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蛙不臭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s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这只花花绿绿的蛙,它就是花臭蛙,哦不,就是天目臭蛙!”
  “什么,臭蛙?它很臭吗?”
  “呃,其实它一点都不臭,如果你不惹它的话。”
  “那为什么叫它臭蛙呢?”
  “这个嘛,是这样的……”
  类似上面这样的对答,在我带队夜探自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我总是一遍又一遍为好奇的孩子们作解答。那好,在这里,咱们索性把臭蛙的故事说个清楚。目前所知,在宁波分布的臭蛙属蛙类共有3种,分别是天目臭蛙、大绿臭蛙、凹耳臭蛙。另外,小竹叶蛙(曾用名“小竹叶臭蛙”),原先属于臭蛙属,目前划入竹叶蛙属,因此也在这里一并述及。以上除天目臭蛙外,其余3种都是近些年发现的宁波蛙类新分布记录。
  曾经的“花臭蛙”
  2012年夏天,我刚学着拍摄宁波的蛙类时,曾经在四明山上见到一只背上多棕褐色斑纹的绿色小蛙在草丛中跳跃,感觉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蛙,就兴奋地追着拍。结果,一旁的朋友笑了:“一只花臭蛙你也要这么追着拍,以后恐怕要你拍都不要拍了,太常见啦!”
  我还闹过一个笑话。有一年夏天,一场特大暴雨过后,地处四明山区的龙观乡部分地方山洪暴发,等洪水退后,我去山村采访,在五龙潭景区外的溪流中见到,大石头上有好几只“花臭蛙”,它们体形悬殊,有的又大又胖,有的又瘦又小,好玩的是,有时大个子的蛙上面还会背负着“瘦小”的蛙。当时我跟旁边的人说,这莫非是青蛙父母带着孩子出来了?听者也不了解蛙类,个个随声附和。后来才知道,“瘦小”者,乃雄蛙也;“肥胖”者,乃雌蛙也。这种蛙的雌雄体形就是相差很大的。而所谓“背负”,乃雌雄抱对繁殖也!
  后来方知“花臭蛙”在宁波山中溪流附近处处有之,它们白天不常见,一到傍晚,就开始从隐蔽处出来,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或树上准备觅食。那个时候,常能听到雄蛙发出“吱吱啾啾”的叫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鸟在灌木丛里叫呢。
  根据权威工具书《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介绍,天目臭蛙只分布于天目山一带,而浙江省内其他地方的都属于花臭蛙的分布区域。大概在2015年春末,我到临安天目山拍野生动植物,特意去拍了这里的“特有种”——天目臭蛙。可是,看来看去,实在无法把天目臭蛙与宁波的“花臭蛙”相区分,我觉得它们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后来请教了专家才知道,宁波地区的所谓“花臭蛙”,其实也都是天目臭蛙!
  最漂亮的臭蛙
  后来,我在龙观乡的四明山中发现了一条原生态环境很好的溪流,于是就经常去那里夜拍。有一次,溯溪走到了溪流的深处,忽见水边巨石上趴着一只肥硕的鲜绿色的蛙,以前从未见过!
  举着相机,蹑手蹑脚地走近,可惜,还没等我对焦拍摄,这家伙就“扑通”一声跃入了水中。我并不气馁,继续在周边搜寻,果然,很快又见到了一只。这只蛙没有刚才那只警觉,容我近距离拍了好几张照片。此蛙皮肤光滑,背部几乎全绿,偶尔有几颗深褐色斑点,体侧及四肢浅棕色,四肢背面有深棕色横纹,腹部则为白色,整体色彩搭配比较悦目,艳而不俗,耐看。
  后来查证清楚了,这是大绿臭蛙,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但此前没有出现在宁波的蛙类名录上。这种蛙喜欢栖息于茂密森林中的大中型山溪里,所处环境极为阴湿,喜夜间活动。跟天目臭蛙一样,大绿臭蛙的雄蛙与雌蛙体形差异很大,雄蛙通常只有雌蛙的一半大小。
  最好看的,是大绿臭蛙的眼睛,又大又萌。如果用微距镜头拍它的眼球特写,会发现它好像是一个微型的星球,里面仿佛有大陆、海洋、岛屿,还有枝条状的河流。
  这么漂亮的蛙,为何叫“臭蛙”呢?原来,天目臭蛙、大绿臭蛙等臭蛙,平时并不会散发出臭味,但在被捕捉时它们的皮肤可分泌难闻的、具有刺激性的黏液,如果手上凑巧有伤口,那么接触到这种黏液后会有刺痛感。显然,这是这些蛙类的自我防护手段。
  会“玩”超声波的蛙
  2014年6月16日,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题为《珍稀濒危两栖动物凹耳蛙首次在余姚被发现》的消息,文中说:浙江省湿地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中心野生动物调查组赴宁波地区开展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时,在余姚市境内的山溪生境中首次发现珍稀濒危两栖动物——凹耳蛙。
  这里说的凹耳蛙,即凹耳臭蛙,又一个宁波蛙类新分布记录诞生了。我得到消息后,马上通过林业部门了解到了这种蛙在余姚山区的具体分布位置,并选择一个周末的傍晚出发前往深山。当晚的运气非常好,溯溪而上没走多久,就在溪畔的石头上见到一只棕褐色的小蛙,初看并不起眼,但我知道,这蛙我以前从未见过!莫非就是凹耳臭蛙?俯身细看,这只蛙也很警觉,但好在没有跳走,而是就地伏低了身子,紧贴石头表面作隐蔽状。不过,我还是看清楚了,它眼后的“耳朵”位置(即普通蛙类的鼓膜位置),赫然有个凹洞!这下确认无疑了,果然是凹耳臭蛙!
  不过在溪流中仅找到这么一只,上岸后继续在山脚寻找,居然又见到一只凹耳臭蛙,其体形更小,但鼓膜位置的凹陷更为明显,完全类似哺乳动物的外耳道。我知道,这是一只雄蛙,而刚才那只耳部下凹没这么明显的,是雌蛙。
  凹耳臭蛙白天隐伏,夜晚出现在山溪两旁,在4—6月的繁殖期,“雄蛙发出‘吱’的单一鸣声,音如钢丝摩擦发出的声音”(据《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描述)。凹耳臭蛙是我国特有蛙类,此前仅见于安徽黄山及浙江建德、桐庐、安吉、临安等少数地方,种群数量稀少。而2014年在宁波境内的发现,因与其他已知分布点相距甚远,因而在动物地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凹耳臭蛙因其独特的鸣声及超声波通讯本领而在学界知名。来自“科普中国”网站的一篇专门讲蛙鸣的文章,对凹耳臭蛙的独特本领作了简单明了的解释:“凹耳臭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证明会使用超声波进行通讯的无尾两栖类,使用高频超声通讯的好处是能有效避开瀑布等环境噪音的干扰。然而有趣的是,雌性凹耳臭蛙对超声并不敏感,凹耳臭蛙的超声通讯貌似仅用于雄性间的竞争。”
  新发现,相信还会有
  2013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又到龙观乡的四明山中那条熟悉的溪流夜拍,在一个水流湍急的位置,我看到一只深褐色的蛙趴在垂直于水面的石壁上,其吸附本领不比湍蛙差。我很好奇:这是什么蛙?
  过去一看,这家伙虽然四肢有吸盘,习性也有点像湍蛙,但显然跟以往见过的湍蛙截然不同,甚至也不像以前见过的本地任何一种蛙。我用各种角度拍了照片,回去跟图鉴比对,但看来看去,在宁波及周边有分布的蛙类中,竟没有一种与其特征相吻合。无奈之下,我把照片发到了微博上,向国内专家请教。很快就有专业人士回复了,肯定地说那是小竹叶蛙。我一翻书,果然是它!
  但問题是,尽管小竹叶蛙在浙江是有分布的,但图鉴显示只分布在浙西及浙南一带,在浙东未见记录。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小竹叶蛙在宁波确实是有分布的,只不过图鉴所用的蛙类分布数据没有覆盖到而已。现在想来,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由于国内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关注与研究并不深入,因此调查数据不够详尽是常有的事。前面提到的大绿臭蛙、凹耳臭蛙,也都是一样的情况。
  目前所知,宁波境内分布着约30种两栖动物。但我相信,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一定不止这些,因为很多地方我们都没有去调查过。说不定在某个峡谷、某条不为人知的深山小溪里,都生活着某种原先认为在宁波没有分布的两栖动物,甚至是未被发表过的全球新物种!
  这些踪迹隐秘、依赖洁净水源、没有良好迁移能力的水陆两栖小精灵,能否在这块土地上好好生存、繁衍下去,是否会在没有被世人所知的情况下就悄无声息地灭绝了,几乎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能否切实尊重、保护好这块土地的生态环境。
其他文献
"适当集中,反复循环"是张思中教学法的核心。如何利用其教学法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做到"适当集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以趣味学习英语词汇的方式,将张思中教学法"适当集中
摘 要:珠算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技能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做到运算快和准。运算方法的探究改良能极大地提高珠算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文章通过对空盘前乘法进行改良,探索出一种速度快、准确率高,易学易会的读法空盘前乘法。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珠算 实数 法数 珠算运算速度 读法空盘前乘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
2001年,浙江省科技工作按照"综合集成创新创业"的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成绩显著.--科技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筛选出了三种民用燃煤固氟剂,固氟效率:石灰>电石渣>碳酸钙。煤中加入15-20%石灰、碳酸钙代替量等量粘土,不影响燃煤发热量。在北京氟中毒山区进行了两种炉型(铁炉、地炉)两种型煤(蜂窝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CVA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以及丙酸氟替
在忙碌的时光中,我总是有一种背起行囊,说走就走的冲动。带一个简单的行囊,装几件轻便的衣服,捡一朵如云的心情,拾几瓣菊花的清幽去那些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变得空灵起来,安静地看云起鹤飞,安静地看落英缤纷,安静地听一场雨,安静地走一回路……买上一壶杏花酒,告别还在枝头禅意绽放的花朵,乘着一缕清风,去人间的风月里走一走!  我喜欢水,因为水总是象征着柔情。所以想去一个临水而居的地方,乘着舟楫,在细雨滴落的时
期刊
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部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蜂女能手——韩冬英。
建德如同镶嵌在浙江西部版图上的一颗秀美珍珠,60年风雨,建德人巧用匠心,利用抚育技术建起了野樱花观赏基地,同时凭借优质的生态核心竞争力打开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大门”。建
目的探讨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和部分脾栓塞术(PSE)后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41例均为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TVE和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