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麦凯瑞: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

  “我更喜欢创造一张能够自己讲故事的照片,因为一张好照片无需多余的解释,放在那里它就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史蒂夫·麦凯瑞
  1984年12月,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市附近的纳赛尔·巴格难民营(NasirBagh)拍下了他最知名的肖像照《阿富汗少女》。
  1985年6月,这张照片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照发行,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人,一直是麦凯瑞偏爱的拍摄对象。他说,他非常喜欢观察人类的行为举止,观察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在长达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麦凯瑞的作品涵盖了各种冲突、濒临灭绝的文化、古老的传统和当代文化,唯一不变的是,这些作品里始终保留着人文元素。他相交三十多年的好友、美国旅行作家和小说家保罗·索鲁(PaulTheroux)描述麦凯瑞时说道,“他敏锐的观察力让他能够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发现每张照片中人性的光芒。”
  一个例子是,在2019年11月徕卡SL2新机发布会上,史蒂夫·麦凯瑞带来了他用SL2在中国福建拍摄的新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正在寺庙中努力练习武功,他似乎察觉到了麦凯瑞的相机,于是转头看了过来。(图2)
  当他被问及是如何与照片中的小男孩发起互动时,麦凯瑞说,他看到这个小男孩以后,就被他与自己童年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住了。他笑着说道,“在这个小男孩的脸上我仿佛可以看到许多故事。比如,他还那么小,他是不是想说他练的招式对于他的体型来说太困难了……当然这都是我的解读,但是这些解读出来的故事让我觉得有趣极了。”
  麦凯瑞说他此次来中国的拍摄前没有做任何日程安排,只是“到一个地方,然后随意走走”。而这是他工作的一种常态,他似乎从来都不爱给自己设定计划。2010年,他的作品在伯明翰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出,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提到,自己在工作前并不会做任何计划和安排。
  比如在印度拍摄时,他每天的工作状态就是早上醒来以后就推门而出,信步而行,结果每次都能遇到令人惊叹的事情,捕捉到出乎意料的瞬间。他说,他会一直尝试让自己保持这种从容不迫的状态,敞开心扉,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那些直击人心的瞬间。通过摄影,麦凯瑞得以观察世界、环游世界、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展开一场巨大的冒险。

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摄影师?有什么契机吗?


  史蒂夫·麦凯瑞:19岁时,我去欧洲待了一年左右,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从那时起,我就在想,有没有一种工作能够让我在周游世界的同时还能挣钱,所以我选择了摄影作为我一生的职业。如今,我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活方式了。

你想通过这次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表达些什么?


  史蒂夫·麦凯瑞:我只是随意地去四处走走,想要看看在不同的地方都发生着些什么,随手拍下一些我觉得有趣的瞬间。这次拍摄没有什么宏伟蓝图,只是一群人随意地走入一个村庄、一个寺院、一个小渔村……

在此次拍摄中,哪张照片让你印象最深刻?


  史蒂夫·麦凯瑞:佛教文化一直吸引着我,寺院、僧侣、佛教仪式、僧人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令我深深着迷。而这次在中国的拍摄中,给我惊喜的是一个做米线的小村子,那里的村民们竟然真的把米线挂起来,然后晾干。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视觉上非常有趣的画面。我们那天中午吃的就是当地人做的米线,太好吃了。(图9、图10)

如果在中国选择一个地方进行重游和再次拍摄,你会选择哪里?


  史蒂夫·麦凯瑞:我可能还是会选择有佛教文化的地方,因为我对观察僧人们的修行生活很感兴趣。除此之外,如果这次旅行我还有时间的话,我很想去中国的公园逛一逛,看看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那些躺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人、坐在小石凳上阅读的人、还有那些举止亲昵的情侣,都让我觉得有意思极了。

你认为摄影观察力是怎样养成的呢?


  史蒂夫·麦凯瑞:我认为这需要不停地锻炼,并保持一颗好奇的心。这也意味着,你总会想要去探索、了解新的地方和事物。
  你是如何与一个刚认识的人建立起联系,并将

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呈现在照片中的?


  史蒂夫·麦凯瑞:一个人很快建立起联系,这其中有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我很确定我要拍哪些人,这些人对我来说是特别的,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很难用语言解释。
  你认为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史蒂夫·麦凯瑞:好奇心、观察力、可以与人们保持一种良好关系的能力、社交中的自信都很重要。

  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对光线和构图的把握。我对于光线和构图非常着迷且十分谨慎。有时,当我处于一个很有趣的环境中时,我会找到很多不同的角度和方向,然后用我的相机拍摄下来,而令人最舒服的构图会传递出一种和谐的感觉,并且可以自己“讲故事”。

摄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史蒂夫·麦凯瑞: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让我认识、了解世界的方式,如果没有选择摄影作为我的职业的话,我可能没有机会去到那么多不同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所以我觉得相机其实是我探索世界的许可证。
其他文献
计算摄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或Epsilon Photography)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一个领域。它不仅是研究人员探索的热点,更是每一个消费者每天都会体验到的现实。与目前我们谈论的“摄影”相较,计算摄影试图记录更丰富、更多维度的视觉体验,而不仅是捕获简单的一张照片,犹如对当下时空的一种立体再现。  计算摄影利用计算、存储、交互和通讯来克服摄影胶片和相机机械固有的局限
期刊
富士X-Pro3 钛金灰配色  数码时代,产品更新迭代迅速,科技的发展给摄影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大部分人遗忘了摄影的纯粹。为了回归摄影,胶片得到了一定的回潮,但快节奏的生活让它又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为了满足这一部分摄影师的需求,富士在2012年发布了将科技与复古相融合的X-Pro1,凭借着经典的旁轴造型设计、出众的便携性及优异的胶片模拟色彩,使其受到许多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20
期刊
使用索尼Xperia 5手机拍摄的夜景照片  我们常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这句话至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拍摄现场的光线是拍摄好照片的基础,光源性质、颜色以及光的强度、指向等都会对画面产生决定性影响;二是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要懂得如何利用光线,来得到想要呈现的光线效果。不过,计算摄影时代的到来,会让“用光”这件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即使在现场光不理想或者摄影者不掌握专业用光技巧的情况下,好照片也有可能产生
期刊
每年入冬后,粤北小城连州都会变得很热闹,很多人、很多照片、很多镜头。连当地的牛杂店老板都说最喜欢一年中的这个时节,食客络绎不绝。这个热闹,就是有15年历史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2019年是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第15年,15年中,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获得了国内外摄影界的广泛关注,她不仅成为亚洲重要的摄影节,更被英国《卫报》评为全世界最值得观看的十个专业摄影项目之一。作为摄影年展的延伸,中国首间致力于
期刊
本期会员征稿主题:多彩的节日  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这些铭刻着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的节日,也是铭刻中华民族历史記忆的节日。它们承载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浓缩着我们的生活记忆。我们期待着各位朋友,通过影像与我们分享不同的节日体验。现已开放其他会员征稿主题:冰雪世界  有了雪,冬天便成了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仙境,疑似天上人间。只要置身其中,就会用每一寸肌肤感受冰雪的澄明,凛冽的气息,让心灵与大
期刊
在美丽的江南,有这样一个地方,秀美但不失大气,温婉却充满坚毅,她有着“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的底蕴,同时新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她蓬勃的生机;岁月的洗礼和时光的历练,让她焕发出别具一格的魅力,无数文人雅士为之驻足,络绎不绝的中外摄影人前来一睹芳容,记录下她的样子,这个地方就是——南京。  如此,一千个摄影人的镜头里,有一千个南京。  在两次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三次获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
期刊
李成辉(Lee Sung Hui)  在《庄子》一书中,《达生》篇里提到了一个木匠的故事。木匠在削木制作鼓架时的那种无我之境界,就是所谓的达人的境界,即达到生活里真情纯实的程度。  无我之境界与站在自我立场上看待事物的有我之境界不同,以事物的一方,将自我与其融合的物我一体之境,即主体和客体交流的绝对境界。它是由“我”转“境”的,类似于庄子蝴蝶之梦中所出现的庄周与蝴蝶境界模糊的情形。所以,达生的境界
期刊
2019年10月6日,波兰队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2019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400米接力决赛后庆祝。索尼Alpha 9拍摄  两年前,我追求器材便携,于是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索尼黑卡?数码相机——RX100M3。这是我和索尼相机结缘的开始。当时的索尼黑卡?RX100系列已经“五代同堂”,新技术层出不穷,便携的机身、简单快捷的无线传输为拍摄带来了极大便利。  2019年9月27日至10月6日,
期刊
早些年,我对基辅60(Kiev60)畏而远之,因为很多人说这台相机存在严重的叠片问题,而且震动特别大。  2015年5月,昆仑饭店的一场拍卖会预展上,我遇到了故宫博物院的杨静荣老师。他告诉我从家里翻出来一台老相机,让我到他家去取。两周后,我拿到了一整套基辅60相机,包括说明书和全套附件,都装在原厂的皮箱里(图02)。杨老师说,相机是1990年代在北京买的,苏联解体后国内市场上有很多苏联相机,开始大
期刊
钩沉序——解禁的秘境  抵达堪察加那天,天气并不是很好。西太平洋的海雾正缓缓涌入阿瓦恰湾,潮湿而清冷,裹挟着海鸟的鸣叫。湾区里的船舶静静地漂浮,码头上的吊车岿然不动,山脚下的公路只有零星的车辆在行驶,远方的群山消隐在朦胧中,只能隐约地窥见巨大的山體和起伏的轮廓。堪察加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静谧祥和。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1740年由俄罗斯著名探险家维塔斯·白令建城,已有2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