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化学除杂题方法指导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的物质,叫做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对所学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现就近几年各地中考中出现的除杂题,归纳出除杂题的几种解法,供广大学生参考.
  一、 物理方法
  1. 过滤法
  原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开.
  如:除去氯化钙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①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②再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③最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将滤渣洗涤干燥.
  练习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 )
  A. CaCO■ CaO B. NaCl KNO■
  C. NaNO■ BaSO■ D. Zn CuSO■
  解析 选项A中CaCO■难溶于水,但CaO能跟水反应,故不可;B中两种物质都能溶于水,不可;C中NaNO■易溶于水而BaSO■不溶于水,可用过滤法分离;D中CuSO■能溶于水,但金属锌能跟CuSO■溶液反应.故选择C.
  2. 结晶法
  原理 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①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②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③通过过滤把硝酸钾晶体和母液分开.
  练习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
  A. NaNO■ KNO■ B. NaNO■ NaCl
  C. NaOH MgSO■■ D. NaCl BaSO■
  解析 选项A中NaNO■、KNO■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相似,不可;B中NaNO■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符合结晶法分离的要求;C中两物质溶于水后能迅速发解析 ①中利用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稀盐酸或稀硫酸跟铁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②中利用金属锌比铜活泼,选择锌置换出溶液中的铜即可.
  (4) 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5) 其它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又如:氧化铜中的铜,可采用在氧气流中灼烧的方法,使铜转化为氧化铜.
  三、 选择除杂方法的几个原则
  (1) 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步骤最简单、操作最简便、除杂最干净的方法;
  (2) 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成分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3) 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
  有时一种物质中混有多种杂质,在选择除杂试剂时,除了要考虑除杂的先后顺序,还要确保杂质被除尽,因此所选择的试剂要过量,而过量的试剂在后步除杂过程中成为新杂质,也要设法除去.
  例 为了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CaCl■和MgSO■,从Na■SO■溶液、HCl(稀)、Ba(NO■)■溶液、K■CO■溶液、Ba(OH)■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步骤实验:
  (4) 实验III中,要得到较为纯净的KCl溶液,所加试剂C应当适量.在此实验中,当试剂加到?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的时候,就应停止再加.
  解析 从微观角度看,需除去的杂质离子有Ca■■、Mg■■和SO■■,根据题中所提供的试剂,选择用K■CO■溶液除Ca■、用Ba(OH)■溶液除Mg■ 和SO■■,为保证除尽杂质,所加试剂需要过量,而过量的Ba■■只有用K■CO■溶液来除,故宜先用Ba(OH)■溶液、后用K■CO■溶液,最后用稀盐酸除去过量的OH■■和CO■■,即可得较纯净的KCl溶液.
  答案 (1)A是Ba(OH)■、B是K■CO■、C是HCl;(2)除尽MgSO■(或Mg■ 和SO■■),
  MgSO■+ Ba(OH)■= Mg(OH)■↓+ BaSO■↓;(3)除尽Ca■■和过量的Ba■,方程式略;(4)不再产生气泡时.
  综上所述,我们在解决除杂问题时,目光首先是放在杂质身上,回忆出该杂质具有的相关性质,然后思考使用该性质进行除杂时对原物质有无影响,再决定最终应该采用的方法.解决这类题目,要求对初中化学涉及的各种物质的性质非常熟悉,才能做到熟练又准确.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做到胸有成竹,从容应对任何除杂题.
  (责任编辑:李建军)
其他文献
中国先秦铜矿开采方法研究刘诗中在我们中华古国,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逐渐产生并开始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采矿、冶炼、铸造等铜金属工业。商周时期已具有技术先进,规模宏大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