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博”时代:一座城市的集体文化寻根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i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个博物馆是一部部物化的史志,也是基于城市对于自身记忆的追溯与整合。那些原本独立存在的、镌刻着时代烙印的物件,在博物馆里被精密、确凿地链接成了时光的脉络,传递出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一座城市没有博物馆,就像一个民族没有史籍。探寻的博物馆,成为我们集体的文化寻根行动,人类可贵的分享、共享的博爱精神在这里闪现光华。正因为如此,每到一处的人们,往往是从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开始简捷地触摸它的过往。同时所获得的还有艺术的熏陶,审美的享受,以及知识的拓展。
  青岛目前拥有 近40座博物馆,其中登记在册且功能基本完善的有20余座,这其中响当当的全国“首家”、“最大”、“特色”几乎是每座博物馆的关键词之一,“博物馆城”已然成为青岛另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未来10年内,青岛将新建涉猎遗址、历史名人故居、海洋文化、工业遗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剪纸、天文、科技等各类博物馆博物馆近60座,加上目前登记在册的20余座,将达到80多座。按城乡人口800万计算,到2020年,青岛每10万人就将拥有一座博物馆,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10万人至2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的比例接轨。
  
  博物馆城的前世今生
  
  马未都曾说:“中国人是有博物馆情结的。”青岛人的博物馆情结也由来已久——
  1932年,蔡元培先生在青岛创办海产博物馆,这是青岛的第一座博物馆。据史料记载,1930年秋,中国科学社的蔡元培、李石曾、杨杏佛等人来青开会,鉴于青岛景致优美,海产丰富,便倡议在这里建立海洋研究所,此倡议得到与会各位名流学者的赞同,遂成立筹委会,各方集资。1931年1月开始动工,开工基石上镌有“中国海洋研究所水族馆”一行字,正门有“青岛水族馆”金字匾额。整个建筑于1932年元月竣工。很多年里,这里一直是亚洲最早也是最大的水族馆。
  1959年4月13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青岛市地志博物馆”。
  1959年10月8日,经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将“青岛市地志博物馆”改名为“青岛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之前称为“青岛市博物馆筹备处”。
  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早拥有博物馆的城市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大学路上浓密的法国梧桐树与博物馆的红墙琉璃瓦,成为青岛一个厚重而悠远的文化地标。大学路也成为与北京、南京气质最为相似的青岛道路,似乎也只有这样的老街才能承载起青岛的记忆。
  1997年,青岛市博物馆华丽转身,来到新东部。站在这个青岛历史与现代的链接处,更多人可以更轻易、更直观地循着青岛博物馆的物质性记忆,穿过时空的阻隔,走进三千多年历史。透过那些精美的文物与高科技手段复制的时光片段,与浓缩的青岛往事对话,俯瞰青岛历史的辉煌与久远。
  青岛博物馆常年展出跨越四千年的“青岛故事”,既成为保存城市文化精髓和推广青岛文化的殿堂,又因为经常展出国内外的展览,而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共文化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当张扬着浓郁现代时尚光芒与欧韵情调的魅力青岛,一次次以大手笔进入全球化视野的时候,我们常常老生常谈青岛市那些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人瞩目的大事件。但当我们来到即墨、胶州、平度等青岛边缘的博物馆,“震撼”成为最深刻的触动。这些依稀散落在青岛各个角落的琐碎过往,延展开来的浮想,是来自这个古邦新市记忆深处最真切、最动人的气息。那点点滴滴的悠远片段,让始于新石器时代的“青岛史话”更加清晰与鲜活。堪称国宝级的文物,蛰伏于此,隐现着璀璨的光芒常让人咋舌。
  比如,仅一个即墨市博物馆就藏有各种历史文物、善本书及书画等18000余件。从原始社会的石质工具,到近代精致器皿;从封建帝王的诏令墨迹,到社会名流的艺文著述一应俱全。馆藏的北宋金银书《妙法莲华经》、汉代金印、宋代即墨县印、战国即墨刀币、汉代玉雕舞女、明代《淳化阁法帖》等珍贵文物,每每在大型收藏类杂志亮相,成为国内外藏家追捧的宝贝。胶南市博物馆年代跨度5000余年,包括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文物展现,尤以先秦文物见长。特别是充满独特地域色彩和航海魅力的琅琊文化,让青岛的海洋历史与海洋文化有了更激情的想象空间与更真实的探索发现。
  历史的诗意、想象的温情。看到以上这些,那种突然而至的辉煌感,让生长于斯的人们不得不重新打量自己的故乡,胸中激荡起更为浓郁的文化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诸如即墨市博物馆、平度市博物馆、胶南市博物馆等,不仅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地志历史集结和文化注脚,更是另一个与青岛博物馆并行的可以回溯历史的时空隧道。
  据官方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10年间,青岛将从历史到现代的城市文脉中,有效梳理集聚城市可利用文化资源,突出利用10个方面的资源,做大做强公有博物馆、大力兴办中小型专题博物馆,形成青岛博物馆群的组团式发展格局。
  比如在重点景区内利用文化资源辟建博物馆,位于奥帆基地内的奥帆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即是范本;开发利用遗址、文物建筑辟建遗址博物馆(陈列馆);利用历史名人故居资源,分批辟建纪念馆、博物馆;利用青岛海洋资源优势及海洋科技优势,在原有海产博物馆基础上新建海洋博物馆,扩建海军博物馆;挖掘青岛近代有影响的工业遗产,在旧城改造和老厂改建的背景下,利用纺织、机车、烟草、葡萄酒等工业遗产辟建博物馆;利用青岛农业优势品牌,辟建芹菜博物馆、茶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利用青岛民俗文化资源和民间收藏优势,辟建胶东民俗博物馆、齐鲁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博物馆;整合青岛民间绘画艺术之乡、绘画艺术基地特色,建设美术博物馆、剪纸博物馆等;利用青岛科技新城和科研成果,在原天文陈列馆的基础上辟建天文科技馆,兴建科技博物馆;利用青岛历史文化资源在市区两级筹建综合类博物馆。
  博物馆既是一座城市品位的体现,也是一个地方底蕴的证明。从这份极其美好的博物馆城蓝图中,我们感觉最多的就是“融入”。历史融入现实,时间融入空间,文物融入生活,人文融入旅游。博物馆伴随时代变迁,不断承载起新的历史使命——博物馆不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
  
  “名博”让城市记忆更丰盈
  
  青岛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渔村变为国际大都会,这其中的历程与转折又是多么丰盈可贵。只有历史才能赋予城市坚如磐石的毅力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散布在青岛各个区域的,诸如海产、海军、老酒、啤酒、葡萄酒、口腔、纺织、烟草、茶、邮电、消防等诸多门类的博物馆如同一个集城市文脉大成之精华的气质注脚。
  这些特色博物馆作为历史的细节见证,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博物馆,以更人文、更多元、更包容的姿态,承载起青岛城市历史、文化、工业、旅游、卫生等方方面面血脉相传、赓续绵延的积淀与奥秘。尽管记录历史的段落不同,但都是那样多彩多姿——
  开馆时间不长即好评如潮,即被授予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即墨老酒博物馆,是中国北方唯一的黄酒专业博物馆。它以即墨老酒四千多年的历史为主线,通过大量的文物、实物、照片、名家墨宝等,全面地展现了即墨老酒的悠久历史、“绿色”工艺和独特酒韵。
  老酒坊是仿造古时酿造即墨老酒的作坊。这里展现了古时酿造即墨老酒的整个工艺流程。这里的生产工具、容器都是比较原始的,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基本上没有机械化。目的是把古代生产即墨老酒的历史状况展示出来,让人们能够直观即墨老酒原始的操作,并能达到眼看、耳听、鼻嗅、口尝的目的,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亲眼看到黄澄澄的大黄米是怎样变成红橙透亮、焦香扑鼻的即墨老酒的,从中享受酿造即墨老酒的乐趣,你会感受到在酿造老酒的同时,也是在酿造快乐的生活。
  品酒斋是参观者品酒、谈酒的场所。大家可以现场品尝刚刚酿制的手工精做、斤米酿斤酒的原桨即墨老酒,体验即墨老酒的独特品质和高品味生活。也可以现场封坛寿宴、婚宴等系列即墨老酒,并可现场销售,也可代为储存。同时,游客还可以在这里挥毫泼墨,吟诗作画,抒发豪情,留下墨宝。
  可以说,即墨老酒博物馆之旅是民族工业之旅,是历史文化之旅,也是酒文化之旅。作为有着4000余年悠久历史的即墨老酒,以穿越古城的醇厚酒香,成为即墨古城一张最有文化内涵的名片,承担着展示即墨历史的重要角色和人文纽带。
  隶属于青岛市口腔医院的口腔博物馆位于安徽路,老街道和老房子里,口腔博物馆的历史厚重感呼之欲出。作为国内首家口腔博物馆,这里最大的特色除了“穿越时空”了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在的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最重要的公益角色还在于以鲜活、风趣、专业的特色,承担着全民口腔健康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市民可以在前楼看牙,间隙到后楼的博物馆参观,直观地感受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相对于以往口腔科普展示死板的“填鸭式”灌输,口腔博物馆让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在互动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口腔保护知识。
  青岛葡萄酒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地下博物馆,地下馆区设置别有洞天。博物馆主通道长廊192米,包括酿酒葡萄知识区、世界著名酒庄浮雕展示区、葡萄酒知识区、油画展示区等,沿长廊依次分布着天然葡萄园、冰天酒地、酒神雕塑、器皿展馆、流程展馆、酒童雕塑、商务会馆、历史展馆、葡萄酒银行、华东藏酒窖、窖藏区、地下神泉、南非馆、美国馆、中国馆、世界酒吧、咖啡茶座区、时光隧道等特色展区。
  ……
  青啤博物馆、即墨老酒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口腔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奥帆博物馆、民俗博物馆……进入这些形形色色的博物馆,恍若进入时空隧道,青岛的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织和延续。这些风生水起的博物馆对城市民俗保留之完好,城市近现代工业之发达的描摹,都是独树一帜的。
  风云际会,无论是悠远的古代史还是撑起“全国文化名城”大旗的近代史,岁月的沉淀给了青岛博物馆城发展的空间和城市人文的滋养,博物馆也在不断丰富青岛的记忆、青岛的底蕴,甚至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文化推手之一。
  
  博物馆的青岛机遇
  
  我们不难看出,‘特色”是青岛博物馆共有的标签。具体来说,这些个性博物馆实际上是对某一类工业遗产、某一项地方魅力指数或者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生活图景进行更为深度、广度的描述,以及已经逝去的那些城市记忆的重生与鲜活。当然,博物馆作为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力量。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充当的社会角色是在不断变化的。从对物的照看,发展到对人的关注,现在要参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成为服务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健康力量。
  每个博物馆都是一个文化圈,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场”。即墨老酒博物馆所担当的社会角色,既是一项公共文化资源,又是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坐标。当然,作为一个由即墨老酒厂兴建投资的博物馆,它无疑为目前依旧如日中天的“即墨牌”老酒美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传播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深度认可与推崇。老酒博物馆无疑为青岛的博物馆旅游或者工业旅游起到了务实的示范意义,因为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消费,其他都是衍生的,而博物馆藏品本身都是稀缺的,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青啤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和烟草博物馆,以青岛当红的或曾为青岛赢得“上青天”美誉的几项工业遗产为注脚,其承载的社会价值可谓双关——既是城市近代工业史的记忆,又以点带面,以工业旅游和文化的名义拉动了所在区域的服务业。青啤博物馆与啤酒街;纺织博物馆与天幕城;葡萄酒博物馆与红酒坊,他们的关系有点类似鸡生蛋或蛋生鸡,当然最重要的则是双赢的现实意义。博物馆将工业遗产的这个原本有点边缘的“鸡肋”变成新鲜出锅的“香饽饽”,对于一个城区而言,是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更是具有活力的生命源。
  博物馆是旅游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被看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窗口和标志”。在巴黎,在北京,在上海,博物馆常常是游人如织。在美国,每年到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达到4亿人次。尽管青岛市的博物馆旅游已经成为文化旅游的重点和旅游新生项目,但线路的整合以及宣传始终成为瓶颈。不仅外地游客,就是本地人,尤其是本地的中小学生,对博物馆的认识仍然很浅显,将博物馆文化融入到民众生活之中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目前,一些博物馆只重视场地的大与阔,以及各种物件的搜寻与集结,有意无意地割裂了历史,将现在与过往屏蔽开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到了一次博物馆就不愿意再去的原因,因为博物馆没有一个清晰的文化脉络,也鲜有新品更新与补充。在美国,国家博物馆、航空博物馆的展品每两个月左右就要轮换一次,始终给游客以新鲜的感觉。做博物馆并不是一种噱头或单纯某项功能的衍生,将其视为一种短期商业行为,只能让美的圣殿沦落为孤芳自赏的文化集市。
  
  “私博”的无限可能
  
  与一些城市私人收藏博物馆风生水起相比,目前青岛还没有一家在官方注册的私人博物馆。但坊间那些类似会所或画廊性质的艺术馆在青岛并不少,可惜大多不能公开开放。这其中不乏精品、孤品、上品,但创始人大多是为了方便小众的私下流通而开放,抑或为了一种雅逸生活的把玩。尽管这只是城市的文化潜流,但很难说不会在哪天集体爆发,为青岛博物馆城的大手笔帮衬更多的人文力量。
  作为青岛独树一帜的民间资本锻造的文化企业,澳门路上的“三生缘”历来以高精尖的“大手笔”见长。机缘之下,又承蒙范曾先生、康宁及赵建成等诸位名家提携助推,使“三生缘”的主流艺术品质愈发清晰。其收藏的经典书画、千百年沉香、檀香等珍品,在国内业界极受推崇,常有北京、上海等大家来此寻宝,“三生缘”已然成为青岛艺术品市场的一面旗帜。其掌门人也常年在坊间寻访与高雅艺术有关的种种,在与传统艺人的接触中,使得三生缘在珍品的鉴藏中获益匪浅,以至于在八年的岁月中也得到了一定的累积与沉淀。做一家像“观复”那样的私家博物馆无疑是“三生缘”低调的“野心”和终极情结——“希望一百年以后,多少年的文化还在‘三生缘’吐纳、传承、递进,‘三生缘’还会光鲜且厚实地暗香着青岛的文化记忆。”
  
  历史,因为时代的久远,与我们游离着。但一个个博物馆,却在有力地体现着历史的递进,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也让一个城市的文化拥有了足够的尊严。当我们回望过去,它们为我们做出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历史画卷,画面虽然有些泛黄,却是如此清晰、感人……
其他文献
紧急驰援,倾力相救,同胞相亲,守望相助……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震牵动了举国上下无数颗关爱生命的心。和两年前一样,我们13亿兄弟姐妹又一次在不平凡的时刻紧紧相依,用爱心来温暖、护佑着灾难中的同胞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生命远逝,是为国殇。大灾难降临,方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经历了汶川大难,残酷的经历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破坏是可怕的,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的凝聚力,一定能战胜灾难!  “中
期刊
波兰总统坠机身亡  上月,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专机在俄罗斯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卡钦斯基此行是出席“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据悉,与卡钦斯基同机前往当地的还有当年“卡廷惨案”遇难者的遗属,这些人也同机遇难。这一事件可能使得原本在复苏之中的波俄关系再蒙上阴影。    萨马兰奇因病逝世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4月21日下午1点25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去世,享年89岁。“如果有所
期刊
4月,徐静蕾携《杜拉拉升职记》为惨淡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支兴奋剂,票房全线飘红。大银幕上,外企白领中英夹杂的优越语调、光鲜靓丽的造型、直线攀升的工资数以及惊险刺激的地下恋情,让银幕下的白领们艳羡不已、惊叹不已、唏嘘不已。同时,“杜拉拉”还成为了各大商家的宣传流行语,小到奶茶、咖啡大到电脑、跑车都集中靠拢“杜拉拉”,在网络上跟杜拉拉出镜服装相似的衣服基本都卖断了货。一部《杜拉拉》让都市白领们的消费需求
期刊
眼下,城市的发展正在呈现“两极化”,一方面是摩天大楼向上要空间,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一方面是开拓地下商业,向地下要价值。  英国BBC评论中国城市最具备投资价值的商业时,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地下。在城市寸土寸金的繁华区域,很难找到大片土地可以开发的情况下,地下正在显示出自身的魅力。  目前,发展地下经济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开拓城市另类价值的潮流。对于很多城市而言,“地下经济”还是一个与时尚有关的
期刊
王锦思的新书《日本行,中国更行》中有这样一段话:“距离上,日本很近,从北京到东京,飞机四个小时就可抵达;感情上,日本很远,历史伤痕隐隐作痛,现实的纠葛剪不断理还乱;发展上,中国要与日本比肩,还需更多的努力和付出。”也许,我们应该站在政治和历史之外,换个角度看日本,取之所长,弃之所短。  3月中旬,应日本国土交通省九州运输局及当地政府之邀,我们一行10人在随团日语导游王勇的带领下,对日本九州进行了为
期刊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晚号游存老人、天游化人,以籍称南海先生,是近现代史上与青岛结缘的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他不仅以维新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样,作为清代碑学的集大成者,对书法史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青岛为齐文化故地,崂山素誉“海上名山第一”,人文源远。开埠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其地域文化含有海派性质,包容性强。辛亥亡清,内陆军阀混战,青岛以德
期刊
1、4月3日,2010’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暨胶南杜鹃花会开幕。活动以胶南历史文化为背景,以琅琊台、灵山湾和北方罕见的万亩野生杜鹃花等旅游资源为基础,策划了一系列精彩互动活动。  2、4月23日,市北区举行“博物馆旅游推介暨合作签约会”,啤酒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纺织博物馆、烟草博物馆首次集体亮相,市北区旅游局与市北三大新兴博物馆分别作现场旅游推介,岛城30余家知名旅行社代表应邀参加。   13.4
期刊
5月11日晚,来自全球51个国家的曼妙佳丽云集青岛,为岛城奉上了一个香艳的夜晚,她们虽然拥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但展现出来的美丽超越国界,她们的笑容是全世界人都能读懂的语言。  当晚,在青岛万达艾美酒店的2010全球小姐国际总决赛共设有四个环节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国服展示、性感火辣的比基尼走秀、整齐划一的集体舞蹈和典雅高贵的晚装展示。其中,国服展示成为最大亮点。舞台上,佳丽们身着国服
期刊
日前,应约参加2010中国·青岛国际新能源论坛暨中德企业合作发展峰会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中国驻德前大使卢秋田的陪同下,二次踏上访青之旅。  这次高级别,高层次的对话与交流活动能够在青岛举办,起源于青岛市政协提出的中德两国尤其是青岛应打造一个定期交流平台的意见和建议。  2008年,青岛市政协根据近代史上青岛与德国的历史渊源,探索出“历史渊源+改革开放”的一条对外合作新思路。一是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
期刊
人文市南,打开一个厚重的青岛。游走于岁月的印迹中,历史的厚重气息如此真切与感人。  市南区于5月24日开馆的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黄县路12号老舍故居,是我国首家以现代文学名著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由老舍的儿子舒乙亲自任名誉馆长。“这是我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也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名人故居的修复工程。今后要向全国推广这种模式,对我国的博物馆建设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是日,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国家文物局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