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比对分析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确定现有相对湿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是否具有可比较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偏差情况,利用全国保留人工观测的8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2013年的自动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整点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相对湿度的观测结果系统性低于人工观测结果,且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两者系统偏差增大,系统偏差为-5.69%~-0.1%,标准偏差为2.02%~4.71%;夏季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差异最大且与环境风速有关,在低风速下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较大,随着风速增大,差异逐渐减小;气温对相对湿度观测也有一定影响;两类观测逐小时数据未见明显的时间差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偏差,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高湿地区台站偏差较大,下午相对湿度低时偏差较小。
其他文献
采用1983—200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660站降水资料,对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夏季水汽收支变化与大气环流和我国降水异常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一90年代夏
对水磨石及其施工操作程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水磨石工程常见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从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水磨石分格条施工、抹灰、磨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水磨石的施工
为改善风云三号(FY-3)微波成像仪10.6 GHz通道空间分辨率,提出利用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分析并指出FY-3微波成像仪10.6 GHz通道具有过采样特征,具备重建得到高于瞬时视场图像的潜力;基于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理论,根据FY-3气象卫星轨道、姿态,微波成像仪性能参数以及工作模式等物理约束,建立微波成像仪的超分辨率成像模型,并推导计算出超分辨率成像模型参数;采用POCS算法重建得
本文旨在通过对学生品格重要性的讲解、良好品格的定义和分析,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品格做出有益的探索。
新兴媒介语境下,传受双方的交互融合衍生出结构不一、目的多元与内容多样的话语体系,使得舆论场域话语权从释放式向赋权式转变。作为新时代话语体系的主要代表,主流媒体在舆
我院于2000~2004年10月间应用上海产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及OB胶共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32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检定液压千斤顶时,数据处理较烦琐,且容易出错,本文介绍使用Vfp编程软件,实现检定数据处理、证书打印.
根据电站锅炉水冷壁管的缺陷特征和运行环境,研究了管壁内外表面缺陷和壁厚减薄的磁性与超声波融合的无损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在管壁表面自动爬行的高效无损检测机器人系统
研究一类涉及远距离运输的时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和协调问题.其中生产商从生产基地将时鲜产品运输到远方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因为远距离运输的不确定性,他需要承担时鲜产品中途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