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的变迁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美国的核管会(NRC)在对第四代核电站技术进行安全评估时,“几乎假设倒霉的操作员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同时还赶上天灾(地震或海啸)”
  
  人类在利用核能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上世纪70年代之前,核电站在设计上采用和采取了许多设备和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及限制事故的后果。但设计的前提是认为所有的意外均在设计考虑中,成熟而理性的操作员按照规程正确操作,从而保证安全。但是,两次核泄漏事故改变了这一观念:经过三哩岛事故,人们认识到出现操作员误操作的可能性;而通过切尔诺贝利事故,则进一步认识到,紧急情况下,核安全文化对一个核电站的决定性作用。
  
  三哩岛事故
  
  1979年3月29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附近的三哩岛,一个核反应堆出事了。先是因为向反应堆灌注冷却水的管道爆裂,而备用管道的一个管件阀门又不小心关闭了。虽然控制棒已中断了链式反应,但裂变碎片衰变的能量仍在继续加热着堆芯,此时,一位操作员误以为反应堆灌满了水,关闭了堆芯紧急冷却系统。堆芯开始过热,燃料包壳和构建都熔化为液体;之后,虽然装载燃料的压力容器没有熔化,但仍有部分有放射性的一回路冷却剂漏进了安全壳,这使得安全壳内充满了强放射性的混合物。就这样,在三哩岛事故中,1/3的堆芯出现损坏,并发生了部分放射性泄漏到环境的事故。
  三哩岛事故后,附近的很多居民买来盖革计数器测量当地的放射性,发现当地的放射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30%。这个发现引起巨大的关注,却也令专家们疑惑,因为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远低于那个数字。最后发现,高剂量是当地的区域性特征,早在事故之前就这样了,它来自当地土壤里的氡。而据科学家们预计,对生活在三哩岛附近的5万人来说,当时的核泄漏只能杀死60人。但这些并不能阻止当地居民的恐慌,三哩岛事故30周年时,仍有居住在附近的人撰写纪念文章,表示:“不管科学家怎么说,也不论政客们是如何向媒体解释,我都要告诉大家,三哩岛附近的城镇中的癌症发病率奇高。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高(切尔诺贝利地区除外)。”
  三哩岛事故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核能的看法,在此之前的能源危机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纷纷把核能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正是核能的黄金时代。事故后,曾经在美国蓬勃发展的核电行业中止了。没有新的核电项目,甚至很多原计划两年后开工的项目都终止了。三哩岛事故后长达30年的时间,美国没有建设或投产过一台核电机组,作为世界核供货商龙头老大的西屋公司,民用核设施生产几乎没有了订单。甚至有人认为,正是从三哩岛事故开始,世界核电发展开始步入近30年的萧条期。
  但这次事故也使业界更注重仪器操作平台的研究,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失误,并以更苛刻的标准重新评价核电站对公众的潜在风险。时至今日,美国的核管会(NRC)在对第四代核电站技术进行安全评估时,“几乎假设倒霉的操作员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同时还赶上天灾(地震或海啸)。”
  三哩岛事故当时在美国引起的恐慌,还与当时刚刚放映过的电影《中国综合症》有关。这部简
其他文献
采用新建的反宇宙射线低本底γ谱仪测量装置,对国家天文台提供的某陨石样品进行了γ放射性核素测量分析。反宇宙射线低本底γ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为:HPGe探测器相对效率105%;5
和平是每个国家从古至今都不会变的美好向往。所以和平的思想应该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心中。高校作为祖国未来动力培养的聚集地,其和平教育的开展更应得到重视。主要从和平教育
该工作设计了一种用于在线测量脉冲γ剂量能量补偿探测器。对能量补偿后Si-PIN核辐射探测器的能量响应曲线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并和补偿前进行了比较。探测器在西北核技术研究
在新课改的宏观要求下,对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老师要深入研究数学作业的形式,在作业的灵活性、典型性方面多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自2012年2月27日9:25开始启动,至2012年3月1日8:16,实现CARR首次提升功率至初装料56MW满功率水平运行。并于2012年3月10日19:33再次提升至初装料满功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许多行业都处于停摆状态.但作为“龙尾”和“龙头”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人并未停止工作,勇于承担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推进科学技术交流、
期刊
[目的]探索高校一流期刊培育和“双一流”建设互融共生的措施和建议.[方法]分析我国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一流学科建设关联现状,针对如何促进二者的互融共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