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中国农业

来源 :中国农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恩格斯曾经指出:“中日(甲午)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总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农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但是迄今还没有这方面的专文论述。本文拟对甲午战争后,中国农业经济的变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原因,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史学界。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人口因素与耕作制的关系有以下规律:人口数量过少,则导致耕作制落后。如原始社会至夏商时代为抛荒制,西周至战国之初为易田休耕制,秦汉时期南方仍为火耕水耨的抛荒制。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57-02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普遍实施,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物理新课改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作为一
1997年加拿大和美国的雷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以后,开始规划在加拿大格郎德角地区建设防洪工程.介绍了格郎德角防洪工程的设计创新及其建设管理措施.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从而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