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酸铵的微胶囊化改性效果研究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_sc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液作为改性剂对聚磷酸铵(APP)进行改性,以APP的溶解度为指标,考查其对APP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聚氰胺和甲醛摩尔比1∶3,包覆温度为80℃,包覆时间为2 h,改性剂总用量为8.1 g时,APP的改性效果较好,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由改性前的0.948 g·100 m L-1降低到了0.112 g·100 m L-1。通过傅立叶红外以及电镜扫描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改性后APP表面包覆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膜层,表面变粗糙。
其他文献
分析了4种应用较广的煤气净化工艺存在的水平衡问题。实际生产中,由于水平衡的生产环节未被充分认识和重视,导致生产中出现剩余氨水处理装置长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通过对酸焦油的分析可知,其组分复杂、酸度低、含油量较高,是焦化厂清洁生产的难题,为此提出采用聚合反应法,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固化处理得到固体聚合物用于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难降解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且易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它广泛存在于大气、水、动植物和土壤中。本研究选取多环芳烃中芴作为研究对象,
煤沥青用四氧呋喃萃取分离得到四氢呋喃可溶物(THFS)和四氰呋喃不溶物(THFI)。在沥青和THFS及THFI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镍、钙催化剂后于不同温度下进行碳化。用XRD等检测手段表征
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贝壳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了科研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关注。人们利用其天然的结构和特殊的化学组成,研发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