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近年针灸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研究,发现主要有针刺、灸法、按摩推拿、电针疗法,以及针灸推拿疗法并用、针药并用或针灸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的综合疗法,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但目前研究缺乏严格的RCT,操作方案缺乏统一标准,还应加强作用机制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健脾益肾通络胶囊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DN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坎地沙坦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通络胶囊。2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SCr及BUN,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HbAlc、IL-6、TNF-α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探讨牛膝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中牛膝含有的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进而获取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挖掘膝骨关节炎靶点;结合化合物及疾病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牛膝含有23个活性成分,对应膝骨关节炎136个靶点;获得1 592条GO生物过程相关条目与19条信号通路,涉及IL-17信号通路、TN
介绍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验案二则,认为本病临床以实证偏多,常见病因病机为痰瘀阻络,瘀血作祟贯穿病程始终,初期可用二陈汤配伍活血药治疗;后期出现肺阴耗伤征象时,在滋阴润肺的同时亦应酌情化痰逐瘀;临床中发现,金银花为治疗本病的特效药,加用可提高疗效。
周仲瑛教授认为白塞氏病的病机关键为湿热瘀阻,脏腑病位在肝肾;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兼顾补益肝肾;遣方用药以二妙散合知柏地黄汤为基础,伍以凉血化瘀、通络止痛药。周老治疗白塞氏病临床疗效显著,加减用药独具特色,对周老诊治白塞氏病的经验加以整理,旨在为辨治白塞氏病提供新思路。
基于临床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认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兼夹瘀滞为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标本兼治,既应重视脏腑,理气健脾,又需重视清除局部痰瘀,以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临床以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可获佳效,并附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根不同部位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Technologie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33∶67)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在波长218 nm处检测雷公藤甲素。结果雷公藤甲素在0.204~2.0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
黎月恒教授认为"阳虚寒凝"为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治疗上采用温阳散寒法,同时兼顾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症状,综合其他治疗方法,临床获效甚佳。通过对黎月恒教授阳虚寒凝引起肿瘤病机的理解、治则治法及运用温阳散寒法治疗肿瘤的经验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黎老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青光眼发病由肝失疏泄、肺脾气虚等脏腑气机升降失调,左右眼气机运行失衡,从而导致眼内压力增高所致,临证遵从气机升降理论,调节脏腑气机,并分清左右眼之不同,辨明升降不及、升降太过及升降不调三者,多可事半功倍,并举验案二则进行分析。
中医药图书在法国及欧洲、非洲其他法语国家有深厚的读者基础。1977-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44种法文版中医药图书出版,针灸是最受欢迎的主题。10家出版社共出版科普类图书7种,学术类图书37种,其中针灸推拿按摩类(含挂图)29种,养生保健类6种,中医文化类5种,中医术语词典类3种,中药类1种。主题逐渐多样,并有精品问世,提升了学术性。相关代表性著作在合作版权模式、中医标准化、图书学术性、中医法
目的观察白杨素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白杨素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缺血缺氧性脑病大鼠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白杨素低、高剂量组立刻腹腔注射白杨素30、6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 d。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测定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