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阶段,学校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是极其有限的,更多还需要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生活中,孩子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国外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是在0~6岁这个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孩子恰恰是在接受家庭教育而非学校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展开研究。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思想品德
  小学生初期的思想品德形成由于受自身认知特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环境和教育两方面。他们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特别是在入学之前,孩子各方面的特点完全来自家庭的影响,不适当的家庭教育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好这些问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必定会向反方向发展。
  一、家长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极为单纯,可以说就是白纸一张。开始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这些是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从道德,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逐渐熏陶出来的。父母在平时生活中所使用的一些消极的言语,如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在孩子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记忆,如脏话、谎话或带有攻击性的语言等;平时所做出的一些行为,如不恰当,也很容易使小孩子去模仿,如随意扔垃圾,吐痰,浪费资源等。小明的爸爸很喜欢打赌钱麻将,可小明的妈妈却很反感,经常因为打麻将的事矛盾。有一天,小明的妈妈不在家,小明的爸爸叫几个朋友来家里打麻将,为了不让小明的妈妈知道,小明的爸爸打电话撒谎说和朋友在外面吃饭。这个过程就让小明看到了,此时的小明还不知道“撒谎”是什么,但是通过这件事他知道了,当自己做一件自己喜欢,而对方不高兴的事情時,只要不让对方知道,就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于是,小明每次不愿意写作业时,都告诉家长,作业在学校写完了,或者没有留作业,又或者自己明明在玩,却说是在写作业,然后第二天去学校抄同学的作业交给教师。此时,小明已经学会了撒谎的行为。等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才知道具体原因。
  二、家长对孩子的关注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学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当家长的却没有留意到,从而导致问题愈发的严重。冬冬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在一次考试中,他遇到自己打不出来的题,为了能让自己得到更高分数,于是他选择作弊,但是很不幸被监考教师发现并告知了他父母。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选择作弊,是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但作弊这种行为的出现,是有它复杂的形成原因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行为包括潜意识活动、意识活动和表象层行为。潜意识活动(即欲望产生冲动)决定意识活动,但受意识活动的规范;在意识活动的指导下,个体发生表象层行为,即意识行为。
  人的欲望产生冲动,冲动受意识或表象层的制约,而制约潜意识的是潜意识与意识或表象层之间的防护墙。防护墙对欲望的冲动进行选择,允许通过则进入意识产生的意识活动,并进一步产生意识行为;不允许通过的欲望冲动将被压制。而这种防护墙通常包含:资源约束(时间,能力,外部条件等),社会规则体系和经验教训。社会规则体系亦可理解成道德束缚,当欲望足够强烈时,会冲破道德约束的防护墙,进而产生违规行为。在这个案例中,冬冬通过作弊(冲动)的方式完成试卷,是因为在当时他没有能力(资源约束)独自完成,但是考试规则(道德约束)的和考场的监考教师(资源约束)的存在,作弊的行为受到制约,可冬冬内心又非常想要完成试卷(强烈的欲望),进而采取作弊的方式(违规行为)。通过这次的事情,冬冬的家长开始留意冬冬平时的行为了。小学阶段的学生做出一些家长或周围的人不喜欢的行为很正常,因为很多东西是他们不知道的,关键是家长要注意留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发现问题要加以阻止并纠正,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家长的教育方式
  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民主的或宽容的;权威的或独断的;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具体表现为在合理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给予一定的满足,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行为上大多表现出谦虚懂礼貌,诚实,待人和善;第二种教育方式具体表现为父母在生活中对一切家庭事务的掌控,使孩子没有任何表达思想和内心感受的余地,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后,一味地责骂和殴打,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常常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
  调查统计发现,经常打骂的孩子,在长大后会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第三种教育方式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地溺爱,或者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百般溺爱下,会让孩子过分地对父母产生依赖,进而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甚至无法独立地生活;放任自流容易让孩子在成长中迷失方向,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受自身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再具体家庭教育的实践中,父母可以多花些时间来陪孩子,尝试和孩子做朋友,在陪伴中用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并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城市里无家可归的动物很多,有能力的人家庭可以收养一些小动物,这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有爱心,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慢慢学习主动帮助他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环境对孩子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日后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创造条件。作为小学生教育的开端,家庭教育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极为重要,家长不能什么都指望学校和教师,个体健康全面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家庭文化教育的感染和熏陶。因此,要使孩子在成长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小学阶段,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尤为重要。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为萍.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家庭教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2]金爱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才智,2017(19).
  (责编  张  欣)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必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本文结合实际,主要就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提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现代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能承担起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责,要能
期刊
摘要:小学作为孩子成长,接受知识,锻炼独立自主人格的阶段,在社会各界看来都尤为重要,这段时间过得是否充实,是否得到真正的锻炼,对我们每个人的将来都存在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一个优秀班级会对学生生活,学习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而评价一个班级优秀与否,不仅看班级所获得荣誉多少,更与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本文就班级的一些管理方法与创新理念在小学时期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使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是家长与学生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家长合作;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较低现状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本文分别从评价机制、培训方式、工作思路、价值引领等方面综合探究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人员具体工作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较低,师资结构老龄化严重,班主任工作动力不足,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近年来,我在农村小学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从评
期刊
摘要:在高中德育中,忽视学生道德体验,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难以取得理想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对道德体验在德育方面的运用意义展开分析,从校园环境塑造、体验式教学实施和道德体验活动开展三方面探讨道德体验在高中德育中的运用途径,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体验;高中德育;体验式教学  在高中阶段,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逐步发展成型。能否较好地开展德育,将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产生重要影响。长久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成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小学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思想发展也需要同步关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性格的形成都具有影响,应用赏识教育以及信任教育的方式,能够为学生的自信心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要根据信任教育与赏识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心理成长。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德育工作成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人物,他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而且在德育方面也需要格外重视,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需要创新管理,融入一些德育元素,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因此本文以初中班级管理为前提,对德育创新进行了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德育;创新策略  如今我国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德育是素
期刊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发展关键期。在这三年中,学生的心态会随着学习深入而发生显著变化。高中班主任在这一时期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班主任不但要进行日常教学计划,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还要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本文主要介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以及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对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班主任;教
期刊
摘要:中班是小班到大班的过渡时期,也是幼儿多种能力和认知形成时期。在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广大教师提供正确教育方向,可以促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德育,培养幼儿优秀习惯和良好美德。作者根据教育实践,从教育活动几个细节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儿园中班德育中的渗透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班幼儿;德育;游戏  当前,价值观念呈现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体系较之前发生太多改变,且教育改革进程未曾停下脚步,正因如此,小学阶段教学模式也做出适当调整,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现阶段小学数學教学过程中依然有些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对应用题普遍存在恐惧情绪,很难对应用题学习产生兴趣,这将严重影响教学进程及质量。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展开叙述,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