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屋顶上的雨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的脚步不齐,永远先后落在铁皮屋顶上。铁皮屋顶是我家窗下的100多米长的自行车棚的棚顶,里面有20多辆自行车,一半没了鞍座与轱辘。
  自行车棚顶上的铁皮涂绿漆,感觉它特招雨,也许云彩下雨正是因为相中了这个铁皮车棚。
  听雨声,雨滴的体积不一样,声音就不一样。大雨滴穿着皮靴,小雨滴连袜子都没有,人字形的铁皮上的雨滴打滑梯滑到边缘,变成水溜儿。
  雨滴落在芭蕉叶、茄子叶、石子和鸡窝上的声音不一样。有一年,我在太行山顶峰的下石壕村住过一宿。开门睡觉,雨声响了一夜。我听到从瓦上流进猪食槽里的雨水如撒尿,而雨落在南窗下的豆角叶和北窗下的烟草叶子上的声音完全不同,像两场雨水。豆角叶上的雨声是流行乐队的沙锤,沙啦沙啦,成了背景。烟草叶上的雨滴噗噗响,像手击鼓。或许说,烟草里有尼古丁,雨滴的声音就沉闷?没准儿。再细辨,雨落石板是更加短暂的清脆声,几乎听不到。我听一会儿南窗,听一会儿北窗,忽然想,主人为什么不把豆角和烟草种在一起呢?就为了让人来回跑吗?
  从家里的窗户向自行车棚瞭望,雨小而大,缓而急。 离铁皮屋顶一尺的地方,雨露出白亮的身影。转而急骤,成了白鞭,一尺多长,落地迸碎。瞧一会儿,觉得这些雨成了屋顶长出来的白箭。这块不知什么年头铺盖,什么年头刷绿油漆的铁皮屋顶清洁鲜艳,像铺好地毯等待贵宾。贵宾是谁呢?是后面更大的雨。小雨的雨柱细小,落在屋顶上,像洒沙子。不常吃六味地黄丸的人的耳朵听不出这么细腻的雨声。雨大之后,什么丸也不必吃了,满耳哗哗,雨滴落在铁皮屋顶上发出金石之音。自行车棚这个共鸣箱太大了,比钢琴大几千倍,比小提琴大一万倍,它本来可以装1000辆自行车但只装了20多辆,其中一半是没有盗窃价值的废车。豪雨见到这一块发声的屋顶喜不自胜,它们跺脚、蹦高、劈叉。雨没想到它竟可以发出这么大的金属声音。以前下过的雨,下在别处特别是沙漠上的雨全白瞎了,是哑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应该是“发声”吧?古代雕版工是不是把字刻错了?
  风吹来,风像扫帚把空中的雨截住甩在地下。铁皮屋顶的响声轻重不一,重得如泼水。泼一桶水,“哗——”地流下来。自行车棚里的老鼠可能躲在角落里诅咒这场雨,雨在屋顶上没完没了,让酷爱安静的老鼠没法消受。我想象它们拖着尾巴从东到西,寻找声音小点的区域,可惜没有。
  我听一会儿雨,忍不住向外面瞧一会儿,铁皮屋顶如此鲜艳,不能比它更鲜艳了。都说计划经济时的中国贫穷,这要看什么事。拿援助阿尔巴尼亚和往我家楼下铁皮屋顶刷油漆这两件事来说,很阔绰。如果阔绰这个词不高雅,可改为放达。哪个富裕国家往公用自行车棚的铁皮上刷过油漆?没有的,况且里边只有20多辆车和30多只老鼠。铁皮值不少钱,制成炉筒子、小撮子能卖多少钱?计划经济并非一无是处,让人在雨中目睹鲜艳的绿和听取不一样的雨声。
  如果把铁皮屋顶的雨声收录下来,做成一首歌的背景也蛮好。它是混杂的,无序以及无边际的声音,能听出声源中心的雨声和从远处传来的雨声,层次感依次展开。我考虑,这一段录音可以当作念诵佛经的背景,可以作一小段竹笛独奏的背景。做电影的话,可以考虑一人拎刀找仇人雪恨,他在鹅卵石路上疾走。人乱发、刀雪亮,铁皮屋顶的雨声表达他复仇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七上八下,心律不齐。
  雨还在下,天暗下来,绿棚顶变黑。铁皮屋顶上的小雨妖们在继续跳舞。我忽然想听到雹子打到屋顶上是什么音效?飞沙走石,多好。可惜没听过。有一回天下雹子,我在外面,没听到雹子落在铁皮屋顶上的轰鸣,雹子白下了。
  [怦然心动]
  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多少次下雨啊!在每年的雨季,雨一直下,可谁听出这是雨在“发声”,雨在奏乐?我们对雨唯恐避之不及,谁还有心情来聆听一场雨的故事。然而作者听出来了,而且还能细分出雨滴落在不同事物上的不同音效。当你带着一双充满期待的耳朵来听雨声,生活一下子充满了乐感和美感。其实,诗意的生活和韵味的生活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塞耳不闻,阻碍了心灵与万物的亲密衔接。打开心灵的耳朵,你会听到更多美妙的跫音。雨不会白下,雹子也不会白下,那一声声都是生活的调味剂。
  【文题延伸】聆听雨声;打开心灵;最美的声音……(小引)
其他文献
水是自由的,是热情的,是个性的;岸是约束的,是冷静的,是规矩的。二者相呼应,岸约束着水,水冲击着岸,唯有在相互碰撞中长存。我们的人生就是急速流淌的水流,唯有在劝诫、道德、法律这些岸的引导和约束下,才能流入梦想的海洋,告别那榆阴下一潭的忧怨。  水一样的人生需要岸一样的劝诫来指引。  人生似水,何处是岸,人生是岸,何处是水。人生需要正确劝诫的指引,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脚步将留下劝诫的印迹。儿时
摘要:相比在“新时期”的同辈作家,李准的复出之路充满变数。从《大河奔流》的失败,到《黄河东流去》的获奖,李准虽然最终未能逃脱“被取代的命运”,但他的省思与转变中亦蕴含着与“新时期”文学同步的努力。在更大的转型面前,没能迈过“断裂”鸿沟的李准,抑或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重审“新时期”的承续转变与新旧分化。  关键词:李准;新时期;转变;分化  在1980年代“作家的分化与重组”中,洪子诚认为,十七年
窗外,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桑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啃食殆尽。  我心怅然。  小时候,梦,其实是白色的。时光之河凝结,我溯流而上,在生命的源头捧起一汪清冽的溪水。那里倒映着每一颗璀璨的星辰,里面有我咿呀学语的模样,稚嫩而纯洁,那双黑眼睛仿佛浸了水,亮堂堂地折射着一个个洁白的梦。那些洁白的梦,很美,但它们渐行渐远,模糊得我快看不清了。  长大后,梦幻化成了青色。时光之树常
摘要:卢文丽是一位天赋独特又勤奋丰产的作家,在跨文体写作方面早已显示了不俗实力。她的小说王国俯身自己生活的世界,怀乡视域又孕育了作家的审美情趣和气度胸襟,使她既有参与者的激昂和深情,也有旁观者的冷静和理性,现代文明成为她情感表达和反思的空间,带着对故乡的审视与检讨,纪实与虚构和谐交融,打通社会和历史的界限,以广阔包容的文化视野关注消费与资本时代人们的精神价值向度。  关键词:卢文丽;外婆史诗;悲悯
第一次读王家新的诗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清了—那一定是很久以前的事,也许是三十年前,或者是更久远的某个时间。那时候我还是个文学青年,还没有开始学习写诗,甚至也不知道诗歌是什么,但却喜欢阅读诗歌,喜欢阅读诗歌所带来的有时沉醉有时迷茫、有时欢喜有时痛苦、有时悲哀有时激越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学体验。后来我在大学讲台上和年轻的朋友讲授中国新诗,因为教学工作的需要,我读过的中国现当代诗人,也可说不计其数。每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题三參考答案
【中考真题】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最后一分钟的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请仔细品读,按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题记  秦淮河静静流淌,潋滟着水波荡漾,河岸的柳树,在三月的暖风中舒展着身姿,托春风带走枝头柳絮,飞入那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  记忆中那条似乎永远下着蒙蒙细雨的小巷,便是我的故乡。  儿时的我,总喜欢坐在巷口的石凳上,支着脑袋静静看巷口正对的那棵老柳树。  一夜宿雨终寂,阳光静静照在石凳旁的青石板上,湿湿的青石板便反射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晕,恰似
70年前,他们在这里拍下了第一张婚纱照,70年后的铂金婚纪念日,他们在同一地点再次穿上礼服、婚纱,纪念这段世纪情缘。97岁的曹越华老人再次用英文给妻子朗诵这封70年前的情书:“My darling,Please give me a definite answer,which will reflect my once-pale youthful-ness……”“亲爱的,给我一个答复吧,您深情的目光辉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引】  一、深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这则小诗的诗题是 “错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就其范围来讲有物理、生理、心理、艺术……再审读诗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