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靖,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产品丰富极具特色,是中国“香蕉之乡”、“芦柑之乡”、“麻竹之乡”、“兰花之乡”和“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是全国农产品(食用菌)加工创业基地,是国家级、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是国家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县和福建省十二个现代农业示范点之一。为做大做强农业产品,提升农产品优势,南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农业的实施和品牌农产品的打造,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发展品牌农业。
持续发展茶叶产业。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量2万吨、产值16亿元以上,品种有铁观音、丹桂等20多个,素有闽南乌龙茶区“品种园”的美称,是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区第二生产大县。通过实施改良制茶工程、组织茶农外出学艺、举办“两节”茶王赛、外出举办推介活动,进一步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同时,成立南靖茶商会,申请注册“南靖乌龙茶”集体商标、“南靖丹桂”、“南靖铁观音”两个证明商标。全县先后创办了32家茶叶龙头企业,茶叶初制厂3800多家,茶叶店700多家,营销大户10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人均增收1100元。
兴起观光农业。南靖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土楼旅游促进生态旅游名县的建设,发展观光农业水到渠成。咖啡,原产于牙买加蓝山,属热带作物,在福建省尚无种植先例。南坑镇属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亚热带气候带,其环境立地条件与台湾古坑相似,适宜咖啡生产。2007年经台商黄文广引进,在土楼旅游线路必经之路南坑镇经纬度适宜种植区域试种成功,现已种植50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2500亩,目前已完成科技楼和生产厂房征地,投建年产8000吨的咖啡生产线,并配套咖啡屋、咖啡博物馆,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品尝、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咖啡生产示范园。
壮大食用菌产业。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2.8亿袋、250万平方米,总产量12.1万吨,总产值5.4亿元,总量占全市42%,白背毛木耳总量占漳州市60%以上,是全国最大白背毛木耳生产基地、福建省最大珍稀食用菌推广中心、福建省最大菌棒出口基地,年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1万吨,被国务院开发办审定为“漳州市外向型农业示范出口创汇基地”项目之一。出口创汇上亿元,被中国特产经济委员会授予“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为不断稳步发展这一优势产业,在靖城镇建设食用菌示范园区,现完成土地开发600亩,建设道路6公里,配有温控设备、冷冻库等,同时扩大规模,以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征用开发土地150亩,向周边扩大,把园区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教学、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园区建成后,产业将以食用菌园区为平台,建立“产业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的运作机制,通过企业、人才、信息、资金等资源有效整合,实行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推行标准化生产,集聚栽培加工企业,提升企业的规模、品牌、产地效应,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使这一优势种植产业稳步扩张。
(作者系福建省南靖县农业局局长)
持续发展茶叶产业。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量2万吨、产值16亿元以上,品种有铁观音、丹桂等20多个,素有闽南乌龙茶区“品种园”的美称,是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区第二生产大县。通过实施改良制茶工程、组织茶农外出学艺、举办“两节”茶王赛、外出举办推介活动,进一步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同时,成立南靖茶商会,申请注册“南靖乌龙茶”集体商标、“南靖丹桂”、“南靖铁观音”两个证明商标。全县先后创办了32家茶叶龙头企业,茶叶初制厂3800多家,茶叶店700多家,营销大户10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人均增收1100元。
兴起观光农业。南靖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土楼旅游促进生态旅游名县的建设,发展观光农业水到渠成。咖啡,原产于牙买加蓝山,属热带作物,在福建省尚无种植先例。南坑镇属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亚热带气候带,其环境立地条件与台湾古坑相似,适宜咖啡生产。2007年经台商黄文广引进,在土楼旅游线路必经之路南坑镇经纬度适宜种植区域试种成功,现已种植50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2500亩,目前已完成科技楼和生产厂房征地,投建年产8000吨的咖啡生产线,并配套咖啡屋、咖啡博物馆,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品尝、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咖啡生产示范园。
壮大食用菌产业。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2.8亿袋、250万平方米,总产量12.1万吨,总产值5.4亿元,总量占全市42%,白背毛木耳总量占漳州市60%以上,是全国最大白背毛木耳生产基地、福建省最大珍稀食用菌推广中心、福建省最大菌棒出口基地,年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1万吨,被国务院开发办审定为“漳州市外向型农业示范出口创汇基地”项目之一。出口创汇上亿元,被中国特产经济委员会授予“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为不断稳步发展这一优势产业,在靖城镇建设食用菌示范园区,现完成土地开发600亩,建设道路6公里,配有温控设备、冷冻库等,同时扩大规模,以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征用开发土地150亩,向周边扩大,把园区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教学、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园区建成后,产业将以食用菌园区为平台,建立“产业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的运作机制,通过企业、人才、信息、资金等资源有效整合,实行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推行标准化生产,集聚栽培加工企业,提升企业的规模、品牌、产地效应,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使这一优势种植产业稳步扩张。
(作者系福建省南靖县农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