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形变数据分析台湾纵谷断层南段现今运动特征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p13790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7—2010年花东纵谷南段区域的InSAR形变数据作为约束,采用分段断层模型和层状介质模型,反演中国台湾东部纵谷断层南段滑动速率空间分布,并据此分析断层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纵谷断层南段整体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具左旋走滑运动。纵谷断层南段的滑动速率具有空间非均匀性,在空间上可以细分为深浅两个极值区,浅部(0~15 km)最大滑动速率为10 cm/a,位于深度2.5 km左右;深部(15~30 km)最大滑动速率为21 cm/a,位于深度25 km左右。反演结果与用重复地震估算的深部滑动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目前中国运行时间超过2年以上的4个同场地地表和井下地电阻率观测台站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观测曲线动态变化、观测精度以及映震能力,得到以下初步结果:①井下地电阻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红外热像与中医证候关系。方法:对229名PID患者进行盆腔红外热像检测,并根据盆腔炎诊疗方案进行中医辨证。结果:PID
本文基于"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egion-Time-Length algorithm)回顾性检验了1976年以来发生在川滇地区的6个MS7.0以上和23个MS6.0-6.9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变化。MS7.0以上强震前,5例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gype,ACST)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术后将持续较长时间才得以恢复,机体恢复较慢,容易产生并发症,所以ACST术后肝功能恢复是关键。从中
为进一步跟踪川滇地区未来1-3a的7级震情,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年)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强震(MS≥6.0)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前兆信
青海日月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内部的一条NNW走向的右旋走滑兼逆冲断裂。本文基于ENVI 5.1遥感图像处理平台对研究区高分一号多光谱(分辨率8m)和全色(
本文应用2013年芦山Ms7.0与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中周围的平凉等3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研究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在时间域、频率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在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