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益民 用艺术对话自然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99222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底,第二届7坊街新疆艺术进京展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举办。帐篷式的展厅里,一个展台上的几块石头画让每个参观者都眼前一亮,继而又心中一凛。那画中,分明是狼,那“画布”分明是石头。
  这是画家马益民的作品——石头画,主题都是狼。他爱画画,却不甘于纸面的力道,转而将笔触落向石头,开创了石头画。在纹理中落墨,似乎是要把油画的色彩融进大漠的万种风情。
  
  独辟蹊径画石头
  
  马益民从小在城市长大,家里没有与艺术有关的人。
  或许生命中注定要去发现、赞美家乡独特的美,马益民很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疆绚丽的少数民族风情、迷人的自然风光,都让这个生长在新疆的孩子发自内心地愿意去细细感受、耐心品味。
  彼时没有相机,他就选择了画笔。
  那个年代,功课从来不是学生头顶的大山,课余时间背着画板去写生采风,成了马益民童年、少年的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
  而他的美术基本功,也恰是在这个阶段打得扎实、牢靠。不过,命运似乎并没有让他一路沿着五彩斑斓的艺术之路走下去,中间的动荡与波折,似乎总是告诉马益民,艺术并不属于他。为了能够画画,他去当兵,可是在部队,似乎也和真正的美术没有太多关系;复原之后,马益民又去了单位的工会,可是他的美术梦依旧难以照进现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做的最多的是单位的板报,刷美术字;他一度放下了画笔,因为看不到方向;他又不忍就这样向心中的最爱告别,屡屡又重新拾起梦想。
  然而挥笔调色之间,总好像缺了一点什么。
  直到有一天,马益民看到了石头。石头,是大漠中最常见的东西,它们常年在滚滚黄沙中栖身,被埋没抑或在大风中裸露出来,没有人注意它们,它们就默默地证明自己的存在,历经四季、昼夜、大风阳光,从不示弱。“这是一种精神。”马益民开始尝试用柔软的画笔与这些坚硬的石头对话。他不光赋予它们色彩,还赋予它们灵性。
  新疆随处可见的石头,是在风沙磨砺下变得粗粝却外形圆润的石头。它们很快就会吸收涂上去的油彩,就像它们其实渴望被理解。马益民被打动了,正如他沉寂多年的画笔找到了对话的对象。马益民是学油画出身的,他把油画的笔法运用到石头画上,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在暗淡却沉着的石头表面上附着,立体而不突兀、柔和却不失凌厉、准确却不扎眼。马益民一发不可收拾。
  石头,成了他的画布。在这里,马益民完成了自己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的对话。
  
  追寻狼图腾
  
  马益民是个温和儒雅的人。
  可是看他捧出的石头画,主题几乎只有一个——狼。它们是草原上的狼、荒漠中的狼,雪地里的狼、夜幕下的狼……它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身而立、有的带着幼崽,可是不论怎样,它们都是一副桀骜的气势,摆出凌厉的眼神,似乎注视着幽怨的远方。
  马益民说,他喜欢狼,崇拜狼。在他看来,狼的独立、坚韧与灵性,似乎同自己内心深处的追求有所神似,有所共鸣。那是他所走过的艰难的日子。为了追寻心中不可磨灭的美术之梦,他离开了“铁饭碗”,探索石头画的技法。但是这毕竟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品种,前无方向,也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范例,身边也没有同行的相互勉励、竞争。或许孤独是人最难以承受的压力,马益民那段时间很难。
  他一度想要放弃,虽然妻子、孩子的支持,让他始终怀揣温暖,但毕竟现实的艰难让这个当时已经奔向不惑之年的汉子有些犹豫和动摇。
  每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画石头,用笔下的线条和色彩向心中的梦想发问。他也一次又一次琢磨他最爱画的狼的性情和品格,只有充分地把握它们的性情才会有富有神韵的作品问世。去户外采风、认真地琢磨他从各种地方看到的狼的眼睛、研究关于狼的资料……马益民渐渐读懂了这种被许多民族奉为图腾的动物。
  即便在最喧嚣嘈杂、人心浮躁的地方,它们也能一如既往地不疾不徐,保持着自己冷静的思维、坚决的立场、坚定的目标。它们经常独行,却从不畏惧孤独;它们具有很强的集体精神,敢于奉献。“就应该把这样的精神呈现出来。”马益民首先在心里为自己树立了一种精神的立柱,再把這些精神落墨于笔端,刻画在石头上。
  人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马益民的石头画以新颖的形式、独特的搭配以及画面中扑面而来的浓烈的气质,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他们从好奇到喜爱,甚至膜拜。2009年,马益民终于在新疆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有数十件作品被收藏,有些作品还作为政府礼品,被远方的客人珍存。
  马益民正在走向一条通往心中梦想的成功之路,然而他依旧谦虚。他为自己做的注脚是“看自己爱看的,写自己爱写的,画自己爱画的”。的确,相对于名利,他更珍惜这些与狼共舞追寻梦想的日子。
  责任编辑 李菡丹
其他文献
同樣是出手,目的各不同
期刊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史东明被称为“金牌策划人”,对这个称谓,史东明摇摇头很谦虚地说,那是大家对一个老同志的尊称而已。  2009年,《建国大业》创下了意想不到的成绩,史东明参与了这部电影的策划。而今,他又担任了建党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的总策划,这部将在2011年6月上映的、被媒体热炒的片子,目前仍在拍摄之中,这部片子究竟有着怎样的幕后故事?    千锤百炼的剧本内容    2009年8月
期刊
2010年,巴基斯坦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灾,全国四分之一土地被淹,2000余万人受灾。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描述中,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甚至“恐怖大亨”拉登都在网络“现身”,呼吁各方加大救援力度。  灾难的发生,牵动了世界。   中国在向巴基斯坦提供价值数亿美元援助的同时,先后派出了两批国际救援队116人前往南部洪水重灾区。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执行海外洪灾救援任务。武警总医院副院长张利岩是首
期刊
亮黄色作底,黑色传统漫画笔法,寥寥数笔勾勒,却精到传神,配上点睛之笔——“孟母何须三迁”、“韦编不必三绝”,北京电大石景山分校学员霍新丽用如此“潮”的思路展示出当下学员心中的电大。  在现场观众和评委一致的惊喜与称赞中,这组作品当之无愧获得了2010年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广告设计大赛限时赛“激情24小时平面广告作品即兴创作”一等奖。穿过这组作品,最终入围现场赛的12件作品极其创作团队出色的想象力、表现
期刊
2010年7月26日,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忙碌着北三台凸起立体勘探研究会战的初期准备工作。同时,相关外协单位也启动了该区数据研究处理工作。这预示着北三台凸起勘探研究会战已经打响,该区新一轮勘探高峰将来到。  北三台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县和吉木萨尔县境内。距乌鲁木齐市约140公里左右。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北三台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也总结出了一些低渗透
期刊
即将过去的2010年,在中国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太深刻的记忆。  这一年,中国经济以高歌猛进的势头,终于超过了毗邻日本。经济总量登顶全球第二的位置。给国人多少扬眉吐气感觉:上海世博会以流光溢彩的姿态登场,在完美无瑕的赞叹中谢幕,历时半年,将世界精彩汇聚于生气勃勃的上海滩,令人们流连忘返;亚运会火炬在羊城广州熊熊燃烧,辉映着一面面升起的五星红旗,几乎成了中国健儿表演的大舞台;“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崭新
期刊
2010年7月8日,从四川到上海、全长1907公里、额定输送功率达700万千瓦级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中国人第一次在电力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面!中国发展特高压技术的执着推动者,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除了标准的官方报道和一张粗线条的履历表,他几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所有特高压工程的建设者都知道,刘振亚的沉默,是对巨大压力的担当。    中国人第一次在电力技术领域走在了
期刊
博 主  刘仰,字仰之。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87年中国首批文理双科双学位毕业。1991年到北京工作。曾经从事出版行业,现从事电视媒体行业,并涉及文化评论、影评,是中国内地著名的文化评论人。2008年出版《中国不高兴》,在全国掀起很大一股阅读热潮。    姜文导演并主演的《让子弹飞》是一部商业电影,从这个角度说,质量还不错。主题非常清晰,一个杀富济贫的故事,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但又不至于太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0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主审计长江俊辉,作为美国政坛上的一颗华裔明星,又一次发出了耀眼的光芒。11月2日,在美国中期选举中,他以54%的支持率连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主审计长。  背后的华裔身份,让他的连任成功再添一层深意一华裔政治生活的崛起,进而让更多的在美外族居民看到了地位与身份越来越被重视的曙光。“3800万加州人就是我的上司”  2006年,江俊辉成功当选加州主审计长。  
期刊
尽管如今的贵族已不比三百年前那般辉煌与荣耀,可在英国,“贵族”依然是高等级身份、地位、血统的一种象征。2010fg6月,祖籍广东珠海的“华二代”韦鸣恩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男爵,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册封为终身贵族的华人。  20年前,祖籍广东番禺的邓莲如被册封为女男爵,开英国史上华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之先河。2001年,新加坡裔英籍华人曾秋坤步她之后,成为第二位受封贵族的华人。两人被封时分别已50岁、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