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已经应用到大量领域,从新兴领域到传统领域,从建设实施和管理运行,都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其中,工程管理作为我国基础发展的重要环节,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所需,也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得到了新的提升。但通过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工程管理智能化应用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结合我国工程实际,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相接轨,优化工程管理方法,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新时代;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应用和提升
  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一些传统行业的管理运行模式,工程管理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部分。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工程管理领域已经逐渐实现现代化,从工程实时监管,到工程系统预警,再到工程人员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软件、硬件全方位智能化进步。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还存在一定欠缺,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一、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应用的主要目的
  (一)提高工程管理速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投入,对工程管理速度提升效果十分明显,从工程管理数据的运算速度,到工程信息的相互传递,再到工程运行的实时监控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新时代的到来,更加提高和完善了信息技术,各类工程平台的搭建,实现了软件的针对性、独立性,细化了智能系统的管理和使用范畴,将大量“汇总性”管理信息转变成“实时性”信息,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更提高了信息的传递和使用速率。
  (二)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较杂,信息量较大较散,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影响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导致数据与数据之间、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互脱节。而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将工程管理的各项事务进行串联,使得数据“一体化”“整体化”,加强数据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印证。
  (三)提高工程信息存储和安全。智能化的工程管理方法,还体现在对工程历时信息的管理和储存方面。大量的工程信息是涉密类信息,在进行储存时只能通过纸质储存或涉密机器储存两种方式。目前来看,纸质储存虽然更加规范、严谨,但不利于大量信息的长期储存,在调用时也存在一定困难。而通过涉密机储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对储存空间的客观要求,正在被逐渐推广使用。
  二、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化工程管理方法标准不明确。工程的质量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最为基本的理念,同时也是建筑行业进行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但随着智能化的应用,工程管理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发生了改变,但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有关智能化下的工程管理相关标准尚未明确,大量工程仍是按“自己想法”来进行智能化管理,导致工程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和漏洞,对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
  (二)智能化工程管理方法机制不完善。大部分工程管理主体单位,对于智能化管理依然停留在使用、会用这一基本项目上,对智能化的总体使用和管理方面,缺少必要的、完善的、全面的管理机制,导致有的工程在管理过程中,智能化系统做了大量无用功,浪费了信息资源。
  (三)工程施工阶段智能化管理相对欠缺。工程施工方面始终是智能化管理的短板所在,这与施工阶段较为艰苦的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更与施工方智能化应用不深入有决定性关系。工程施工方在工作工程中,只要保证工程质量、人员安全就是完成任务,认为智能化投入多、效益少,对于智能化应用方面有一定抵触心理。
  三、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应用提升对策
  (一)建立健全智能化工程管理方法和机制。提高智能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設立具体的管理机制和流程,既要实现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优化工程管理方法,更要保证智能化应用整体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保障工程安全和信息安全。同时,通过建立相应的使用机制,提高智能化系统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二)全面搭建可行范围内工程管理共享平台。目前,一些工程是独立的,这类工程在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时,也基本保持着独立。但还有一些工程是相互联系的,尤其是由政府投入的民生工程,如水利工程,在进行工程智能化管理建设时,应该对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工程进行信息共享,实现工程之间的相互协调,提高区域水利工程的总体调配和管理。
  (三)切实提升工程管理人员智能化管理意识。工程管理智能化的运用,最终还要归结于人身上。无论是工程的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工作人员,都要牢固树立使用智能化的工作意识,在工作过程中,找到传统工作方式与智能化工作方式的连接点,将好的工作习惯、工作经验融入到智能化工作需求中,既成为工程智能化管理的参与者,更成为工程智能化管理的建设者和提升者。
  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工程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智能化建设,掌握智能化技术,是时代,更是工程对每一个参与者的要求,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卢田.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分析[J].经贸实践,2018(16):236.
  [2] 王玉华.对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建设目标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11):60.
  [3] 钱锦.探究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29-30.
  作者简介:
  刘北  汉族  1982年12月12日  职称工程师
  (作者单位:大庆市供排水管理中心)
其他文献
在未来的房子是怎样的呢?有人说是生活在天空,有人说生活在深海底,这都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有个前提,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  我们睡过童年时的房子是茅屋,我们住过红砖房,也为自己住入小区房兴奋而失眠。  做设计的20年见过太多的房子,尝试过太多的不同风格房子生活方式。  经常与同行围着未来的房子是怎样进行过系统研讨,最后也是没答案的。  我个认为未来的方式,以科技为主导,以有品味的简式为主体,前两个者
期刊
摘要:防水防渗一直以来都是工民建施工的重点所在,不同工民建项目需要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现有施工条件,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严格执行,保证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水防渗效果。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防水防渗技术;应用  引言  渗漏一直是建筑施工和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工民建而言,渗漏问题出现的频率十分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影响了工民建的整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生产中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并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环境特殊,施工过程又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对其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性分析,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及时的解决,以确保在提高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城市建设水准的提高。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预防;控
期刊
摘要:科技的快速进步催生了品种众多的高分子材料,其功能与性能的指标范围都非常宽泛。作为工程建筑领域使用的结构材料,它们的比强高、密度轻、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耐腐蚀、易于加工成形,能够制作成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具有较高的摩擦性能,容易满足各种摩擦条件的需要;具有可染色性、减震性、密封性与绝缘性等多种特征。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材料科学是由固体物理学、晶体学、金属学、陶瓷学
期刊
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完善自己的经济管理体制,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本文将对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应用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因素;策略  1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经济管理可以说是驱动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其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财务以及成本预算,以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具
期刊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体现。同时,它也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要想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就一定要科学、有效地管理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能够顺利通过验收。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问题;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管理一直都受到企业的重视,并且在绿化中处于重要地位。
期刊
摘要:暖通工程虽然是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才进行的,但是它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大的作用。因此暖通工程施工技术应该被予以重视,以下是当前建筑中暖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技术要点。不断的完善暖通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效提升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暖通工程施工中的暖通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施工技术  1 建筑暖通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期刊
摘要: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标志,建筑工程不单单是施工人员劳动结晶,供人们生活办公、娱乐消遣,还是决定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推进,各个地区建筑工程不断趋向于规模超长、超大化,俨然转变成各座城市必不可少的风景线。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施工环节,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去探索、发掘有效的适用的施工技术手段。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便是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的
期刊
摘要:我国的社会发展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目前工程建设规模与数量也在持续增多,对于建设标准与施工技术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技术的实施现状,首先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定义,其次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进行了解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深基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建筑形式也在世界建筑史上享誉盛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木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的精致使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斗拱,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建筑中的承重结构开始转变为现代建筑中的装饰结构,成为现代建筑中使用的一种新的装饰结构。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也是建筑结构创新和发展的一种形式。斗拱的造型与所受力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