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政治错题的整理与使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hby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针对高三学生练习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复错误这一现象,提出如何建立和使用错题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效率。作者分别从整理关键语句、精选题目分门别类、整理失分题目较多的题目、整理失分原因及解题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整理错题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答题“敏感度” 分门别类 提升得分点 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60-02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练习试卷增多,学生在作业考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题目以前考过的,练过的,自己曾经出过错的,老师也讲过的题目在后面的练习或考试中又做错了,而且有的错了还不止一遍两遍,老师很生气,学生也很急。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关键的一点是因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这道题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碰到原题或知识点,仍然用原来错误的思维和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的仍然是错误的答案。善于总结错误的人才能离成功更近,学习也是如此。尤其作为政治学科,在江苏高考模式之下,学生的时间有限,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怎样提高做题的效率尤为重要。要达到这一效果,建立一本错题集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学生做不做错题整理以及怎样整理错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其实不管哪门学科,做题不在多而在精,不在花了多少时间而在效率如何,不在搞“题海战术”,而在对已做题的掌握和巩固程度。所以教会学生真正掌握已做题的知识和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一要求的达成,错题的如何整理和巩固非常重要。
  高三做很多题目的目的是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在做题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懂得答题方法和技巧,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加深了印象,提炼、领悟了答题方法。
  当然学生做的试题、练习很多,不可能每份练习每道题都去整理,因此学会整理很重要。到底怎么整理错题?建议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理和使用:
  一、整理关键语句、易混知识点,提高答题“敏感度”
  在政治选择题中,很多题目是首先要对题目中的选项进行判断正误,正向选择时就要先排除错误观点。而错误的观点大多是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判断,因此在教师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去整理和关注常见的观点。
  在对选项中错误观点进行排除的时候,首先要对观点进行正确的判断,这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这种积累一方面需要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讲的容易混淆的观点进行归纳,另一方面比较好的反映在题目中所涉及的观点,要学生能够利用教材或者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判断。所以这需要学生对这些观点有良好的反应度,我们可以称之为对政治观点的“敏感度”,也就是看到什么样的观点就能做出一定的反应,比如我们常见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学生看到“基础性”这样的字眼,就要看对应的主体是不是市场,而不能对应为国家宏观调控。这些观点在每本政治学科教材中都有一些常见的观点,这里列举一些,比如: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区别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成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区别于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村(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能理解为基层政权机关,它不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和人大代表的权利具体表现是不同的;政府是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对于这些观点,学生可以专门在错题本中分出一类,可以叫作“错语录”或者叫“错句录”。这种整理是使学生通过这种积累能够对题目中的观点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毕竟政治观点的判断和语文语句的判断是有区别的,政治观点的判断还是要学生基于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形成对一些观点的判断。要学生养成积累观点的习惯,从而提高做题过程中对错误观点的“敏感度”。
  二、精选题目,分门别类,领悟答题方法
  整理错题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整理,特别是一些题目材料比较长,还有一些漫画或者表格型的题目,学生也不可能一一的整理起来,这就需要学生对错题进行精选、筛选。比如学生可以对材料较长的或者与选项关联不太大的材料进行简化,选择与选项有关的信息进行重整;比如对于一些经典的题目或者常考的知识点的题目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哲学中一些常见的诗词对应的哲理的题目,例如教材中常出现的一些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比如一些新颖的题型或设问方法;比如《经济生活》中计算类的题目和曲线类的选择题等;……对于这些题目,错题中可进行分门别类,比如选择题整理在一起,然后对选择题又可以按照不同教材进行分类,同时又可以细化为是《经济生活》中计算题类、曲线类、观点类、典型题类;《生活与哲学》中教材知识类、教材代表人物观点类、古诗词文言文类、漫画类(不一定要画出,可注明试卷名称、题目序号、漫画标题等);比如文字题可以整理在一起,同时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类型分类整理,比如同一热点的不同设问,比如按照题型的不同时“评析类”还是“意义类”等可以分门别类的整理在不同板块。在同类题目中注意积累解题方法,还原教材知识点。
  三、整理失分多的经典文字题,提升自己的得分点
  有同学觉得文字题材料太长,答案太多,整理太花时间。确实如果每次练习的每道文字题都整理那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此选好题,选经典题尤为重要。这一点,老师可以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应有的点拨,觉得哪些题目应该整理可作明确;作为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比如得分偏低的题目,有比较多的点没能考虑上来的题目就是应该整理的。明确了哪些题目该整理,下面要做的就是如何整理这些文字题。对于题目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把所有材料甚至图表都抄下来,可以把题目中与设问或答案有关的材料抄下,设问要完整。对于答案,同样不需要把所有的答案都抄下来。笔者在高三的教学实践中,评讲试卷尤其是文字题比较注重教给学生怎么去读题、怎么去分析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和步骤。同时培养学生从设问到材料到教材的思考过程。板书的也是这一题的解题方法和关键语句,也要求学生注意记录答题步骤,对于文字的组织再配以印发的答案,学生通过去读去记忆领悟答题的方法和思路。所以学生在整理文字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针对经典题中失分较多的且有一定的典型性的题目,能够针对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整理老师讲解过程中的关键审题点、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同时可以在该错题的旁边,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错误的分析,这样可以防止以后重蹈覆辙。
  四、整理错误的原因和分析问题的步骤,明确同类题的解题注意点
  错题整理主要是整理解题方法而不是题目本身,所以明确每题失分的原因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是最重要的。因此整理错题时可以对选择题和文字题分别进行分析:对于选择题可以不需要直接在题目后标明答案,因为直接写了答案,可能会对后面的再看错题及消化巩固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分析。对一题完整的选择题的整理可以先写好题目,然后只需要写出分析过程,明确是由于审题原因造成的错误还是知识观点上没有作出准确判断,比如是由于审题没有注意选择的范围是《经济生活》,结果选了《文化生活》的选项,这时可以在题干中用红笔圈出“经济生活”这一要求,可以注明“审题错误”,也就是要求自己在以后的答题中要注意审题,明确选择的角度和范围。再比如是由于自己没有对选项观点作出准确分析排除,这时可以注明“知识性错误”,对四个题肢进行分析,对于错误的观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正确的观点,特别是关键词语或语句的错误可以直接在观点上进行修改;至于答案可以在错题本中这一页的最下方或者专门的地方写出正确答案,这样下次看的时候可以直接领悟答题方法,自己选出答案然后和正确答案进行比对,正确的说明已经掌握。对文字题而言,更要注意不是将题目抄好之后再把答案抄一遍,这样做除了占用较多时间几乎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可以将题目简单的关键点抄好之后,写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对于图表类的题型应注意什么,评析类的题型应怎么答题,认识类的题目应答哪些角度等等,不同类型的题目第一次整理时可以这样先写出答题的一般思路。然后针对这一题的特定设问整理出关键点,并对自己失分的情况或点作出说明,这样可以明确哪些是自己没能考虑到的点,为什么要答这一点,在以后的同类题中要尤其关注这样的知识点。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因此这种整理应该成为一种学习的习惯,不管是平时练习还是考试题中,老师讲解后明确了自己的错误原因,觉得这一题对自己的答题有一定启发都可以整理出来。当然,整理了错题后还要经常阅读,把错题集作为自己重要的复习资料,经常翻一翻,真正使用起来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宝典”。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文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可是在现代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文言文,在学生看来文言文就是难懂的“天书”,学习起来相当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文言文,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养成一种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种突破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文言文教
期刊
【摘要】大学语文在高职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理念上还是从培养模式上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建构出与教学实际相符的培养模式。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来详细探讨如何实现这两个目的。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理念 培养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在新课改进行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更新,课堂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呈现出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所以我们在教学上应该反思一个问题:在这初中语文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内,学生收获又有多少? 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的实效性又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到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理念 活力 激情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 MRFs)属于bHLH型蛋白,是目前公认的骨骼肌发生的最主要调控因子,其生物学活性保证了机体骨骼肌细胞的正常发育,同时也与肉用动物
【摘要】小说的考向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只要耐心并且细致地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小说的考查角度通常是围绕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故事情节,艺术表现手法和个性化探究几个方面展开的。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故事情节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小说在语文高考中的考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人物形象 典型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二氨基嘧啶类药物是一类本身有抗菌活性且具有抗菌增效作用的药物,常见的有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巴喹普林和奥美普林等。艾地普林(Aditoprim, ADP)是本类的新药,在国内由本实验室率先开展系统研究。本课题立足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毒理学试验研究,对艾地普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后期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资料。1急性毒性试验选用SPF级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雌雄若干,采用上下法(UDP)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