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一次强风雹天气过程分析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NL资料以及FY-2G卫星TBB产品资料,对2016年4月10日崇左市强风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层低槽加深东移、中层干冷空气侵入、低层冷切南压和急流发展以及冷锋南压是该次强风雹天气的有利背景条件。中低层假相当位温高能区和低层假相当位温锋区的重叠区域具有强的层结不稳定,并与两次强风雹发生时间和落区对应较好。上干下湿的大气层结和强垂直风切变为强风雹天气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潜势。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大值区以及大水平梯度区对两次强风雹天气系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强风雹地点与
其他文献
试验选用体重与日龄相近的幼龄麝鼠25只,随机分为日粮蛋白质高(15.81%)、中(13.76%)、低(11.74%)三个处理组。试验期74天。试验期间每10天称重一次,增加一次混合精料(5克/只
利用FNL1.0×1.0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海口风廓线雷达资料,初步分析了2016年8月台风“电母”的影响过程及其风廓线雷达特征。结果表明:该次台风降雨强度极大、雨量西
采用1961—2014年梅县气象站降水及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探析梅州汛期暴雨频次异常与大气环流关系。结果表明:近54年来梅州汛期可分为2个多暴雨期和2个少暴雨期,200
采取21只中国内蒙古山羊瘤胃内容物,对其瘤胃内纤毛虫种类和各属的构成比进行了调查。共计检出了12属35种16型纤毛虫。其构成与内蒙古牛、绵羊极其相似。即检出的全部种
本研究采用人工瘤胃法和瘤胃尼龙袋法,分别测定了经不同处理尿素饲料的氨氮释放和粗蛋白质消失率,并对饲喂尿素饲料的绵羊瘤胃液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醛和膨润
文章研究了肉牛能量和淀粉利用及其对代谢能转化效率、能量、蛋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文章选用8头带有瘤胃和真胃瘘管的杂交肉牛为试验动物,由试验日粮对其进行饲养管理,采集所需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瘤胃中淀粉发酵量增加时,瘤胃液TVFA浓度和每天VFA产量均有显著增加,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比例显著提高,丙酸摩尔比与瘤胃内淀粉发酵量呈线性正相关;随着过瘤胃玉米淀粉量的增加,消化能、代谢能
利用地面、探空实时业务观测以及NCEP 1°×1°分析数据等资料,对2016年1月下旬寒潮过程地面气压场、过程最低气温、广东降雪空间分布、大气温湿结构以及天气系
基于1968年10月—2018年4月三水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EEMD分解、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三水区冷空气的特征及其对气温
实验研究了用单一胃蛋白酶法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降解率及其主要因素,并研究了三种不同分离方法的稳定性,建立了体外胃蛋白酶法评定饲料蛋白质降解率的方法,用该法研究了
采用西沙海区永兴岛气象观测站(59981)1958--2015年的气温资料,对近58年来西沙海区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西沙海区气温按年代呈阶梯式显著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