2.1 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 其中健康宣教为护理过程中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于初产妇就诊时,对初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建立健全初产妇相关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档案,判断其是否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适应证。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产前检查相关知识、检查方法及检查注意事项。讲解内容包括:对初产妇及其家属解释拟行手术的名称,手术操作的大致情况,需要初产妇配合的方面等,并积极指导初产妇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前检查。心理辅导则需对初产妇的家族遗传疾病史、结婚年龄、怀孕周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同时与初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积极的言语沟通,通过有效的言语沟通,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估,以了解其所存在的负面情绪,并通过言语沟通对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取得初产妇及其家属信任的同时,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
  1.2.2 术中舒适护理 术中舒适护理指初产妇在接受检查时,通过调节检查室温度、湿度及体位等措施,以使初产妇处于舒适状态。首先在初产妇接受检查前,将穿刺操作间的温度保持在21~26 ℃,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以使得患者处于温度及湿度舒适的状态。同时在检查前认真核对操作器械及特殊药品,以方便检查操作。此外,在产妇进入穿刺室时,主动向初产妇介绍此时所处的穿刺室环境,仔细询问初产妇的一些需求并在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及时予以满足,向初产妇介绍并解释穿刺室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争取取得初产妇良好的合作,在沟通中注意语言亲切,态度温和,取得初产妇的理解与配合。同时在患者接受检查时,尽量在不影响穿刺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减少对初产妇身体的暴露,且在接受检查时,不与产妇进行交谈和手术无关的话题。并在穿刺结束后,由专人护送初产妇进入观察室。
  1.2.3 术后护理回访 术后护理回访指专人护理人员于患者接受检查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回访。在初产妇进入观察室后,护理人员通过亲切的语言与初产妇进行沟通,以了解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有无不满意或者需要改进的护理环节,有无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等,并进行积极改正。在术后回访中,与患者或家属真诚地交流和沟通,措词得当,并向其介绍手术的大致情况,以及对初产妇进行胎心、血压、脉搏方面的监测。
  1.3 观察指标 将HAMA评分、HR、SBP、DBP、R及SpO2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于产妇入组时、进入穿刺前及穿刺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焦虑评分,评分表应用HAMD评分表,对比入组时、穿刺前及穿刺检查结束后两组的HAMD评分情况,HAMD评分以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同时于初产妇入组时及接受检查结束后对患者的HR、SBP、DBP、R及SpO2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A评分比较 两组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初产妇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入组时的HR、SBP、DBP、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因初产妇者其生育经验缺乏,心理依赖与心心理负担明显较经产妇重,故在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时更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虑及担忧等负面情绪,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操作成功率也可产生一定的影响[5-6]。故为可顺利地进行产前介入性诊断,本科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接受产前介入性检查的产妇中,结果显示:两组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分别为(23.15±5.66)分及(18.12±5.3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6±5.03)分及(20.31±5.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接受介入性检查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在接受介入性检查穿刺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观察组升高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在接受穿刺检查后,观察组HAMA评分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可能为观察组在接受介入性检查前所给予个性化护理所致,在个性化护理中,患者在接受检查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可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使患者对于介入性检查有着明确的心理准备,故可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本研究中,对两组的接受检查前后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入组时的HR、SBP、DBP、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分别为(74.32±1.32)次/min、(110.32±2.62)mm Hg及(80.33±2.82)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19±5.32)次/min、(120.12±2.91)mm Hg及(84.13±4.9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个性化护理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紧张等负面情绪,促进穿刺术操作的成功[7-8]。个性化护理除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后,在术中给予有效的舒适护理,通过舒适护理,使接受检查者处于放松状态,有效地降低了介入性检查操作时所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情绪。   传统意义上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护理工作,其主要为协助操作医生完成穿刺术,但与产妇的沟通较少[9-10]。但是目前研究显示,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可保证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的康复[11-12]。个性化护理中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三方面。其中术前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多种疾病的护理中,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14]。而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初产妇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操作风险及术中并发症等情况的担心,进行有效的解释,使产妇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以降低产妇的心理负担[15]。术中护理则针对患者进入穿刺室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主动地向产妇介绍穿刺室的环境,并满足产妇的需求,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的心理负担,争取取得初产妇良好的合作,同时减少患者身体暴露,不仅可达到一定的保暖效果,也是对产妇的隐私及尊严的维护,并可避免产妇产生被忽略的感觉。同时穿刺后的护理也可达到缓解产妇心理负担的作用,通过术后回访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可提出进一步的护理改进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中所应用的个性化护理是基于舒适护理的全新理念,在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全部过程中,对其实施全方位护理的护理方法[16]。
  个性化护理虽然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的负面情绪,促进手术操作成功,但其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其需要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学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基础,同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有效的语言沟通是一门工作艺术,高效率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相对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穿刺室护理人员通过系统的医学专业技术、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得初产妇及其家属的信赖,从而帮助初产妇及其家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穿刺术,从而促进穿刺术操作成功[17-18]。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负面情绪,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在接受检查时的生命体征,故可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临床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的初产妇的检查中。
  参考文献
  [1]黄雪凌,周惠欢.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361.
  [2]王丽琼,王新,张绍菱,等.两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评估及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4):400-404.
  [3]黄淑晖,刘淮.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2):960-963.
  [4]徐两蒲,范向群,郑琳,等.孕早、中期血清标志物筛查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93-3595.
  [5]蒋彦,杨芳华,邓新娥,等.介入性产前诊断2877例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9):70-71,104.
  [6]邱洁,杨晓华,方虹,等.产前筛查、诊断“一站式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与对策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5):94-97.
  [7]侯志彦.介入性产前诊断19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9):707.
  [8]吴春翠,欧惠娴,纪妍.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羊水穿刺孕妇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60-161,165.
  [9]孙桂君.关于妇产科护理技术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334-335.
  [10]周翠平,祖桂花,李素青,等.经母腹羊膜腔穿刺术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3):61-62.
  [11]刘晓玲,于静,刘红梅.超声引导下经腹脐静脉穿刺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6):1204-1205.
  [12]李美娜,王阳,宋萍,等.5例B超引导下双胎妊娠羊膜腔穿刺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4):5523-5524.
  [13]陈时爱.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65-66.
  [14]李靖,郭风先,耿小平.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53-54.
  [15]欧水英,温素芬,康颖旎.对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实施全方位护理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733-3734.
  [16]侯志彦.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在高危孕妇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5):86-87.
  [17]方慧琴,丛林,叶四云,等.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实施中的心理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08,29(6):651-652.
  [18]谢建英,张卫华.孕中期超声引导下经腹胎儿脐静脉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8):858-859.
  (收稿日期:2014-12-23) (本文编辑:欧丽)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162例乳腺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时行超声及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腺病162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和钼靶X线的特点。结果: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腺病的准确率为80.2%,较超声及钼靶X线单独诊断腺病的准确率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钼靶X线可提高乳腺腺病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 乳腺腺病; 超声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REM-PCL对体外循环(CPB)中犬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12只犬随机分为REM-PCL组(RP组,n=6)和对照组(C组,n=6)。RP组和C组分别于CPB前静脉注射0.2 mg/kg REM-PCL及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转机前、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和60 min时,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规律性停药对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符合瘢痕疙瘩诊断的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为试验组共81例,B组为对照组共75例。A组在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采取逐渐减少浓度的方法规律停药;B组采用常规疗程停药方法。观察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 acid,NAA)对早期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帕金森病(P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NC)各30例。首先分别进行头颅磁共振平扫,而后行磁共振波谱检查,计算双侧海马区、内侧颞叶区NAA/Cr,NAA/mI值,其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查其血清NAA值;最后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指导优化脑出血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伴发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PCT指导治疗组(PCT组)34例根据PCT动态值确定抗菌药的使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4例则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给予经验性抗菌药治疗;以治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文本信息抽取成为中医文献知识挖掘的一种新兴手段。构建了基于本体的中医文本信息抽取系统,它能从中医文献中提取领域概念及语义关系,并支持用户完成文本语义关系的检阅、分析和标注等工作。该系统能辅助中医专家从中医文献中挖掘知识,并进一步完善中医领域本体系统。  【关键词】 中医药; 文本信息抽取; 本体  【Abstract】 Text information extraction be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尿激酶院前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观察组45例,采用院前溶栓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院后溶栓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冠脉再通率、NT-proBNP和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式功能牵伸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  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如肌力训练、膝关节常规关节松动、中药熏洗活血化瘀,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进行改良式功能牵伸。在治疗前、治疗10周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并采取Lysholm膝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面向社区医院的微创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方法:通过建立管理架构、建设培训基地和规范培训方法,建立面向社区医院的微创技能培训基地。结果:所培训学员均较好掌握微创手术的应用,获得官方认可的内镜手术资格证。结论:采用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有望对社区医生微创专业化培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培训; 社区医院  【Abstract】 Objective:To e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SSO)中实施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超低位SSO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处理,而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ISR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