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骨炎方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骨炎方(GYP)治疗对胫骨慢性骨髓炎(CO)家兔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入家兔右胫骨骨髓腔内以建立CO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YP低剂量组(生药1.8 g·kg-1)、GYP高剂量组(生药3.6 g·kg-1)、庆大霉素组(60 mg·kg-1),分别i.g.给药,术后第2,4,6周对家兔右胫骨行X线检查并做诊断分型,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术后第6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胫骨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GYP高、低剂量组术后第2,4,6周的X片诊断分型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GYP高、低剂量组的白细胞计数在第2,4,6周均有明显降低(P<0.01);GYP高、低剂量组均可显著下调胫骨组织NF-κB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YP对家兔CO的防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致病菌、提高机体免疫力、下调炎症反应调控因子NF-κB等途径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不同脑脊液引流速度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HA)患者脑脊液中IL-6及CRP的影响。方法60例SH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脑脊液引流速度(A组,5 ml/h;B组,10 ml/h;C组,15 ml/h)。在引流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各组进行TCD检查,并留取脑脊液,检测脑脊液的常规生化及IL-6、MMP-2的含量。结果⑴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第3、5天时各组组间
期刊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