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淀粉样变性的治疗新进展

来源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临床诊断意识的增强和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心脏淀粉样变性得以确诊。心脏淀粉样变性病例的增多,催生了更多、更积极的临床研究,原本乏善可陈的治疗领域也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减少淀粉样蛋白生成、促进淀粉样蛋白清除以及逆转器官损伤是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在这几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多维度变形。方法连续入选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20例DCM患者和10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应用事后处理软件CVI42分析左心室整体、区域和节段(从基底部至心尖部)的轴向、周向和纵向应变,这是一种新型的基于CMR的组织追踪技术(CMR-TT)。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DCM患者在所有水平上均显示出明显降低的多维度应变(P均<0.01)。健康志
目的评价基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新诊断的DCM患者,入选9个月时有随访RDW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的患者。LVRR定义为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提高≥10%或随访时LVEF≥50%,同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
高血压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显著增加脑卒中风险,抗凝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之一。华法林是经典口服抗凝药,疗效明确,价格低廉,但血药浓度受食物和药物的影响较大,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本文总结了我们长期临床实践中应用华法林的技巧及剂量调整公式,同时介绍2个典型病例供同道们参考。
主动脉瓣狭窄和心脏淀粉样变性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过程,但均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且患病率不断增长。尽管这两种疾病相互独立,但由于具有类似的危险因素,相互重叠并不少见,但往往被低估了。因此,本文将对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脏淀粉样变性这种重要性逐渐增加的状态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低帧率方案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0例,常规方案(OR)组227例,应用15帧/s方案;低帧率方案(LR)组253例,应用7.5帧/s方案。记录术中剂量面积乘积(DAP)和透视时间(FT)。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1
为了促进肿瘤心脏病学科在全球的发展,《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于2019年5月创立了子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肿瘤心脏病学》(《JACC:CardioOncology》),这是肿瘤心脏病学期刊发展中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该杂志将为进一步推动肿瘤心脏病学在全球的发展提供助力。2019年9月《JACC:CardioOncology》杂志的首期发表,亮点纷呈,本文将对部分内容予以介绍。
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随着临床诊断意识的增强,更成熟的影像学技术和新疗法的诞生,越来越多CA患者得以确诊并接受治疗,该疾病正成为心脏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阐述CA的主要类型、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重点介绍影像学和生化诊断的最新进展及诊断流程更新,以期对可疑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既往心力衰竭研究倾向于在整体人群中进行,考虑到女性患者的自身生理特点与男性不同,应重视对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深入研究。本文就心力衰竭在女性人群的流行病学、病因学、治疗措施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总结。
随着接受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人数的增加及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放射性心脏损伤逐渐引起重视。尽管关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关于其损伤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如何防护尚无指南可循。因此,本文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分类、危险因素、监测和随诊、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帮助临床对疑难疾病进行明确诊断。方法1例临床表现为轻微心肌肥厚和骨骼肌病的29岁先证者,肌肉活检提示为多微小轴空病,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可能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在患者及其所有亲属中进行该变异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在先证者中发现了位于X染色体上可能致病的杂合性变异基因LAMP2(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