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搅动海湾的“小斯巴达”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卡塔尔断交危机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阿联酋其实是断交风波的幕后推手,阿联酋对卡塔尔的态度更为强硬,宣称危机将持续数年,甚至宣布将对在网上同情卡塔尔者处以15年监禁。因此,这场危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两个海湾小国之间长期矛盾的总爆发。阿联酋向来以重商主义的面目示人,在风起云涌的中东政坛一直默默无闻。然而,阿联酋在此次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令人对其刮目相看,同时也让这个小国的战略雄心和政治抱负展现无遗。
  隐形的操盘手
  卡塔尔断交风波是史上第一场因黑客攻击引发的“非典型”外交危机,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危机起源是卡塔尔通讯社网站被黑,流出卡塔尔埃米尔支持伊朗和哈马斯等伊斯兰组织的讲话。然而,卡塔尔官方突然发表这样一番没头没脑的声明看起来并不符合逻辑。后续调查显示,黑客袭击的攻击源来自阿联酋。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透露给《华盛顿邮报》的信息,也将肇事方指向阿联酋。从时间上看,在断交前一天,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了阿联酋驻美大使奥泰比的邮箱被黑客侵入的消息,流出的邮件显示奥泰比与美国亲以色列智库“捍卫民主基金”有着隐秘的联系。阿联酋向该智库提供资金,资助后者抹黑卡塔尔,给其贴上“支恐国家”的标签,从而游说美国政府疏远卡塔尔,将设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迁至阿联酋。当日被披露的还有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在巴勒斯坦前高官达赫兰引荐下密会以色列官员的照片。阿联酋对卡塔尔的反击恼羞成怒,联合沙特等国对卡塔尔下了重手。
  再往前追溯,5月特朗普访问沙特,与沙特达成史上最大军售和投资协议,意味着美国站到了沙特和阿联酋一边,给予了两国实施地区战略的底气。而促成美国在海湾选边站队、与沙特“二次结盟”的正是阿布扎比王储本·扎耶德。奥巴马时期,沙美关系出现裂痕。因此沙特和阿联酋都将特朗普上台视为改善与美国关系的良机。今年3月,当时的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访美,成为首位面见特朗普的阿拉伯领导人。据说此访由本·扎耶德促成,具体运作者是号称华盛顿最有权势的外交官——阿联酋驻美大使奥泰比。本·萨勒曼还与特朗普女婿库什纳会面,将沙特确定为特朗普首次外访目的地。5月15日,本·扎耶德亲赴华盛顿面见特朗普,为后者的沙特之行定下反恐和反伊朗的调子,特朗普“双反(反恐、反伊朗)一保(保障以色列安全)”的中东政策轮廓初现。特朗普对沙特的访问成为引爆断交危机、沙特换储等海湾政局一系列变动的直接导火索。
2017年5月15日,阿布扎比王储本·扎耶德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晤。

  从地区层面看,本·扎耶德企图改变海湾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将沙特拉入自己设计的海湾权力游戏中,借助沙特实现其重塑海湾和中东秩序的战略目标。2014年,卡塔尔与沙特等国曾爆发过一次危机,双方主要分歧便是卡塔尔对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态度。当时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强烈反对穆兄会在埃及执政,而卡塔尔却是穆尔西政权的最大金主。穆兄会政府倒台后,卡塔尔收留大批穆兄会高层人士,半岛电视台对埃及塞西政府展开猛烈批评,引发第一次海合会外交危机。阿卜杜拉去世后,年轻时曾和穆兄会打过交道的萨勒曼继位,他对穆兄会的态度温和许多,卡塔尔与沙特的关系有所升温,并参与了沙特领导的对也门的军事行动。不过,沙特实际执政者本·萨勒曼对阿联酋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赞赏有加,将年长于己、经验丰富的本·扎耶德视为“导师”;本·扎耶德则坚定支持本·萨勒曼的继位大业,乐见在卡塔尔和伊朗等问题上比较温和的本·纳伊夫被废黜。种种迹象显示,海湾地区正形成“(沙特和阿联酋)双储治海湾”的格局。加上美国特朗普政府已倒向沙特、阿联酋一方,“双储”加上特朗普形成“铁三角”,而本·扎耶德在其中发挥中枢作用。
  经济领域的竞争
  阿联酋一向以经济奇迹著称于世,尤其是迪拜先后受益于也门内战、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地区危机,超越多个区内竞争者,成为地区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打造了阿联酋航空、迪拜港务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然而,近年来卡塔尔迅速崛起,成为中东能源和政治大国,大有赶超阿联酋之势。而且卡塔尔作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储藏国,既有阿布扎比的财力,又走了迪拜式的发展道路,这给阿联酋的区域地位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卡塔尔几乎完全复制了迪拜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的同样是航空和港口。卡塔尔航空质优价廉,成为阿联酋航空的有力竞争者。新落成的多哈哈马德机场规模和设施远超迪拜,新建成的哈马德港也在蚕食迪拜港的市场份额。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大量收购产业,风头盖过历史更长、资本更雄厚的阿布扎比投资局。卡塔尔还以比迪拜更大的力度发展体育、文娱和会展产业,包括成功举办亚运会、获得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兴建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召开多哈论坛等世界级盛会。更重要的是,卡塔尔投入巨资打造半岛电视台,占据阿拉伯世界舆论制高点。为守住逐渐失去的优势,阿联酋一直在伺机打击竞争对手。这也是阿联酋、沙特一方在断交的同时,对卡塔尔实施海陆空全面封锁的原因。
  回过头看,阿联酋对与卡塔尔断交早有准备。作为邻国,卡塔尔近一半的食品来自沙特和阿联酋,卡塔尔则向阿联酋供应占其消费总量40%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为此,阿联酋近几年紧锣密鼓地发展新能源,自己不产煤却兴建大型燃煤火力发电站,就是为防止被多哈卡脖子。
  “旧秩序”与“大革命”的較量
  经济领域的竞争只是一个方面,阿联酋与卡塔尔还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激烈较量。阿联酋建国前,阿布扎比曾想把卡塔尔纳入麾下,卡塔尔曾参加阿布扎比主导的组建联邦的谈判,但最终拒绝了阿布扎比的邀请,没有加入联邦。1971年,卡塔尔和由阿布扎比牵头、包括七个酋长国的阿联酋分别建国,阿联酋对此一直耿耿于怀。1995年,哈马德(现任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的父亲)在其父出国期间宣布将其废黜,自己接管政权,成为卡塔尔第九代埃米尔。这一举动被沙特、阿联酋视为大逆不道,长期质疑其合法性。   阿拉伯剧变爆发后,阿联酋、沙特与卡塔尔对待剧变的态度和政策迥异。阿联酋和沙特面对革命浪潮如惊弓之鸟,一方面高筑防波堤,严防革命浪潮波及自身,另一方面主动出击,企图扑灭革命火焰,维持阿拉伯旧秩序。为此,它们在埃及、利比亚等国扶持世俗派代理人,发动对也门的军事行动。卡塔尔则四处点燃革命火焰,力挺各国政治伊斯兰势力。
  长期以来,阿联酋把穆兄会视为最大安全威胁。在它看来,只有穆兄会能够威胁王室统治。20世纪70年代,埃及、叙利亚等国的穆兄会组织被镇压后,大批穆兄会成员来到海湾国家避难。由于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而刚建国的海湾国家缺乏师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进入了教育行业。然而,穆兄会分子很快便利用教师身份,在校园内外传播伊斯兰主义思想,并将投靠西方的统治家族视为其批判和斗争的对象。阿联酋曾发生数起外籍和本地人参与的穆兄会谋反案,本·扎耶德也曾声称,穆兄会分子已渗透至阿联酋军警系统,就连最高领导层也有亲穆兄会分子(暗指有伊斯兰主义倾向的沙迦酋长)。阿拉伯剧变后,迪拜警察部队司令哈勒凡曾多次点名批评穆兄会,认为其是海湾安全的最大威胁。阿联酋还以反恐和打击极端主义的名义,在全球范圍内围剿政治伊斯兰势力。埃及穆兄会政权倒台后,沙特和阿联酋宣布穆兄会为“恐怖组织”。阿联酋甚至被指卷入2016年7月土耳其未遂政变。
  卡塔尔则对穆兄会、哈马斯、塔利班等伊斯兰组织敞开大门,为土耳其在多哈设立军事基地。卡塔尔还在国外支持多国伊斯兰组织,将它们视为影响阿拉伯国家政局的重要资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给予穆兄会的精神领袖、埃及著名伊斯兰学者格尔达威贵宾待遇,给予其卡塔尔国籍,并让其长期担任卡塔尔大学伊斯兰法学院院长。半岛电视台还为格尔达威量身打造了一档节目“教法与生活”,他每周定期在节目上亮相,回答观众关于教法问题的咨询。这档节目受到观众追捧,格尔达威因此在全球穆斯林中享有极高威望,得到“全球穆夫提(教法官)”的称号。阿联酋对格尔达威的走红非常不满,不但禁止其入境阿联酋,还威胁向其发出通缉令。
  相较而言,对伊朗的态度并非阿联酋不满卡塔尔的首要因素。阿联酋虽然是唯一与伊朗有领土争端的阿拉伯国家,但阿联酋一向没有冲在反伊朗的最前线。尽管自开国元首扎耶德总统去世后,阿联酋对伊朗的态度日趋强硬,但阿联酋同时也是美国制裁伊朗的受益者,迪拜的繁荣与其为伊朗提供的贸易平台和金融服务密不可分。相比之下,沙特更介意卡塔尔与伊朗眉来眼去,但在海合会中,阿曼和科威特同样与伊朗保持不错的关系。因此,穆兄会问题才是引发此次危机的更重要因素。而双方围绕穆兄会产生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在中东政治秩序、意识形态和恐怖主义等方面的深刻分歧。
  小国政治的“悲剧”
  在扎耶德总统执政时期,阿联酋专注于经济发展,一直奉行低调稳健的路线,逐渐形成了政治上跟随阿拉伯世界、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靠亚洲的格局。2004年,扎耶德总统去世,继任总统哈利法病重不能理政,王储本·扎耶德实际掌权。此后,阿联酋在激进和黩武的外交路线上越走越远。从表面上看,阿联酋成功拉拢特朗普,“绑架”沙特,实现了打压卡塔尔的目标。但随着事态发展,阿联酋一方鲁莽行事,一次性将手里的牌全部打了出去,非但没有打痛卡塔尔,反而使自己骑虎难下。卡塔尔虽遭受到一些经济损失,但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国内民族主义高涨,反而巩固了卡塔尔王室的统治地位。就目前看,危机最后很可能不了了之。而阿拉伯世界最成功的区域组织海合会很可能因此名存实亡。根据国际媒体的报道,这次危机还导致沙特王室内部分裂。反对制裁卡塔尔的前王储本·纳依夫被废黜,并被软禁。虽然沙特权力看似正在平稳过渡,但背后隐藏的矛盾将对沙特政局演变产生深远影响。此外,沙特与阿联酋的盟友关系并不牢固。最近有媒体披露,在也门作战的阿联酋部队私自拓展势力范围,并秘密与前总统萨利赫一方接触。阿联酋官员还公开批评沙特扶持的也门哈迪总统与伊斯兰分子勾结。也门战事久拖不决,显然将考验沙特与阿联酋的关系。而美国不仅在经济上两头通吃,还掌握了双方自动上交的大量“黑料”,未来将更易于其掌控海湾局势。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曾用“小斯巴达”形容阿联酋,意指阿联酋图谋远大,尚武好斗,与古希腊城邦国家斯巴达颇为相似。阿联酋可谓是当今世界小国大抱负(凭借雄厚财力奉行强硬外交路线)的样板。然而,囿于实力,阿联酋的远大抱负或难免以悲剧告终。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其他文献
在相当时期内,中国与周边若干国家的海洋争端将是一种“常态”,南海岛礁争端将是重头戏。最近,笔者有幸赴西沙群岛考察调研,更深切和具体了解了中国与若干邻国存在的分歧以及解决这些分歧的难度。中国要与邻国共同将南海建设为和平之海、发展之海、友好之海,必须处理好海洋维权与海洋维稳的平衡与互动,实现“维权不引发冲突,维稳不损害权益”。笔者以为,实现二者的平衡与互动的路径,大致可归纳为“主权在我、后发制人、适时
杜特尔特2016年6月底就职后,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中菲政治关系的正常化,并带动双边经济文化关系快速升温。一年后的今天,菲律宾已经摆脱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边缘化地位。基于既往的经历,不少中国学者担心杜特尔特现有的对华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变脸”,因此不太赞成在菲律宾有太多的投入。那么,杜特尔特的对华政策是否可持续?笔者的回答是:有较大可能性他将延续目前的对华政策,直到2022年
6月17日,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USS Fitzgerald)在日本静冈县伊豆半岛近海航行时与正驶往东京港的菲律宾籍“ACX Crystal”号集装箱船发生相撞事故,导致美舰舰体右舷中央船底部分严重破损,海水猛烈灌入有116人使用的船员寝室。19日,美国军方确认,因事故失踪的7名舰上人员全部死亡。20日,美国海军作戰部长约翰·理查德森专程前往横须贺基地慰问该舰乘员。  此次
对中国来说,203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据普华永道预测: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2050年又将是一个时间节点,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明显领先于美国的最大经济体。届时,不管采用哪种计算方法,中国的经济规模都将占前十位国家总和31~32%以上。那时的中国将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大国外交与全球事务将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在此之前,中国将强未强,其国家定位仍将是世界影响力逐步加大的亚洲地区大国,中国
【美】《新闻周刊》2017年6月25日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可帮助治疗晒伤引发的皮肤红肿。《皮肤病研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研究人员将20名志愿者的手臂内侧一小块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中,然后立即给“烧伤患者”服用“安慰剂”或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测量他们在一、二、三天和一周后的皮肤红肿情况。研究人员发现服用维生素D比服用“安慰剂”更能减少皮肤炎症和红肿,且效果与服用维生素D剂量呈
【越】《全民国防》2016年4月  近年越南海洋經济规模不断扩大,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提高。一是传统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产捕捞业质量和数量均有提升,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捕捞船队。航海产业得以建立和发展,全国已有数百座大小港口,货物吞吐量可达1亿吨/年,并完善了相关配套产业。海洋旅游业每年吸引1500万游客,提供了15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具有高附加值和战略意义的新经济领域成长起来。在油气开发领域,1987年
4月7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南非的主权信用评级降为垃圾级。这也是继标准普尔之后,第二个将南非主权信用评级降为垃圾级的国际主要评级机构。此次,惠誉将南非本外币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BBB-降为BB ,这与4月3日標准普尔对南非外币主权信用评级的操作完全一样。不过,惠誉将南非的本币兰特信用评级也降为垃圾级,而标准普尔只是将其从BBB级降为BBB-。标准普尔对南非的前景保持负面的展望,而惠誉则展望为“稳定
中国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愿望,而正在成为事实。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中国通过参与多边峰会、举办主场外交,聚焦诸多全球议题,提出中国主张,发出中国强音,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开出中国处方”。积极活跃的中国外交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内政治的议题、公众关心的话题。人们对外交的关注和感悟,往往是通过重大外交行动在媒体中呈现的现场礼宾安排这一主要途径,即
据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的最新数据,美国猪肉的对华出口结束了去年7月至12月逐月连降的局面,在2016年头四个月中接连急升,环比同比的增幅均惊人。最新数据表示,美国猪肉的对华出口在去年12月跌至5000吨左右,今年1月就骤升至约9500吨,2月再跳升至1.3万吨,3月达到1.9万吨。今年头三个月总共对华出口了4.1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3%。美国猪肉对华出口的大幅增长对填补中國猪肉供应缺口、平抑物
自5月2日起,日本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公务员正式进入“清凉商务”期,可以不用打领带、不穿西装外套上班。  據悉,鼓励穿着轻便服装上班的“清凉商务”运动从2005年开始推广。其目的是通过减少空调的负荷来对抗全球变暖。现在空调运行时的温度被规定在28度,因此工作人员可着轻装上班。最初该运动从6月1日开始持续至9月30日。但是从2011年开始,由于日本核电站在3月11日地震后出现故障以及福岛第一核电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