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显像预测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价值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Bird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氟脱氧葡萄糖18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CT显像在预测肝细胞肝癌(HCC)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HCC患者肝移植前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及肝移植后随访结果,根据肝移植受者预后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根据病灶对FDG的摄取情况,将患者PET/CT检查结果分为PET阳性和阴性;利用PET/CT检查结果计算原发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Tsuvmax)/正常肝实质本底最大标准摄取值(Bsuvmax),即靶/本值(T/B值),据此将患者分为T/B值≤1.15者和T/B值>1.15者,均统计患者的肿瘤无复发存活率.结果 随访期内,52例中25例(48.1%)复发,27例(51.9%)未复发.复发组的T/B值为2.51±0.95,明显大于未复发组者的1.37±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1).PET阴性组和PET阳性组的0.5年、1年、2年和3年肿瘤无复发累积存活率分别为100.0%、92.3%、92.3%和92.3%以及89.7%、59.0%、43.6%和35.7%,PET阴性组高于PET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8,P=0.003).T/B值≤1.15组和T/B值>1.15组的0.5年、1年、2年和3年肿瘤无复发累积存活率分别为100%、92.3%、92.3%和92.3%以及89.5%、59.7%、42.1%和33.7%,T/B值≤1.15组高于T/B值>1.1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P=0.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预测HCC肝移植术后复发具有一定价值.肝移植术前18F-FDG PET/CT显像阴性、T/B值≤1.15的HCC患者,其术后复发的概率相对较低,而18F-FDG PET/CT显像阳性、T/B值>1.15的HCC患者,其术后复发的概率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已成为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肝移植的主要病因.肝移植后HCV感染复发后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使受者存活率明显降低.有研究表明,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后,超过90%的受者出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且复发后疾病进展明显加速[1],部分病例将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
期刊
目的 探讨术前C1q结合的供者特异性抗体(C1q+ DSA)预测高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30例术前存在高致敏状态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抗原磁珠法检测受者术前的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和C1q+ DSA,并分析术前DSA和C1q+ DSA与术后早期AMR的关系.结果 术前DSA阳性者22例,其中12例为C1q+
随着器官移植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外科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肝移植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受益人群和潜在受益人群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供者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临床开展的核心矛盾,如何有效扩大供者来源并增加器官利用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目的 总结单中心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实施经验.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对单中心实施的130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30例捐献者中,男性105例,女性25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10个月.其中中国一类(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15例,中国二类(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73例,中国三类(中国过渡时期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42例.73例中国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右心功能不全的处理经验.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3年11月对5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36例受者在术后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使用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以及使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结果 12例使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5例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30 d内死亡4例,因右心功能衰竭死亡3例,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肺部感染2例
目的 对肝移植受者术后胆汁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表型进行分析,为肝移植后胆道感染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380例肝移植受者的1950份胆汁样本进行培养,并行病原菌药敏试验,对培养结果阳性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1950份胆汁培养中1348份的病原菌呈阳性,阳性率69.13%.共检出病原菌1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77株(54.11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安贞医院在国内首先成功进行临床肺移植[1].随着开展肺移植病例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再次肺移植的问题摆在面前.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共行肺移植70例,其中2例术后获得长期存活的受者因移植肺功能丧失而接受再次肺移植,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为男性,年龄为62岁.2007年10月因双肺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接受右肺移植.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以
期刊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方法,而供肝短缺是限制肝移植的主要因素。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供肝,需要一种客观的检查手段对供肝的质量进行评估。术前冷冻切片检查是评估供肝的有效手段,是最大限度利用供肝的理论基础。因此,术前冷冻病理切片检查在供肝的可用性评价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的 分析总结我国心脏与其他实体器官联合移植的现状.方法 对中国心脏移植科学注册中心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国共有8家医院的移植中心上报16例心肺联合移植,采用经典法、双腔静脉法或全心法心脏移植,体外循环时间(281.5±76.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64.2±81.9)min.术后院内死亡5例,11例存活出院,出院后死亡5例,其存活时间分别为1.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正逐渐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主要的器官来源之一,由于DCD受到原发病及救治过程中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捐献器官质量及术后移植受者的恢复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因此对捐献者的及时、准确评估和维护是保证捐献器官功能、获取更多的有效器官和取得较好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