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分析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工作表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关联分析;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文献16篇,涉及29个针灸处方、62个腧穴,腧穴总计使用频次233次.②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神庭、百会、足三里、颈椎夹脊穴、内关;腧穴选取频次最高的经络为督脉,其余依次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③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强关联性的腧穴组合为神庭与本神,百会、水沟与神庭,水沟、大椎、风府与百会.④聚类分析使用频次最高的20个腧穴,共得到6类腧穴.结论 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多为督脉取穴,选穴通常以神庭、百会为主,并配合胆经本神、胃经足三里、厥阴经内关等穴,由此起到开窍醒神、健运水湿、清利头目的 作用.
其他文献
癫狂的发生与胃肠状态和功能密切相关,系统梳理了胃肠与心脑在经络上相互连属、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的相关性。针灸可通过调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4条信息通路,达到从胃肠治疗癫狂的目的。通过整理针灸从胃肠论治癫狂的文献及医案发现,胃经和大肠经腧穴是治疗癫狂的主要选穴,人体阴阳失调是癫狂的基本病机。阴盛阳虚则癫,需补其不足,针灸并用,治以益胃调神、通腑理气。阳盛阴虚则可见狂证,重在损其有余,行针刺泻法或刺血疗法,治以清胃泻火、通腑逐痰。参考文献35篇。
中药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储藏期间,若温度、水活度等环境条件控制不当,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毒性,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系统梳理中药材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后发现,种仁类及部分动物类药材污染率更高。分析了黄曲霉毒素在中药材栽培生产、加工炮制、储藏运输等环节的污染途径,并结合物理、化学及其他方面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方法进行重点阐述,旨在为中药材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依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总结栝楼实、栝楼根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提出:①栝楼实常与半夏、薤白配伍,主治心胸、胁下的疼痛痞满;栝楼根常配伍桂枝、干姜、附子、牡蛎等药,多用于郁热津伤、水液不布导致的口渴、发热;②胸痹证属痰实结胸者,可用栝楼实与薤白配伍,心痛彻背而不得卧者,需加入大量半夏,阴寒痹阻者,薤白用量大于栝楼实;③结胸、胸痹皆以心胸部位的疼痛为主症,皆可以栝楼实、半夏配伍以化痰散结。结胸乃热邪内陷而成,需重用栝楼实,配伍黄连以辛开苦降,清热泻火。胸痹乃阳虚在上焦,
目的:探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及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PH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另设对照组,每组有大鼠25只。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质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灌胃卡马西平,电针组电针阳陵泉穴、环跳穴,假电针组针刺上述两穴。实验后1~5周检测各组大鼠痛觉行为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计数脑星形胶质细胞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实验第5周后检测脑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
目的:考察川芎在不同条件下抗氧化药效物质的溶出和生物效价的关系。方法:将川芎通过10种方案提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标准曲线法测定阿魏酸、咖啡酸和川芎嗪的含量,通过紫外光谱(UV)检测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作用,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存活率。结果:川芎中阿魏酸、咖啡酸、川芎嗪的HPLC保留时间分别为17.15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与炎症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其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UC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综述了姜黄素、小檗碱、鸦胆子苦醇、黄芩苷、雷公藤多苷等中药活性成分及泄浊解毒方、乌梅丸、芍药汤、葛根芩连汤等中药复方制剂,通过干预TLR4/MyD88/NF-KB信号通路中不同细胞因子的结合及影响其表达水平,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降低信号通路下游炎症因子的水平,缓解UC病情.参考文献50篇.
从汉末流行伤寒病、伤寒诊疗布格局、六经辨证出规律、文本世界传伤寒、金元质疑《伤寒论》、明清对峙寒与温、经典伤寒变通俗、现代伤寒有回响、名实各异看伤寒、成败皆在伤寒中10个方面,阐述历史上和伤寒相关的问题,进而为《伤寒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提供思路.
基于脾通过脑髓与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建立的间接联系、脾与BPSD的直接联系及现代机制研究阐述从脾论治BPSD的理论依据,并提出补益脾胃、益气升清法,温运脾阳法,滋养脾阴法,清脾祛湿法,健脾化浊、活血通络法等洽法,并附验案2则.
陈以平教授从《内经》理论溯源,认为风邪在肾病发生、传变、临床表现、预后、转归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临证注重从风论治肾病,灵活运用三焦分治、健脾、祛湿、治血、收散同用等方法,疗效显著.
介绍成扬教授从郁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经验.成教授认为NAFLD发病与人的精神压力、自身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可导致抑郁症发病率升高,而重度抑郁症以及广泛性焦虑症在NAFLD患者中更常见,因此认为NAFLD符合郁证范畴,也符合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特点,故NAFLD的中医药治疗以巯肝理气解郁为主,同时结合运动及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