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房子快被中国人买光了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美国媒体报道,过去一年中国买家购买美国地产近123亿美元。中国各大开发商一直在东西海岸的门户城市寻找大型商业项目,像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这些城市是中国投资者所熟悉的,并有较多的亚洲人口。
  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称,去年在所有被外国公民买走的美国房屋中,有12%是被中国购房者买走的。而他们购买的房屋有超过一半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可见,加州似乎是最受中国买家青睐的地区。
  加利福尼亚房产经纪人协会针对218家房产中介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买家成为加州第一大国际购房群体,购买量占国际交易总量的32%。曾有一名神秘的中国买家在过去6个月出手购买了3处北加州住宅房产,每处住宅都超过2000万美元。
  近来,这一拨儿中国投资风正横扫洛杉矶市中心,来自上海的买家已经支付了近1亿5千万美元购买的土地在110高速公路附近,其中一个数十亿美元的综合性使用蓝图已在绘制。除了商业项目,中国买家还在阿卡迪亚、圣盖博谷等华人聚居的城市和南加州其它地方抢购房屋和公寓。
  据媒体调查,有过半的中国富豪购买境外豪宅是出于子女教育考虑。最近,洛杉矶地区的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则《中国买家千万美元购买加州豪宅送给在美留学之子》的新闻,这座曾属于美国富豪菲利普·钱德勒(Philip Chandler)的豪宅现已属于一位中国买家。据《洛杉矶周刊》(LA Weekly)报道,该买主于2012年12月在没有现场看房的情况下,购下这座豪宅,送给儿子——一名南加州大学(USC)的学生。由于这座豪宅需要进行价值百万美元的修葺,为年度艺术募捐做准备,该买主在2013年又购买了附近一座价值370万美元的房产作为住宅。当然,这两座豪宅只是众多加州高档住宅区出售豪宅的缩影,加州的豪宅吸引了相当多中国买家。
  日前,NBC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通过电话采访了一个中国买家,他今年刚在洛杉矶附近的尔湾市(Irvine)买了一栋房子,他说要5年后等他的女儿10岁时他才会把家搬来,目前先把房子出租,可以有5%的回报率。这种例子在中国买家里不胜枚举,他们买房首先考虑的是子女的教育。
  中国买家对加州的房地产复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一些美国民众对此颇有微言,他们认为中国买家不顾一切的抢购房屋推高了加州的房价。不少超过100多万美元高档住宅的中国轻率买主,在走马观花看一下房子,甚至没看房便匆匆买下,根本没有考虑带游泳池和花园房屋的维护问题。那些投资房的屋主,若是没有雇请一个专门的地产中介来打理房屋事宜,未能及时回应社区管理处的要求,通常会被处以高额的罚金。而一个高档小区的社区管理处为了控制社区的流动性,通常不大欢迎租客,因而会千方百计地刁难投资房的租客。对于进军美国房市的中国投资人来说,需要补的功课还很多。
  美媒称,中国买家疯狂购房的趋势似乎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收敛。越来越多富有的中国人开始投资海外,他们希望自己的资产在国外多元化。胡润富豪榜称,超过60%的中国富人已经或准备移民,他们的首选目的地就是美国,房地产是一个特别受欢迎的投资。人们正在把资金从中国大陆弄出来,到美国安家落户。
其他文献
关于中国情人节的选择,曾经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其例证一是传说为朱淑真或欧阳修所作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诗表达的是一个令人感伤的爱情故事。  例证二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
期刊
什么是好城市?  土耳其的一位诗人说,“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貌。”  而现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在人的记忆中逐渐消失了。城市要发展,要改造,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自然,尊重城市,尊重市民。这些尊重的背后是文明的传承,是城市文化所折射出的个性魅力。  陕西宝鸡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中国几千年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也是中国西北区域发展的一个典型代
期刊
韩剧胜人一筹的是男主人公,那些完美男人的形象是为这些女人订制的,因为她们非常需要白日梦去慰籍。从生活背景和心态来说,这样的受众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都存在,这就是韩剧的市场所在。  2012年11月,韩剧《电视剧帝王》在中国的网络播出。第一集的第一个镜头,是男主角、电视剧制作公司代表安东尼·金的一段演讲。  安东尼·金用两分多钟的时间展示了韩剧在世界各地受到的追捧,称日本、中国、蒙古的观众“被韩剧迷得
期刊
当北方渐渐忘却那个多情日子的时候,在中国南部多民族的大家庭中,还留有一脉相承的节日情愫。如同一张底片,记录着三千年前的爱恋。  一月末的那场大火,烧掉了一半报京侗寨,侗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三月三情人节,也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报京大寨是黔东南北部地区最大的侗寨,曾是中国保持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侗寨传统的三月三情人节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已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侗寨三月三
期刊
父亲爱吃甜,最喜用滚烫的开水冲白糖,如品仙露般一口口啜饮,末了发出满足的叹息:哎,舒服。每当此时,母亲少不得取笑他,说这样对甜的嗜好是小时候落下的穷病。  的确,父亲生在山上,虽然爷爷奶奶都是村小老师,但物质环境究竟不能和城里相比。除了嗜甜外,他对苹果情有独钟,对淀粉类深恶痛绝,不用细想,都是幼年经历扎根在舌尖上的顽固印记。  与父亲相反,母亲对甜有若仇敌。世上或许存在不喜欢吃零食的女人,但像母亲
期刊
夜里上天台晒衣服,我可以晒一个小时——不经意抬头看到天空,软软的、洁白的水母一样浮在深蓝色天空中的月亮,晶莹闪烁的水珠也似的繁星点点,海天恍惚,不觉就看痴了。看天空久了,还会在乎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吗?  白天除了像加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或蜷缩或仰天睡死过去的狗狗们一样晒太阳发呆睡觉,还可以看鸟儿。天空是它们巨大的舞台,乌鸦和鸽子成群结队飞过,皆健硕,翅膀有力,鸣叫高亢。  它们有时飞得很高,高得只能
期刊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二十八日,作人。”  1923年7月19日,鲁迅收到了一封周作人的绝交书,在八道湾聚居3年多的两兄弟突然反目。兄弟阋墙,得有多大的火气,但信里分明都隐忍着,绝不出恶声,只道是“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鲁迅收到信也
期刊
俺上个星期六搬家了。  搬家是打包和拆包,搬家是压缩和解压缩,搬家是硬盘重整,搬家是呼吸吐纳,搬家是收缩和膨胀,搬家是大乱后的大治。  在搬家的各种琐事俗务中,最搞笑的是找搬家公司的过程。听说搬家公司良莠不齐,常有半路逼迫加钱甚至还有顺手牵羊的,所以找家可靠正规的公司势在必行。  于是四处打听。朋友甲说“蚂蚁搬家”比较正规,上网问度娘,结果看到最少有十几家“蚂蚁搬家”,有“蚂蚁搬家”,有“蚂蚁搬迁
期刊
采访小崔实在不容易,因为他实在太忙了,采访日期一推再推。  似乎就是为了选择这个“良辰吉日”,我们终于见到他的那天,是北京入春以来难得的一个既无风又无霾的好天气。  采访地点是在北京奥体公寓的一间茶楼——不知他在这里已经会见过多少家媒体的记者了,因为查阅关于他的报道,很多文章里都提到过这间茶楼。  但是这段时间,虽然他是一个绝对的热点人物,虽然涉及到他的报道很多,可从报道文章上来看,真正面对面采访
期刊
很喜欢这一期的封面。一个人穿着睡衣,懒散地坐在休闲椅上,手里握着一柄遥控器。而他的对面,是雾气蒙蒙的现代城市。  一个荒诞的梦境,或者是愿望:如果可以遥控那些楼,让它长就长,让它没就没;如果可以遥控那片天,让它晴就晴,让它雨就雨;如果可以遥控这个世界,让它光亮就光亮,让它忧伤就忧伤……  天真吗?笑话吗?不可能被遥控的,我们根本无法掌控的,被画出来了。  我们不是在制造梦境,更不是在讲述童话。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