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析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校友资源也是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将这种资源优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学生成人成才,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五个方面阐释了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友资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085-02
  基金项目院本文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高职院校校友资源整合与利用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C2012107)的研究成果之一。
  资源主要指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文化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其价值体现的前提是资源本身得到有效的应用。校友资源既是高校办学成果的体现,也是高校宝贵的办学资源,是学校发展最热情的关注者、最坚定的支持者[1]。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高职院校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这类人才的培养过程,必然是各类优质资源不断投入的过程,其中,校友资源就是高职院校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一、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可行性
  校友对母校有着天然的情感[3]。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筹集社会资源。多元投入办学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新常态,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对投入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奉献意识不强,社会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不能很好地向学校汇聚,不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广大校友通过在母校的学习生活,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责任担当、获得了技术技能,多年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对老师、同学、学校都产生深厚的感情,作为学校培养出来的社会栋梁,他们更愿意用实际行动去反哺母校。
  校友的发展需要母校的持续造就。校友走向社会后,需要母校的持续支持,在成功时希望得到母校的认可,不如意时希望得到母校的鼓励。学校可以对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校友的社会影响力;可以提供各种支持助推校友事业的进步,增加对困难校友的帮助和关怀;可以开展继续教育为校友个人技术能力提升提供平台。
  学校的发展需要校友的广泛参与。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要跟上甚至引领技术的发展,因此需要大量在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也需要和企业深度合作来开展技术研发、师资培训、人才培养。
  二、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要性
  校友是汇聚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办学既需要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也需要各种社会资源在学校汇聚形成强大的育人力量。校友来自五湖四海、分布于各行各业,他们有的是行政单位领导,有的是行业精英、企业负责人、学术大师,掌握着各种社会资源,影响着各种社会团体,是学校扩大招生宣传、开拓办学市场,搭建人才培养、建设优质基地等各种建设平台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联结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的重要桥梁。
  校友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榜样力量[4]。学生身边的榜样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能与他们形成情感共鸣[5]。校友与在校学生师出同门,他们拥有共同的学习环境、师资团队和文化氛围,所以校友的个人成长经历对在校学生来说更具可复制性。校友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由他们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故事,在学生中现身说法,这种方式比老师和辅导员苦口婆心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校友是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培育高质量的人才是学校办学成就最好的诠释。广大校友的发展成就、社会地位代表了学校办学实力。广大校友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拥有自己的社会资源优势,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社会地位,自然提升了學校的社会形象、美誉度和影响力,成为学校的代言人,是学校最亮丽的办学名片。
  三、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略
  (一)校友资源融入招生工作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友会的联系和纽带作用,通过校友组织和QQ、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学校的招生简章、宣传报道及时传送到校友手中,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学校信息,并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网络资源将信息再进一步地扩散,扩大招生信息覆盖面;充分做好优秀校友就业事迹、创业经历、精彩人生的宣传工作,讲好他们的故事,让广大考生更加认可学校的办学育人实力,更好地选择专业,立志成人成才;充分挖掘校友的直接招生资源,校友对母校天然的情感促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学校招生工作,学校可以通过组建校友宣传队,让广大校友现身说法,直接参与招生工作。
  (二)校友资源融入专业建设
  1.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对母校富有感情和高度认可是校友成为学校资源的重要内生动力,这种动力的产生既需要学校在学生毕业后加强联络、沟融与服务,更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时加强校友情感教育和校友意识培养。将校史教育纳入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必修课程,通过课堂学习、二课实践、社团锻炼等,把学生与学校共生共荣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校友意识。
  2.纳入实训基地建设
  可以直接吸收校友的捐赠用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建设以校友名字命名的实训室、与校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帮助校友开展产品推广等方式,积极争取校友对校内实训设备的捐赠。与校友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开展订单教育,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校友提供人力资源,充分运用校友的企业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3.纳入师资队伍建设
  在企业、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突出成就的校友拥有行业内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资源,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预见性。他们了解企业的现实需要,了解母校的专业情况,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他们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学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校友掌握最前沿的应用技术、最了解企业实际问题,可以邀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作为专业课程、定岗实习的指导老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制订等工作;也可以邀请校友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专业问题;让专职教师在校友的企业中开展社会实践,锻炼教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专职教师的技能水平。   (三)校友资源融入思政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三全育人”工作要求中的全员不仅包括学校校内的人员,也包括全社会所有的人,校友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力量;全过程不仅指在校学习期间,也应该包含入学前、毕业后,特别是在毕业后,更要充分发挥各种校友平台的作用,为校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助力校友发展,体现母校关怀;全方位主要是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扶与指导,这个过程中校友更要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思想、心理和就业帮扶等方面。
  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学校校友中的行业精英、学术大师、优秀人才,针对他们的成长经历、感人故事,编写读本教材、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举办各种沙龙研讨活动,培育在校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情怀,陶冶学生向真向善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敬业精业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四)校友资源融入创新创业
  将校友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校友榜样的力量;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很好地面对今后走向社会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加就业、创业的信心,提升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建有创业街、创业沙龙、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作用,引进校友的创业项目让在校学生在校内实践,聘请校友做学生的创业实践导师,让校友在前面引领学生的创业实践,做到随时指导帮扶,及时教育引导,从而实现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良性发展。
  (五)校友资源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校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的总和,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无形力量。校友文化是校友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是校友在社会工作生活中所取得的社会价值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与母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的物质文化的總和,它具有立德树人、丰富教学、汇聚资源、凝聚力量、扩大影响的积极作用。高校可通过设置校友会、建设校史馆、搭建校友文化景观、举办校友讲座、开展校友捐赠、丰富校友网络文化等方式全方位培育校友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展,张之稳,朱雅文.校友资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74.
  [2]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J].评价与管理,2019(01):65.
  [3]张珊茹,吴欣,郑静雯,等.校友助力下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122.
  [4]吴展宏.发掘校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4):51.
  [5]刘晓晨.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黑河学刊,2019(03):145.
  (荐稿人:郑柏松,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责任编辑:陈华康)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许多高职院校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在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仍有诸多问题。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市场改革大环境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从法律制度、调动企业积极性、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等方面进行探索,丰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改革的思路。  关
摘要: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基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开展对策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对解决当前阶段大学生就业发展部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积极加强在就业指导方面的资源投入,提高高校综合就业指导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后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夯实基础。  关键词: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是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机电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文以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推广应用“三寓三式”模式,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改变教学设计理念、创新教学过程方法,修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改进课后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最终实现“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融入匠人精神、企业管理文化,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等,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好、文化素养强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一批企业愿意留,企业留得住,有创新创造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提高学生的政
摘要:文章梳理了青少年群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据此分析体育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诉求。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现阶段体教结合模式在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状态发现,现阶段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思想意识问题、模式构建问题、资金资源问题以及实践与理论结合不佳等问题,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加大资金资源支持力度、重视理论与实践平衡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和优化。只有从多方面支持体教融
摘要:现代学徒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全新历史阶段,针对职业人才培养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与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内涵的阐述,在把握二者本质的基础上,探析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工匠精神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了校园工匠精神文化场域营造、校企深度合作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摘 要:学科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中最基础、最本质的一环,对学科的逻辑起点厘定不清将阻碍学科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当今高等教育学界仅有对高等教育逻辑起点的笼统阐述,并未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进行区分。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区分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发现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并不符合 “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