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法对献血者Rh(D)亚型的确认与抗体筛选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亚型 抗体筛选 微柱凝胶
  
  为了保证临床输血工作的安全,保证Rh(D)阴性血患者及时用血,我站自2000年9月以来,对来我站无偿献血者进行常规Rh(D)抗原的鉴定,对Rh(D)阴性献血者进一步做Rh(D)阴性确认试验、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建立了Rh(D)阴性无偿献血者档案,保证了临床及时用血。
  
  资料与方法
  
  检测对象:2000年9月至今在我站进行无偿献血者共198 600人次,首先经检验科进行常规Rh(D)定型,其中男性101 200人次,女性97 400人次,年龄18~55周岁。
  试剂:3种不同批号的抗-D血清,抗人球蛋白试剂,分别由Dominion Biologicals Limited提供;微柱凝胶卡及专用孵育器、离心机由长春博讯公司提供;谱系胞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方法:Rh(D)抗原初筛采用96孔微板法,对初筛阴性者,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卡Ⅱ和传统的抗人球法做Rh(D)阴性确认试验、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在198 600人次无偿献血者中,初筛Rh(D)阴性430例,弱D3例,D抗原阴性率为0.24%,抗体筛选阳性7例。
  微柱凝胶法:向标记好D1、D2、D3的微柱凝胶孔中加入50μl 2%献血者红细胞,再加50μl不同批号的抗D血清;向标记好O1、O2、O3的微柱凝胶孔中加入50μl2%筛检红细胞,再分别加献血者血清50μl。置37℃专用孵育器孵育15分钟,取出置专用水平离心机离心5分钟,观察结果,红细胞全部沉于微柱凝胶底部者为阴性,聚于微柱凝胶上面或者其中者为阳性(将阳性者再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复试)。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试管法):取8支标识好1、2、3、4、5、6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试管,1、2、3管加5%献血者红细胞50μl和3种不同批号抗-D血清50μl,4、5、6管加5%筛检红细胞R1、R2、r各50μl,献血者血清各50μl,阳性对照管加5% Rh(D)阳性细胞50μl和IgG+IgM抗-D血清50μl,阴性对照管加5% Rh(D)阳性细胞50μl和AB型血清50μl。各管均置37℃孵育1小时,然后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加抗人球蛋白试剂2滴,1000转/分离心1分钟。观察结果:当阳性对照管和被检管出现凝集,而阴性对照管不凝集,为弱D/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
  
  结 果
  
  用微柱凝胶法对430例Rh(D)阴性者进行Rh(D)确认试验,其中发现弱D3例,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7例,其中1例假阳性并经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确证。1例为抗c+E,1例为抗c,4例为抗D。
  
  讨 论
  
  利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卡进行献血者弱D的确认及抗体筛检工作,标本用量少,简便、快捷,省去了繁杂的细胞洗涤过程,且灵敏度高[1]。需要注意的是,血清标本中的纤维蛋白原必须完全析出,否则,标本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微柱凝胶中析出,阻碍红细胞的沉淀,易造成假阳性反应。试验中的标准红细胞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陰性结果。经反复对比试验笔者认为2%是最佳红细胞浓度,这与文献报道相符[2]。对于微柱凝胶在临床输血中的其他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彭道波,兰炯采,王梁平.用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中国输血杂志,2001,14(4):232
  2 杨崇礼,兰炯采,胡利亚.婴儿ABO血型定型的研究.中国儿科杂志,1995,33(4):221
其他文献
患者41岁,因腹部包块3余年,于2002年1月15日入院,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01年12月25日。3年前无意中下腹部摸到包块,约鸡蛋大,活动好,不痛,未在意。1年前在当地医院B超提示“子宫肌瘤”,近1年腹部包块增长加快如足月妊娠,仍不痛,伴腹坠胀不适,食欲下降,较前消瘦,但不明显,时感尿频,大便干结。既往身体健康。22岁结婚,孕3产3,末次妊娠15年前,产后在当地行腹
期刊
资料与方法    47例患者CT检查均表现为鞍区低密度病灶影,且均都进行过CT增强扫描,均经过手术或病理,及影像资料确诊。男32例,女15例,年龄2~70岁。包括颅咽管瘤14例,囊型垂体瘤13例,表皮样囊肿2例,脑囊虫7例,皮样囊肿3例及毛细胞星形细胞瘤8例。采用GE2000螺旋CT机进行横轴位及冠状位平扫,均表现为鞍区低密度病灶影,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将100ml造影剂经静脉注入,速度为3m
期刊
患者35岁,G1PO,末次月经2005年9月2日,预产期2006年7月9日,停经9个月、阵发性腹痛2小时,于2006年7月2日0∶00入院。20岁结婚,既往身体健康。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头颅无畸形,心肺无异常,宫底剑突下3横指,双下肢无水肿,宫高34cm。产检:腹围98cm,胎方位LOP,胎心音132次/分,规律宫缩40″/21,强、骨盆外测量25-
期刊
患者,女,48岁,以发现子宫肌瘤1年,经期延长伴月经量增多半年,达平素月经量的4~5倍,经期延长达10~15天(平时5~6),近1周伴尿频来体检。  经腹超声检查:子宫前位,体积增大,大小10.9cm×7.4cm多的囊性包块,附壁有等回声乳头状物,大小不等,壁厚毛糙.彩色多普勒可探及较丰富的动脉血流的信号,其旁可见5.5cm×4.0cm的强回声不均匀,可见多发肌瘤核(低回声),最大约3.5cm×3
期刊
摘 要 目的和方法:对432例住院HBsAg阳性患者进行分组统计研究。结果:肝硬化组68例,HBsAg滴度均在1∶512以下,其中60例失代偿期患者均在1∶128以下(88.1%);非硬化组364例,滴度在1∶512~1∶262 144者308例(84.6%),1∶128以下仅4例(1.4%)。结论:HBsAg浓度变化,对诊断乙肝后肝硬化及估计肝脏代偿功能有很实用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期刊
摘 要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用胶体金法与TP-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结果不符的用TPPA法确认。结果:胶体金法灵敏度77%,假阳性率2.12%,漏检率为33%;ELISA法灵敏度为100%,假阳性率为1.70%,漏检率为0。结论:胶体金法简便、快捷,适用于急诊筛检,但假阳性率与漏检率均较高;TP-ELISA法灵敏度高,但检测时间长,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的痰涂片查结核分枝杆菌方法。方法:采用离心集菌法、漂浮集菌法和直接涂片法检测7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内结核分枝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沉淀集菌法为14.1%,漂浮集菌法为6.4%,直接涂片法为5.1%。结论:离心沉淀集菌法痰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离心集菌法 漂浮集菌法 直接涂片法    资料与方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满洲里市医院检验科与中心血库抗-HCV检测情况,探讨满洲里地区抗-HCV阳性分布情况。方法:对4637例医院检验科患者和3064例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医院检验科患者抗-HCV检测阳性率为2.0%,中心血库无偿献血者抗-HCV检测阳性率为0.29%。结论:满洲里市医院检验科患者组抗-HCV阳性率远远高于无偿献血者组,满洲里地区抗-HCV阳性
期刊
笔者3年来观察55例肺底积液,发现右侧45例,双侧者10例,均为心源性或全身疾病所致。单侧发病的均为右侧,这一发生规律与一般胸腔积液相同。在观察肺底积液患者的病程中发现,当液体量变化时(增多或减少),与典型胸腔积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笔者认为肺底积液并非一种独特积液形式,而是特定条件下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胸腔积液在形成或吸收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一时性表现。    形成机制    重力的作用: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称为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    X线平片检查    平片表现:①正位片上椎间隙左右不等,椎体呈侧弯;侧位片上椎体生理前凸,椎间隙变窄或后宽;②Schemer's结节:椎间隙变窄的相邻椎体内出现半圆形阴影,其周边呈致密硬化影,有人认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就是Schmorl's结节;③椎体前缘磨角,侧位表现为骨刺,呈水平方向突起,有别于临床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