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成品油消费的探究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成品油消费市场的发展导致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如何在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目前成品油消费优化、深化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基于此,下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我国成品油消费市场以及成品油的定价机制,然后阐述了我国成品油市场的特征,最后论述了我国成品油改革以及政策进展。
  [关键词] 成品油市场;市场分析;税收调整
  成品油消费需求的上升以及消费水平的上升和环境负效应成正比,据统计,2017年,中国成品油消费恢复增长,全年消费量3.22亿吨,同比增长2%,较 2016 年增加3个百分点,但增速呈现出少见的汽降、柴升。其中,汽油消费量1.22亿吨,同比增长2.03%,成品油消费市场的复苏,意味着成品油市场正逐步发展,然而,“石油”并不具备“再生性”,石油目前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重要,在未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就越恶劣。
  与此同时,因成品油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效应问题也越发严重。根据“消费学”的基本观点,价格、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情况、生活方式等会直接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造成影响,仅从成品油行业来看,从供需发展分析,成品油的价格越高,成品油的消费量也就越少,因此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成品油的价格直接影响着成品油的消费需求。因此,当下针对成品油消费的深化,不仅仅体现在成品油价格协调上,还体现在新能源利用、环境问题协调方面。
  国家近几年针对成品油消费制定了诸多政策,旨在通过政策合理协调成品油市场,让成品油消费能够在国家的宏观协调下得以控制。但是总的来说,目前政策、税收对于成品油的消费作用机制仍旧较为模糊,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体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所以税收和消费者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仍旧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业界尚无一致性定论,需要对成品油消费进行深入地、系统地探究以及分析。

一、消费市场以及定价机制


  1.汽柴油市场情况
  汽油、煤油是我国成品油市场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他则由煤油以及其他油品构成,下面着重从柴油、汽油两个方面对成品油的消费市场进行分析。据统计,2017 年中国汽油表观消费量1.22亿吨,同比上涨 2.03%;我国汽油产量1.33亿吨,同比增长2.66%;出口量1051万吨,同比增长8.47%,从消费情况以及出口情况来看,我国汽油的产能相对过剩,但是汽油的需求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而受中国宏观环境以及汽车整体市场形势的影响,2018年中国柴油机市场产销较2017年均有所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中国车用柴油机累计完成产量265.21万台和销量267.21万台,产量同比下降25.73%,销量同比下降25.26%[1]。
  汽油是石油化工生产最主要的产品之一,相较于石油原油,汽油的收率大约在24%左右,近年来我国建设的大型石油炼化项目较多,但是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许多落后的产能相继淘汰,所以总体产能受到了一定影响。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买车热潮”,私家车的保有量持续升高,在“乘用车”领域,汽油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同时汽油的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成品油的消费。柴油消费直接受环境调控措施、汽车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2018年,我国柴油机企业发展呈下行发展状态,柴油机销量持续走低,同时绿色、无害化产品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受民众青睐,诸多柴油机被淘汰[2]。
  2.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
  1949年以来,新中国成立,成品油市场就开始逐步调整,同时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朝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成品油的价格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成品油市场定价历程来看,可将成品油的定价分为1949年-1994年、1994年-1998年、1998年-2007年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1949年-1994年阶段,我国成品油价格为完全计划价格体制以及双轨制价格体制,我国成品油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成品油价格为不含税价格,市场发展机制不成熟;1994年-1998年为并轨发展阶段,在政策的指导下,成品油市场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国家统一对成品油进行定价,同时柴油、汽油开始征收消费税,柴油和汽油的税率分别为0.7元/升、0.8元/升;1998年-2007年我国成品油市场和国际市场开始逐步接轨,成品油市场价格开始受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各个国家石油市场发展情况所影响,如新加坡、鹿特丹、纽约等重要的石油市场均会对我国的成品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我国为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国际化程度,成品油的市场价格调整方法为“原油+成本”定价方法,自此,原油价格便决定了我国成品油的价格,米纳斯、布伦特、迪拜三个国家的成品油价格为我国成品油价格制定的基准,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国家决定对成品油的价格进行再次调整,并实现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有效保护。而后2008年、2009年,成品油市场价格又先后经过了两次调整,2008年我国成品油市场坚持和国际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国内的柴油、汽油价格以三大原油市场为基准,同时参考加权平均“4:3:3”成品油价格中包含增值税、炼油成本、利润、消费税、关税;2009年开始逐步推进成品油市场的税费改革,燃油税的增收以及養路费的取消,导致成品油价格再次上升。

二、我国成品油市场的特征


  1.外生性
  从整体来看,我国成品油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两年该情况有所改善,但是消费量和国内成品油生产仍旧有着一定的差异。从历年来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可以了解到,自1998年起,我国成品油价格就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和国内成品油的消费需求并没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了解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外生性”。
  2.传导性
  我国消费税是一种典型的“从量税”,即“完全根据商品的数量、重量、长度等单位来计取税费”,这就揭示了消费者每在市场上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就会产生相应的从量税,而商品的单位税额和不含税价格并没有直接关系。2019年,我国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2元/升提高到1.4元/升。中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0.94元/升提高到1.1元/升。消费税直接传导至成品油的市场价格上,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消费税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符合微观经济学中的“税收转嫁”理论,而我们就可将该种现象直接归纳为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传导性。

三、我国成品油改革及政策


  2018年,我国为进一步推动成品油消费改革,促进成品油市场的良性发展,增强成品油市场的安全保障能力,同时颁布了《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以及配套政策,成品油市场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从改革整体情况上来说,成品油市场初步回暖,同时成品油市场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也指日可待。
  1.上游改革情况
  产能提升和成品油市场发展有直接关系,2018年我国建成涪陵页岩气田,海油刷新我国乃至西太平洋地区最大钻井水深记录,中国石油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区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上游生产取得的成果为油气行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成品油市场上游也在逐步推行“油气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制度”,在多项政策的引导下,成品油市场进一步开发,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油气开发领域。现有的成品油市场资源充分组合、调整,市场构成更加多元。
  2.中游改革情况
  为促进能源行业的开放化发展,进一步激活成品油市场发展活力,保证成品油的有效供应,发改委颁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其中规范了成品油中游市场开放的基础条件,并确定了行政管理流程、监管措施。
  3.下游改革情况
  下游改革主要体现在供给侧调整方面,成品油产业链得到全面的升级以及优化,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同时《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进一步规范并改善了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成品油市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成品油市场发展必然会受到环境保护工作、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限制,那么必须“先入为主”,从“协调环境发展”方面来改变成品油市场的发展方向。
  消费税的合理调整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品油的消费量,同时减小成品油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考虑到环境问题的同时,合理调整税率,推进绿色能源应用,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賈珍,方红,胡东欧等.中国成品油消费需求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化工,2019,39(7):6-10.
  [2]秦曼曼,孙仁金,李喆等.基于改进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成品油消费预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12):227-232.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销售分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711
其他文献
己亥岁末迎新之际,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中国物流学会和中国市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供应链管理》杂志,正式创刊发行.rn《供应链管理》杂志为月刊,
期刊
企业文化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郭士纳在IT业井喷初期接手IBM,柔韧而坚定地发动了一场企业文化变革,使得这家连年亏损的IT业“病狮”重振雄风;李东生在TCL遭遇国际化重创危机时刻,开始了“鹰的重生”的企业文化变革,使TCL得以扭转劣势重获市场认可……这些都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他提出、实践和塑造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产生一种认同感,进而提炼出一种共同
期刊
一些有作为的经理人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软性激励方法。 1、不断认可  当员工完成了某项工作时,上司的认可就是对其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经理主管人员的认可是一个秘密武器,但认可的时效性最为关键。采用的方法可以诸如发一封邮件给员工,或是打一个私人电话祝贺员工取得的成绩或在公众面前跟他握手并表达对他/她的赏识。 2、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以及讨论每位员工在公司所有计划中所
期刊
口碑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廉价的信息传播工具!如果销售能从现有客户出发,做好客户体验,把销售漏斗倒过来,以众口铄金的方式自然打造出最好的产品舆论形象,大部分的精准客户自然就会产生。那么,订单就会从漏斗的大开口源源不断地流出。  销售漏斗一直被运用到销售管理过程中,从顶端的潜在客户到底端的成交客户全面反映客户资源在销售漏斗中的比例和转化率。长期以来,为了能吸引大量潜在用户,我们在销售漏斗的顶端投入了大量
期刊
“互联网+”是国家战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也只是个口号,意思是说国家支持创业和创新,就像“全民抗战、万众一心”一样,并不是要每个人都上战场才叫抗战。可以说,此时,到处都开启了疯狂模式,企业忽略了线下的运作与维护,经销商为了线上的销售一再降价,实体店的老板不去研究如何调整经营思路,只是人云亦云地认为已经无力回天,被线上颠覆已成定局。  从长远来看,国家的经济还是要靠实体。2015年的下半年,舆论
期刊
社交媒体时代,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被互动传播所替代,信息分享日益便利的同时,意见表达已逐渐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一环,口碑的力量无法忽视。特别是在电商模式下,个体经验的传递突破了私人社交范围,透明的展现在所有潜在交易者面前,口碑意义进一步凸显。而顾客推荐度(NPS)正是反映体验者向他人推荐该产品或服务意愿的指标,是衡量口碑与忠诚的有效工具,并被众多国际和国内领先企业纳入战略管理范畴。一、2016年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