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图形设计在课程教学中创新性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教学理念,创意图形设计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将创意图形设计理念融入实践中,对帮助学生更快速有效地应对未来市场变化、加强应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创意图形设计的内涵和理念,深入分析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意图形所起的作用,进而探讨了在进行教学创新时如何更好地结合创意图形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关键词: 创意图形设计 教学创新 创新思维 应变能力
  引言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图形创意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获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图形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创意图形设计的课堂教学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和提高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意图形设计是意图行为元素,通过一定形式的构成,加上学生独特的感悟,配之以规律性变化,从而赋予图形本身深刻的寓意和更宽广的视觉信。通过对学生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加深他们对图形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得他们深入掌握如何更好地驾驭创意图形元素,进而向专业课过渡,培养创造能力。由于创意图形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的过程,本质上体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意图形的设计过程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然后加入个人的理解和加工创作而表现出一种创造性。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地引导并促使学生打破思想的桎梏和约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得1 1>2的效果,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意图形设计在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创新性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从独特视角观察事物
  创意图形的设计,依托专业的独特视角,通过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之后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表现观察人员的思想和感触。为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其创新性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作用。一方面,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观察的视角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仅限于学生所接触的狭隘的视线之内。另一方面,通过更加广阔的视野,使得学生的观察角度更加独特、思维方式更加新颖和丰富。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通过独特的视角进行诠释,都能够展现其极具艺术的一面。教学过程中从创意图形的角度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发客观事物本身的形态和价值,从而使原本静态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地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艺术角度将信息传递出来。
  通过一系列实践发现,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以已有信息为出发点,通过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方式,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学会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灵感,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经典的“头脑风暴法”,通过这种集体讨论点燃灵感的火花。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出一个可以用图形表达出意境的词汇“魅力”、“优雅”,然后让学生围绕给出的词汇,在三分钟之内,将看到这个词汇后头脑中闪现的情境和事物写下来,速度越快越好、写的词汇越多越好。然后给学生三分钟以这些写出的词汇为出发点进行思维发散,让这些词汇像树枝一样蔓延开来,不断往外扩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扮演一个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无论学生的词汇多么稀奇古怪或者是精彩绝伦,教师都不要急于评判,避免影响学生思路的流畅性。在创作过程中,往往看起来很荒唐、离谱的词汇却可能最终成为一个极富创意的想法。
  一般情况下,对客观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和获取,进而深入分析和理解其本质含义,然后进行创意图形的设计,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学的创新性则体现在通过图形创意设计的过程,将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的挖掘过程转化为由图形到信息的体验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学生观念,为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表现拓展了很大空间。除此之外,在这样的图形创意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素材,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提高信息捕捉能力。没有明确创作方向的常态化观察事物与明确任务驱动下的观察任务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课程设计,进行创意策划和编排处理。
  二、鼓励学生从个人情感和大众需求的契合点入手
  事物与事物之间是通过功能或者结构的内在相似性进行沟通和组合的,这源于其一定程度上一致的逻辑性或者合理性。从这个层面讲,创意图形设计也是个人情感和大众需求的最佳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事例向学生展示优秀的作品是如何将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大众审美结合在一起的。图形的创意设计,尤其契合个人情感和大众审美情趣的创意图形,为思想的传递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透过对艺术规律的探索,展现了图形的魅力。
  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广泛发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的灵活性,但是这也必须有一个支撑点,不能漫无边际。在创意图形的设计中,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精彩的创意需要设计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普通的事情中发现一些意外的关联,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将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和主题与需要传达的某种观念或产品信息很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焕然一新的观念,实现对其的重新解构和运思。被观察对象在由创造者转化为特定的图形后要传达出来各种信息,从某种程度而言,它反映了图形创意者的思想状态、感情状态。流露出的这种情感表现需要能够同时让欣赏者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心理共鸣。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将个人感悟、大众需求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对象结合时,更要注重是否契合主题创意和观者心理体验。这就要求设计者注重对造型结构及特征的塑造,以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为基本前提,从而对事物進行简化、提纯和概括的处理,探索出极具创意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在人们的情感意识所能接受的限度内,为设计者的创作留下足够空间,从而进行适度的艺术夸张表现,达到有效传达图形信息的效果。   三、塑造学生正确进行图形和信息的转化能力
  相较于图片和图像等内容,语言总的来说是抽象的,并且透过不同的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过程,才能使得其语义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并不是唯一的传播信息的渠道,图形的介入能够非常有效地弥补文字的不足,展现其未尽之意。真正富有活力的创意图形,能巧妙地将文字的理性思维和图形的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收图像语言,这完全依赖于其直观性和娱乐性的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渠道,其所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和复杂。但是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甚至是错解。这种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文字的优势来互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应该侧重强化学生对两种工具的转化把握能力,既要锻炼对图像的抽象思维,又要及时培养语言的准确定位能力,通过两种工具的转换,充分利用两种语言环境,提高联想和创造能力,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
  从一定程度上講,创意图形设计需要能够传达出设计者独特的思想状态和感悟能力,展现其个人品位,让观者能够领悟到作品所传达出的设计师所要表现的意图和感情,从而了解设计师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设计者需要通过个性化的图形,传播图形的存在价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创意图形的设计过程中,在丰富其含义的过程中,要使得传达的意境清晰、准确并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设计出具有意义和审美感的作品,引发观者共鸣。
  创意图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其设计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图形的状态和图形的意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传递信息方面能够达到比言语更直接明了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通常这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长期速写练习提高,也可以通过定期地训练联想能力(包括形象联想、意象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等实现。
  四、充分将创意图形设计理念融入实践中
  通过训练学生应用创意图形设计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从最基本的内容抓起,充分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从主要的点、线、面元素展开,观察并寻找符合内心感情需要和艺术表现的典型元素,并通过简单的图形,塑造学生对图形的开发和挖掘深层涵义的能力。
  综合来看,图形创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且需要创造能力的课程。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师生互动达到良好效果。通过一系列的经典案例的讲解和优秀作品的点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拟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一个个情景中进行思考和设计,教师负责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渐完成作品的构思,以一条清晰、明了的思路展开设计。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各感官观察和感受各种图像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和内涵,从而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激励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图形片段,养成习惯,并能够根据灵感进行开发,为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经过教师有意识的锻炼,使得这种思维进入学生的潜意识,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发其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应时刻谨记这一点:教学的理念应该掌握在教师手中,但是教学的成果或者是效果则完全取决于学生体验。因此,在实践探索中,教师的重点应该突出,过多的观察和流于形式的体验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意图像设计的应用和实施已经在循序渐进地进行,但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激活课堂、深入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能力依然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强化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完善知识体系,运用多种手段,又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其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妹.图形设计教学课程的思考[J].教学论坛,2007(04).
  [2]张苏中.信息时代下的创意图形[J].中国知网,2004.
  [3]郑亚峰.高职图形设计课程教学中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3(02).
  [4]蔡薇.让思维张开隐形的翅膀——论图形创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11).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改善生活条件,带领众乡亲外出打工rn卜松炎是湖南省澧县人,五年前他和妻子来到北京打工.卜松炎找了一份装修的工作,妻子则到一户人家做保姆,逢年过节回家时,乡亲们就常来和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依法享有的通过新闻手段实现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享有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新闻从业人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群众,它在
目的分析宁波市镇海区1985~2007年1 122例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镇海区1985~2007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5~2007年宁波市镇海区伤寒的发病
一rn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文明施工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种哲学观念,它是指导企业全体成员行为的共同规范,是能够影响企业
期刊
报刊杂志在早期电影宣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主要通过阅读报刊获得电影信息,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观影行为和思想形态,抗战时期上海的《申报》(1938-1945)则突出
期刊
在当今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快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迭起的时代,反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就会发现: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套路,重形式、轻内容,重布置、轻落实,以不变
2005年,潍柴动力的蓝擎国Ⅲ柴油机一经推出,便以节能、环保及高效等特点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蓝擎”也成为近年来提及发动机行业不能绕过的重点词汇。日前,潍柴动力又将蓝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