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与一座孔子语录园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一座孔子语录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园主人张济民说:“我建孔子语录园就是要传承孔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微薄之力!”
  张济民,今年91岁,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中医专家。
  
  雄心,老人要建语录园
  
  1990年,70岁的张济民光荣退休。退休后,他精读了《论语》,全面系统地研究孔子思想,积极探讨孔子思想与中医理论的关系,著有《孔子中医观》《孔子与中医养生》等多篇学术论文。
  2000年初春,张济民回到老家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张济民的家乡地处穷乡僻壤的革命老区,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由于缺医少药,当地及周边乡镇每年有数百人丧命于各种疑难杂症。张济民走村串户,为数十名重病患者进行了义诊。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发现不少老年人丢掉了传统文化,沉迷于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不少年轻人信仰丧失,拜金主义严重,竟不知道孔子是谁;大多数村干部没读过《论语》,对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一无所知:村里没有村规民约,民风不清……“这是一种悲哀,是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传承的断裂!”张济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自言自语道:“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难治愈呀!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迫在眉睫。”他决心发挥余热,在家乡建一座孔子语录园,以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倡导“仁”、“礼”,净化村风民风,给后人留下一笔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次日一大早,张济民急匆匆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说出自己要建孔子语录园的想法。书记对他的爱国爱乡热情大加赞赏,当即表态:村里将在用地、审批等环节上给予方便和支持。可书记担心张济民年事已高,精力也跟不上,再就是建语录园需大笔投资,而村里却爱莫能助。张济民说,自己身板硬朗,有生之年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事,留一笔精神财富,至于资金他自有办法解决。
  回到南京后,张济民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满脑子盘算着语录园的框架和蓝图。“孩子爸,看来南京留不住你了,家乡有你的牵挂,我们就回去居住吧!”老伴看出了他的心事安慰道,“不管遇到风还是雨,我陪着你!”
  2000年3月,张济民携老伴回到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开始了他的夕阳创业计划。
  
  战略,开个门诊圆那梦
  
  张济民回乡安置好家人后,便带上干粮走南闯北开始了筹建孔子语录园的可行性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他收集了数百份信息资料。据专家评估,建一座语录园(含附属生态园)至少需投资200万元,且免费参观无收益,每年还需贴补不少的维护保养费。200万元,这对于一个退休老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儿子极力反对,老伴也打起退堂鼓,劝他死了这条心。张济民沉着脸,一言不发。他知道,建语录园的成败关键在于资金,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其他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接下来的日子,家人再也没有听到老人提及“语录园”三个字。张济民每天按部就班地跑步、下棋、逗鸟、绘画,悠闲自乐。家人以为他放弃了筹建语录园的计划,不禁暗暗自喜。
  1个月后,张济民从银行取出10万元稿费积蓄,说要建一幢中医门诊楼。“老爷子开明,开个专家诊所既可解除病人痛苦,又可增加家庭收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晚辈们个个拍手称快,纷纷加入筹建中医门诊楼的行列。张济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民工一起挥锹铲土,搬运砖块,不分昼夜地忙碌在工地上。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一幢门诊楼拔地而起。2000年10月初,张济民中医专家门诊开诊。开诊1个月,生意红红火火,病员遍及如皋、海安等10多个县市,连上海、浙江、山东等地也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求医。家人细算了一笔账,1个月的门诊收入少说也有两万元。可所挣的钱全由老人一人独掌。“老爷子是貔貅,只进不出。”家人对他很有意见。“老头子,别固执了,你留钱做啥哩?”老伴在一旁咕哝着。面对家人的满腹牢骚,张济民冷冷地甩出一句:“钱要用在刀刃上!”
  此后不久,待镇土管所送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镇砖瓦厂、水泥制品厂将一车车砖瓦、水泥板运至家门口时,张家人才意识到老爷子要建孔子语录园了。张济民见时机成熟,便向家人如实摊牌:“我开诊所就是要圆孔子语录园的梦啊。我开诊所一年挣20万,10年就是200万,靠我这把老骨头建个孔子语录园不成问题,要知道语录园是个永久性的精神财富啊……”
  
  战术,我要做当代愚公
  
  建孔子语录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2000年11月,在语录园开工奠基仪式上,张济民动情地说:“我要立愚公移山之志,做当代愚公,打一场持久战,建一座孔子语录园。我要做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的新愚公,挖‘山’不止,传承不息,让孔子的思想和文化代代传下去……”老人慷慨激昂的讲话回荡在乡村田野。震撼着乡亲们的心灵。
  接下来,漫长的岁月,张济民除了门诊外,吃睡在工地。从落实资金、选购材料到每个单项工程竣工验收,他事必躬亲,一步一个脚印。工程队负责人说:“张教授是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
  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使张济民体重急剧下降。2004年严冬,张老病倒了,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这下可急坏了家人。医生诊断,老人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肌炎,这是心力交瘁、积劳成疾所致。张济民输液1周后才渐渐有了精神。病床上,张老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坚持,坚持,再坚持,语录园一定能如期建成!”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11月下旬,历时10年,耗资280万元,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的孔子语录园终于建成了。
  园内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一尊高大的白玉石孔子像耸立园中。约200米的长廊内依次为前言、孔子图片集锦、孔子语录、孔子语录译文。近1000字的前言,详细介绍了孔子思想、孔子文化精髓及孔子生平、丰功伟绩;孔子图片集锦展出了孔庙、孔子画像、孔子故居及孔子讲学图片共52张;118句孔子语录精雕细刻在11块大理石上;11块嵌在墙上的不锈钢板。上面刻着孔子语录译文。张济民还向附近村民赠送了3000多本自编自印的《孔子语录》小册子。漫步语录园,人们流连忘返。人們在欣赏语录园的同时,更惊叹和敬佩张济民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孔子语录虽然反映的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社会人生精论,但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今天,孔子思想及孔子文化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张济民老人慷慨而言。
其他文献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重要性是可引起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流感疫苗的研究迄今年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流感预防措施。流感灭活疫苗生产二次收获的研究是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之一,筛选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方便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利用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种质系CB033
高速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是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工指标,也是实现延长高等级公路使用寿命与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做好路基压实度检测工作对于确保路基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
  木聚糖酶是指专一降解半纤维素木聚糖为低聚木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根据分子量和序列同源性木聚糖酶大致分为2类:一类是分子量小于30kD略呈碱性的木聚糖酶(F/10家族);另一
小沈阳红了。红了的小沈阳没有忘记刚走红之际,师傅赵本山告诫他“千万不能离婚”的谆谆教导,一如既往地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沈春阳。在舞台上,小沈阳与 Little Shenyang red.
由山齐编写、2007年1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历险纪实》一书,披露了毛泽东一生中所遭遇的多次重大险情。本文节选的,是1941年发生在延安的极其惊险的一幕。当时,毛泽
  在前期利用珍汕97B/密阳46剩余杂合体(residual heterozygous line,RHL)衍生的F2:3群体对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RM587-RM19784区间进行产量性状QTL定位和分解的研究中,发现其中部
微信,作为国内当下使用率最广泛的即时通讯软件,其用户量足以令这个平台成为品牌营销传播和引流的利器.现如今酒店业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新模式,能在向顾客推广酒店文化的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七十余载岁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众团结一心,在国家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下,坚持和平发展路线努力建设家园。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和不甘,一直
高校培育“微公益”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本文首先分析宁波高校“微公益”精神培育的必要性;然后,然后调研分析宁波高校“微公益”精神培育的现状;接着,剖析宁波高校“微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