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退耕还林林业技术分析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粮食产区质量,造福人们整体福利的一项重要工程,青海省平安县自2000年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以青海省平安县的青藏高原地理特征为例,阐述在高原地区环境下,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为高原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高原地区;技术措施;抗旱保墒;林分优化;
  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对于提高我国人民整体福利和发展生产力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重要意义。1999年开始,我国在部分省市开始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开始全面推动退耕还林工程。此项工程是政府在制止盲目毁林开垦,环境资源恶化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我国绿化资源,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造福于人们的重大生态工程。青海省的平安县是自2000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自工程实施以后,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了一条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原地区,改善我国森林绿化、抑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少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的途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1 高原地区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平安县地处湟水河中游, 该县地貌以谷地、低中山为主,平均海拔2066~2300m,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地表覆盖稀少,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1)水资源匮乏,平安县年均降雨量310mm,且降雨分布不均,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征明显,水资源缺乏,不利于植树造林和植草工程的开展,使得很多还林项目缺乏管理,绿化效果很不理想。(2)造林成活率低,林草质量差,在造林或植草时,对林草的质量情况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造成了成活率低,成活的部分也质量很差,达不到预期要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制约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实施。(3)造林树种选择配置不合理,在造林的树种科学搭配管理上技术落后,盲目种植,造成资源浪费,造林效果不理想。(4)制度管理监管不力,实施过程中存在个别地方还林工程走形式,重复建设,其背后存在着利益关系,影响退耕还林的深入实施。
  2 退耕还林的抗旱造林技术
  针对上述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科学管理、突出技术、强化监督是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开展的最佳途径,下面对适应青海省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技术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2.1 抗旱造林树种的优化选择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退耕还林中,要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选择抗旱、耐瘠薄、根系发达、易繁殖、抗病能力强,而且适应高原温度变化大的树种为主,选择低耗水树种。适宜青藏高原高海拔环境的植物种类有:刺槐、油松、侧柏、云杉、榆树、山杨、柠条、酸枣、沙棘等乔灌木,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等豆科牧草,另外也可以选择披碱草、无芒雀麦、硷草等禾本科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在耐贫瘠、耐干旱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2 抗旱积水保墒造林技术
  青海地区大多是丘陵山区地形,在水土保持方面本身就不具有便利条件,因此,在退耕还林的抗旱积水保墒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林草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常用的抗旱积水保墒技术有:径流集水技术,在半坡地整出一定的田径和沟垄,以便于雨季积水保墒,特别适用于进行用材林、防护林树林的营造;土壤积水技术,在坡度较大的坡地的支沟下流设置拦截坝,并根据坡度大小设置不同的山地水平阶,以促进积水效果;保墒技术,覆盖塑料薄膜、尼龙网或草帘保墒和化学保墒;其他的先进抗旱造林技术如,基质激活造林技术、ABT生根粉、保水剂、固体水、沙漠化土壤的深埋技术等。要针对不同的土壤和地理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抗旱积水保墒技术,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2.3 林木抚育管护技术分析
  退耕还林的效果维持与发展关键在于后期管护,这直接关系到生态保护效果的稳固性,在不同的地方基本上都采取了“谁受益、谁管护、谁管护、谁收益”的策略,有效的维护了林木的良性发展。管护的内容包括幼林的间苗、平茬、摘芽、修枝、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成林的除草、松土、灌溉、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等。再管湖中要发动群众,落实目标和责任,增强群众的自觉防护意识,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如何有效地体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实现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防止水土流失,对于区内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在资源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民生政策。如何做好这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工作,在退耕还林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林木的成活率,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顺利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就必须要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才能真正做好这一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京丰.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J].安徽农业科技,2009(18):60~6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沿海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大量聚集、工业快速发展、环境严重污染,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生态问题也非常的突出。为建设适应人类生存和城市发展的人居环境,一股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的潮流在沿海城市悄然兴起。本文主要对沿海城市绿化工作中在树种选择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选择树种和如何进行养护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沿海城市绿化工程的实现。  关键词:沿海城市;绿化树种;施工养护  
摘要:为了推动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一条必经之路。本文先就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而后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新世纪又被称为“水的世纪”,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系统等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又地处温带亚热带气候带,所以森林资源丰富。要想维持这种丰富的资源,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当今社会呼吁可持续发展,所以新时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从无毒、无副、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采用生物技术,以虫治虫、以病治病的思路进行无公害防治。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基本原则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综合不仅是将防治对象综合处理,更是将防治措施综合使用,采用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城市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本文就简单的阐述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对策作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1 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政府和市民都清楚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各级政府不断增加了城市绿化建设的投资,并且还将其纳入了社会发展的计划之中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蔬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蔬菜成为了人们的首选。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蔬菜相关种植技术,介绍了蔬菜种植环境、蔬菜种苗选用,还有肥料选择、防治虫害威胁、清除杂草等方法,希望能为绿色蔬菜种植户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种植技术;绿色蔬菜;研究  随着农业得到不断发展,大量的化肥、农药以及激素等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上,而使用蔬菜造成人畜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发生,
摘要: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对近年来天津武清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进行总结,指出天津武清区园林植保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天津  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发展的步伐,连续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大规模增绿,郊区绿化建设发展迅速。但是随着绿地面积和园林植物种类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也有所增加,并出现
摘要: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是人们一致向往的生活。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城市建设中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技术问题。城市生活环境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园林花卉的装饰。作为新时代的园林工程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设计原则,合理运用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技术,从而更好地绿化、装饰城市,为创造生态和谐城市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技术;原则  园林花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速度日益加快,我国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也逐渐增多,这就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现阶段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森林防火;现状问题;控制对策;  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但会让大面积的树木受到毁坏,降低我国的森林密度,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树种更替,让原来的多样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逐渐受到破坏和改变,被一些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