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土专家”成了“抗旱明星”等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吉林省公主岭市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科技“土专家”张福祥,精通化肥知识,还有专利发明,专为农民提供方便,被当地农民尊称为“抗旱明星”。想致富的农民象“粉丝”一样每天围着他转……一个普通农民如何成了百姓眼中的“土专家”和“抗旱明星”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找到了张福祥。见到张福祥时,他正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的科普大集上。
  2009年,我省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省连续28天无有效降水,受旱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面对严重的旱情,我省启动农业干旱Ⅱ级响应。如何在大旱之年保障粮食不减产,成为农民最关注的事儿!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的的科普大集上,吉林省三农科普实验站推广的一项抗旱新技术吸引了很多农民的目光,实验站站长张福祥在会上忙得团团转,不停地在为农民介绍新型肥料和种植方法。
  据张站长介绍,吉林省三农科普实验站历经近10年的时间,研究出几种抗旱肥料,在种地之前,首先把“抗旱保水剂”和玉米种子拌在一起种在地里,这种保水剂可以使玉米根系充分吸收地下水,形成一个“小水库”,保障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
  然后,在植物苗期需要施一种叫“抗旱聚水宝”的底肥,进一步保障植物所需要的水分能集中在根部,不向外扩散。最后一步就是在玉米的叶面喷上一种特殊的抗旱肥料,能够关闭叶面上的气孔,减少水分流失。经过这三次施肥,使玉米的上、中、下三个部位都形成了保护层,把水分牢牢地保存住。
  “今年是大旱之年,我们在全省选择了梨树、公主岭、九台、德惠、松原等地区做了实验,效果非常好。别人家的玉米都黄到五六个叶了,而实验田里的玉米只黄了两三片叶,这些实验田在大旱之年都没有减产,有的地方甚至还增产。”张站长说。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实验站的专家还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立体种植技术,这种技术是把正常的两垄地合成一个大垄地,间隔一条小垄地后再继续把两条小垄地合并在一起,以此类推合一并两,大垄地上种玉米,小垄地上种两茬矮棵的经济作物,新的种植方法把一晌地的肥料集中在三分之一的土地上,这样可以使肥力集中,保水保肥,提高利用率,同时大垄地保湿性强,不易风干。通过这种种植方法每公顷可增产5000斤粮食。
  
  良种+良肥+良药+高科技方法=高产
  
  整地:把原有的垄距改为两垄合一垄的大垄(合成大垄宽度为120——130厘米),并保证在整地的同时在垄中心施入深度为15——20厘米的配方底肥1300斤,加入抗旱抗重茬增产宝300斤,并且做到整垄土质深松度好,萱土多,尽量减少土壤中的块状。
  底肥:我厂生产的高含量配方底肥:含氮30%、磷10%、钾12%,并添加了抗旱保水剂、有机质、活性菌、固氮菌及玉米整体生长期所需的各种微肥,同时又添加了抗旱抗重茬增产宝,促使玉米品质好,可提高产量15%以上。
  选种、浸种:①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粒,同时分开大小粒(大的单放单种。小的单放单种,以免争食肥水)。②玉米、大豆种都要浸种,包衣浸种前晒种3天,每公顷玉米种用我公司生产的生根壮苗保湿型营养剂“苗真壮”5袋,大豆用3袋,用水溶化没有颗粒搅拌成胶状后,在加入包衣剂搅匀,之后倒入种子上搅拌,摊平阴干后即可播种(拌后的种子不得曝晒)。
  播种:(先播玉米,后播大豆,按示意图格式操作)玉米在4月20日前后适时播种,建议提前不拖后,用公司配置的半自动双行拐子苗型,并直接带口肥的滚种机进行播种,或手动带口肥的扎眼器进行播种,播种时带入口肥苗真壮100斤/公顷;大豆在4月20日-25日及时播种,大豆单株距离为10-20厘米为宜,播豆时不下底肥,贫瘠地块每公顷只能用不超过100斤的磷钾口肥,可用半自动滚种机或手动扎眼器进行播种。
  除草剂的应用:我公司配兑的除草剂高效、高浓度,每公顷用10瓶在大豆出土前喷施。把预留出的2两抗旱抗重茬增产宝溶化后倒入水箱,然后加入除草剂与增效剂一起在药箱内晃匀即可喷施。特别提醒:必须适时喷施,如遇气温太低不喷,严重干旱不喷,旱时可提前用喷药车把地喷湿。喷前必须要把药摇匀再倒入药箱,大豆露土后不能喷,必须把1公顷地全面喷施不留空地。
  化控:大豆生长到40-50厘米时喷矮生素3袋加尿素3斤加营养剂3袋,如有虫害可直接掺入打虫药一起喷施,提前不宜后拖;玉米长到6-10片叶(0.5-1米高)时必须喷施矮壮素,喷时按药与水的对比浓度配液后,用喷雾器喷施,附着面越大越好,可用叶面营养剂5袋,加尿素3斤合在一起喷施,使玉米矮化30-40厘米,达到根粗秆壮多层气生根深扎等;玉米长出红缨之前追肥,每公顷用尿素300斤。
  专家赠言: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精耕细作是庄稼人的根本,精心掌控好科学种田的各个环节才是您丰收的前提。
  
  玉米大豆套作科学理念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
  通风好、光合作用强由于采取了高矮秆作物搭配,在同一地块里,高秆和矮秆形成了一个高低差,玉米行距宽达一米,株距相应,使两种作物达到通风好,光合作用强,促使植株健壮,抗倒伏能力增强。
  肥力集中(保水保肥)新的种植方法,把一垧地的肥量集中在半垧上,使肥力集中,这样便于植物吸收,提高利用率,并且大垄保湿性强,不易风干,加上几次抗旱保水过程,使得水分不易蒸发,从而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阴阳搭配,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在开花结荚时候需要很长的黑夜,很短的白天。日照时效超过12小时,外界气温超过25度易落花落荚,在大豆开花结荚期,玉米给大豆遮阴,使得大豆不落花落荚,而且还能促进大豆结荚部位低,节间短,荚密。而玉米是高秆作物,喜阳,大豆后期给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使它茎粗,穗大,籽粒饱满。
其他文献
自主创业,不甘落后的朱洪斌曾是吉林市一名普通的农民,但凭借其奋斗不息的精神及多年养殖经验,朱洪斌与妻子于2007年创办了一个笨鸡养殖厂,取名为二道沟溜达鸡养殖场。朱洪斌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想为江城人民提供最健康最营养的小笨鸡。笨鸡的饲养周期长,一般都需要六个月以后才可以出栏。朱洪斌采取野外放养方式,喂养鸡雏在21天以后开始放到山上,吃草、虫子、蚂蚁、草根、树叶等,他把鸡全部放养在附近的山上,山上有很
期刊
奢岭镇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北靠净月潭森林公园,享有“长春南花园”之称,镇域幅员面积264平方公里,全街辖23个行政村,2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万人,是长春南扩双阳北战的会师地,是承接长春未来发展的生态宜居地,也是投资的宝地,兴业的旺地。2008年被国家评为全国精神文明乡镇,连续多年被长春市评为先进基层党委。  奢岭街距长春中心城区19公里,距双阳18公里,已经进入主城区控制线,属半小时经济圈以内,
期刊
靖宇县津身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7月由靖宇县境内6家林下参种植基地共同组建,是白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集林下参种植、加工、收购、销售;农副产品加工、收购、销售;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特产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已建成人参、西洋参规范化生产基地2000亩,种苗基地200亩,并在全县乡镇组建立了经纪人队伍,通过“公司+基地
期刊
吉林省双辽市暖春热风炉厂,地处双辽市辽东工业园区长郑公路和四洮公路的交汇处,长郑公路的北侧,交通极为便利。  该厂开发研制的暖春牌高效节能暖风炉是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200420011867.9,该产品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越、结构独特、高效节能、提温快,是种植业、养殖业的温室、大棚最理想的供暖设备,是人参中药材及其烘干设备热源的必备产品,同时也是厂矿学校供暖替代产品。该厂是生产暖风炉的专业厂家,设备
期刊
长春市福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生产小型农用装载机的专业工厂。坐落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黄龙古城农安,守着302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经多年苦心研发出背负式农用装载机,填补国内在小型农用机械的空白,该产品在2007年获得吉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认可并颁发荣誉证书。曾多次参加过吉林省农博会、吉林省科教兴农博览会、齐齐哈尔绿博会,郑州全国农机博览会,深受
期刊
吉林省大地特种皮毛动物繁殖基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旗下有三家子公司,分别是吉林大地兔业分公司、吉林省李氏笼具制造有限公司和吉林省新生饲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集种兔繁育、笼具制造和饲料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畜牧业发展公司。种兔场位于绿园区城西乡红民村,每年可培育优质种兔三万只以上,商品兔场位于净月开发区勤俭村,每年出栏商品兔可达二十万只以上。  2008年公司成立了吉林省李氏笼
期刊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吉林丰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于2005年在吉林省工商局注册设立的股份制企业,是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开发生态农业、致富农民、健康大众、报效社会为宗旨,依托吉林省科教兴农专家组的技术优势,实施多角度经营战略,在紫苏产业化经营及玉米、水稻、大豆订单农业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与提供优质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
期刊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蜜蜂育种场)建于1983年,为省级科研事业单位,198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种峰场;200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蜜蜂品种资源场;2006年被中国养蜂学会命名为蜜蜂良种繁育基地。2008年7月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基因库(农业部公告1058号)。现有职工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1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人,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期刊
张福祥,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1994年在公主岭市黑林子镇街道建立第一所庄稼医院,并且搞多项农业科学实验。1996年开始搞测土定产配方施肥实验。1999年自己独立研制的“西瓜甜瓜专用重茬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开始建立吉林省金丰有机生物复合肥厂。2007年建立了三农综合开发科普实验站。2008年创建的高产模式样板田,垧产三万斤玉米的实验,通过了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市科技局和市农业
期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记者如约来到吉林省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农艺师张兴文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墙上的马克思的那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办公室里,许多人围着张兴文。“张老师,你再给我讲讲冬茄子的栽培技术吧!”“我想要玉米边行清种优质高产技术材料。”“无支架‘冬雪西红柿’现在种植行吗?”……  在吉林省农民中,只要提起张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