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视角下《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分析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228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刮痧》中于大同为了表示对上司的尊重,当着上司一家的面扇打自己儿子,而上司对此却并不认同,甚至反感。本文以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为视角,分析《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中的礼貌问题。
  关键词:《刮痧》;跨文化冲突;礼貌原则
  Abstract:The Treatment is a film reflecting cross-cultural conflicts. In one scene, the protagonist Yu Datong smacks his son and forces him to apologize to his boss’ son in the two children’s conflict. However, his boss thinks his action is unacceptable and incomprehensible. Based on Politeness Principle, 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tocross-cultural conflicts in The Treatment.
  Key Words:the Treatment; cross-cultural conflicts; Politeness Principle
  1. 引言
  人們在人际交往中会努力做到“礼貌”,以求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表达对别人的尊重。礼貌是各国人民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一项行为准则,但是不同文化的人对于如何表达“礼貌”有着不同的认识。人们按照自己文化下的行为准则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于双方不能正确理解彼此的文化而带来很多误解,甚至是冲突。本文介绍了礼貌原则,然后分析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冲突,讨论礼貌原则对于跨文化交际礼貌问题的阐释力。
  2. 礼貌原则
  1983年,作为对合作原则的弥补,Leech提出礼貌原则。礼貌原则包含六条准则,分别是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第一,得体准则。得体准则要求表达要减少有损于别人的观点。尽力减少别人的损失,尽力让别人多得好处,让别人多得益、少吃亏。第二,慷慨准则。慷慨准则要求表达减少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尽力减少自己的好处,尽力让自己多损失。能够牺牲自我及自我利益,让自己少得益、多吃亏。第三,赞誉准则。赞誉准则要求表达要减少对别人的贬低。尽力减少对别人的诋毁,尽力对别人多赞扬。第四,谦逊准则。谦虚准则要求表达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尽力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尽力对自己多诋毁。第五,一致准则。一致准则要求表达减少自己与别人的不一致。尽力缩小与别人的分歧,尽力扩大与别人的一致,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对立。第六,同情准则。同情准则要求表达减少自己与别人的对立,尽力缩小对别人的厌烦,尽力扩大对别人的同情和好感,减少自己与别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第一条得体准则和第二条慷慨准则可视为一对。为了礼貌,我们的言语行为应该得体、慷慨。尽力要自己少获益,要别人多获益。尽力让别人少损失,让自己多损失。最大化别人的好处,不要损人利己,要损己利人,让别人得益。第三条赞誉准则和第四条谦逊准则也可视为一对。为了有礼,我们的言语行为应该做到赞誉、谦逊。尽力多诋毁自己,少诋毁别人。尽力多赞扬别人,少赞扬自己。减少对自己的赞美,增加对别人的赞扬,让别人愉悦。第五条一致准则和第六条同情准则可视为一对。讲礼时,不要和别人在观点上保持对立,也不要对别人在感情上持厌恶情绪。要尽力缩小与别人的分歧,减少对别人的反感。尽力站到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增加与别人观点的一致,增加对别人的好感。六条准则相互关联,能够用于阐释跨文化冲突中的礼貌问题。
  3. 《刮痧》中跨文化冲突的讨论
  电影中,在公司颁奖晚宴上,于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老板昆兰的儿子保罗因玩游戏打架。保罗告诉了其母亲丹尼斯打了他。在一旁的于大同妻子简宁听到后立马跑去询问儿子丹尼斯为什么打保罗。丹尼斯辩解到保罗也打了他。但是,简宁告诉丹尼斯打人是不被允许的。此时,大同知道这个事情,直接跳过询问事实的步骤,要求儿子丹尼斯向保罗道歉。上司昆兰劝说大同不用让孩子道歉,孩子间的打架不算什么。但是,大同执意要儿子丹尼斯道歉,甚至关了孩子快要赢的游戏。在大同的催促中,丹尼斯叛逆地往地上吐口水。大同当着昆兰一家三口的面重重一巴掌打在儿子丹尼斯头上。大同的妻子叫了声“大同”表示不赞成和责怪。儿子丹尼斯哭着说出了他打保罗的原因,因为保罗说大同是笨蛋。此时,大同低下头,没有说什么,而儿子丹尼斯哭着扑到了母亲怀里。后来,在关于大同是否虐待孩子的听证会上,昆兰出席作证,证实了大同打儿子的事实。听证会后,大同和昆兰的对话,更是清楚地表明在此前让儿子道歉的交际行为是一次失败的跨文化交际。
  昆兰:“我只相信事实!你不应该打丹尼斯!”
  许大同:“我为什么打我自己的儿子?还不是因为尊重你,为了给你面子!”
  昆兰:“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孩子怎么可能是给我面子!”
  这一次跨文化冲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美国人昆兰没有能够理解到中国人于大同借此表达的对他的尊重和礼貌,而大同也没有听从昆兰的建议,执意让儿子道歉。昆兰认为两个小孩发生冲突是正常行为,大人没必要也无须干预。于大同强行让儿子道歉,甚至使用了暴力,在他看来是不能理解的。以至于,当于大同说自己让儿子道歉的行为是在表示对他的尊重和礼貌,是在维护他的面子时,他觉得不可理喻,认为这是“乱七八糟”的逻辑。相对应地,于大同,以及他的妻子和父亲是受中方文化熏陶,表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态度。作为一家之主的于大同不问缘由,直接就强迫儿子向对方道歉,是因为他认为无论对错,道歉才是礼貌的行为,才能表示出对上司和好友昆兰一家的尊重。于大同认为作为下属的他和他的家人需要在冲突中维护他的老板昆兰一家的面子,这才是合乎礼节的。于大同的妻子和父亲深知他行为的原因,所以即使心疼丹尼斯,也并未出言阻止。更何况,在他们看来,打断一家之主对儿子的教育和惩罚也是不给于大同面子,是无礼行为。   于大同在这一次交际中让儿子丹尼斯向老板儿子保罗道歉,实际上是为了表示对老板的尊重和礼貌。在他看来,维护老板的儿子,就是维护老板。为此,于大同不在乎自己孩子的感受,牺牲自己孩子,以老板的感受和面子为准。他尽力减少老板在面子上的损失,让老板有面子。从礼貌原则来看,于大同的言语行为符合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尽力少在乎自己一家人的感受,多在乎老板昆兰一家人的感受;尽力让老板昆兰及其儿子少损失,让自己和儿子多吃亏。由于于大同的坚持,于大同老板昆兰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多说话,但是也表示了不需要孩子道歉。昆兰做到了赞誉原则,尽力让于大同不要批评孩子。但是,很遗憾,没有达到效果。之后,尽管昆兰有不理解,但是也没有出言反對,在看到于大同打儿子的时候,尽管他心里很不认同,非常震惊,但是也没有出言制止或是批评。此时,昆兰言行符合一致准则,减少与于大同在教育方法上的分歧,让于大同按自己的逻辑来处理此事。昆兰和于大同妻子简宁此时的言行都符合一致准则,都没有出言阻止于大同或者是维护丹尼斯。但是,简宁和昆兰的沉默又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简宁的言行其实不仅符合一致准则,还符合同情准则。她知道丈夫为什么要坚持让儿子丹尼斯道歉,尽管在处理具体方法上她不赞同,但是在处理理念上她是能够认同的。因此,她能够顺其自然减少对丈夫行为的厌烦,在感情上不会与丈夫对立。但是昆兰不能够理解于大同这么做的原因,因此昆兰此时的沉默没有达到同情准则。
  由此可见,在这一次跨文化交际中,于大同按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不问理由,要求儿子向老板昆兰的儿子道歉,展现了他的礼貌,言语行为符合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昆兰最初表示了制止,告诉于大同不用要孩子道歉。在看到于大同坚持让孩子道歉甚至打了孩子时,尽管他非常不认同,但是也没有出言制止、批评。昆兰展现了他的礼貌,符合赞誉准则和一致准则。那么,这一场交际为什么失败了呢?这主要是因为于大同的言语行为不符合一致准则,昆兰的言语行为不符合同情准则。如果于大同的言语行为符合一致准则,减少在此事上与困难的分歧,赞同昆兰的说法,不强迫儿子道歉,那么此次交际就不会失败。如果昆兰的言语行为符合同情准则,能够理解于大同,也就是能够站在于大同的立场上去理解于大同为什么要坚持让孩子道歉,能够减少对于大同这一行为的厌烦,在感情上减少就此事与于大同的不和,那么此次交际也就不会失败。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礼貌原则的六大准则能够有助于揭示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可用于帮助人们理解跨文化冲突,甚至是避免跨文化冲突。电影《刮痧》中所显现出的跨文化冲突仅是跨文化冲突中的细微体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差异也随之产生。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跨文化交际中,清除语言障碍固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而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讲礼的交际。因此,理解礼貌原则,有助于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误解和冲突,加深交际双方的理解,保证交际行为的圆满。
  参考文献:
  [1]Leech, Geoffrey. Principle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s, 1983.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
  [3] 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10-17.
  [4] 王西成, 曾涛. 也谈礼貌原则——兼与顾曰国先生商榷[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80-84.
  作者简介:
  乔瑒(1991—),女,彝族,四川盐源县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现执教于西昌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的“棺舞”是主要流传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民间丧礼中的丧葬舞蹈。本文从“棺舞”的传说与现状、仪式过程与内容、舞蹈的分析等几个方面解读“棺舞”及其所反映的民族舞蹈内涵。  关键词:佤族;棺舞;文化内涵  一、西盟“棺舞”的前世今生  佤族丰富的丧葬舞蹈是丧葬仪式中独特的对亡灵的一种祭奠,也反映着佤族人对待死亡的一种态度和佤族民间文化的发展。  1、“棺舞”的前世  佤族人的丧
期刊
摘 要:作为现代设计的分支,视觉艺术设计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愈发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在视觉艺术设计过程中渗透入民族文化,为视觉艺术设计的發展提供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弥补现代视觉艺术设计在文化方面的缺少。针对如何将视觉艺术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尽力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以此对之后的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视觉艺术设计是利用
期刊
摘 要:山西具有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其中,“花鼓”在山西丰富的民间舞种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稷山高台花鼓”以惊险刺激的舞台表演方式被大众所熟知,“万荣花鼓”则注重鼓艺的精湛,以多鼓著称,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格特点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体现了运城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所造就的不同的民间艺术。  关键词:稷山高台花鼓;万荣花鼓;比较  鼓,具有豪迈的气势和强大的号召力,是力量的象征。而花鼓作為中华鼓艺的一种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与发展形势受到广泛的关注,民族民间舞蹈已经在多元化的舞台上得到了较多的发展,并且广泛的进行了传播与交流,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更具特色。与此同时,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受到了发展限制,因此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主要是就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源头以及传承规律
期刊
摘 要:简单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应用和未来展望。自动化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将来必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通过文本的写作提高我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叙述了个人的学习观点。  关键词:自动化的核心;发展;应用  前言:  自动化这个属于已广为人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了它,工业自动化,农业自动化,服务自动化,各种自动化设备在日常生活已随处可
期刊
摘 要: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艺术的源头之一,是西方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它以诗性的想象表达了远古希腊人力图诠释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原始观念,是躁动不安的西方思想文化超越性发展的内驱力;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识和发达的历史叙述思维能力。要考察西方历史叙述思维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就要追溯到古希腊先哲那里。  关键词:希腊;神话;文明;叙述意识  引言  神话是最早的历史,但又是真正历史的母亲
期刊
摘 要: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一级独特的绘画理论和造型体系。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
期刊
摘 要: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建设和规划布局等方面,影响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着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希望通过对探讨文化对唐代城市发展的影响,更加全面的了解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城市;长安城;影响  1.文化对唐代的影响  唐代经济繁荣思想开化,允许宗教的传播并且奉行佛教道教并重的宗教政策,统治者尤其重视宗教对其巩固统治地位的作用,大力支持宗教的传播,使得宗
期刊
摘 要:在新疆多民族聚居的生活环境,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和风俗都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以此产生更加绚丽的火花,在这片热土上生活并且成长的少数民族作家,尤其是个人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特殊的少数民族作家以阿舍和帕蒂古丽为例,她们不断经历着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种的撞击,不论在从小生长的故土还是在以后工作的内地,这种表现在其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关键词:民族身份;文化认同;阿舍;帕蒂古丽  一、民族身份和认同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基础教育机制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地位,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健全学生的历史认知架构,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和爱国情操。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其次介绍了建立初中历史有效课堂的重要性,最后就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