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液物质油水界面扩张黏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l990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法,研究了常温菌与高温菌菌液物质在油-水界面上的扩张黏弹特性及动态界面张力,阐述了菌液物质黏弹模量随扩张频率及温度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菌液物质油水界面吸附动态微观信息,并将扩张流变性质与动态界面张力相关联,定量考察了菌体本身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液物质黏弹模量随扩张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菌体本身具有界面活性,能够降低界面张力和黏弹模量,改变油水界面性质,提高原油流动性能.但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存在最佳活性温度.现场应用时应注意油藏温度与菌液最佳活性温度一致.
其他文献
针对DVP-04AD模块,介绍了基于触摸屏与可编程控制器的测试方案,经过实际测量,发现模式0、模式1与理论十分接近,在理论值附近小范围内上下波动,误差很小,拟合度较好,电流模式2和模式3通过分段误差补偿,也可使误差减小,从而增强实际可控性,作为例子给出了DVP-04AD模块在家居温湿度与煤气浓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该文对人脸识别过程中的预处理进行研究,用高斯平滑、直方图均衡化和Sobel算子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改进前后在Feret人脸库的实验结果比较其识别率,观察各预处理方法对LBP算子性能的影响。大量的实验表明,结合高斯平滑预处理、Sobel与LBP的算法识别率提高最大。
该文主要根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报批的《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编号:国标征求意见稿2011)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布并实施的《计算机节能认证规范》(编号:CQC3114-2009)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