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山国画作品选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水寒梅有奇香(国画)马凤山作


马凤山


清供图(国画)马凤山 作


蕉陰(国画)马凤山 作


五月枇杷黄似金 马凤山 作

  1967年生于安徽肖县。大学文化,民盟盟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15年结业于中国美院花鸟画高研班,2016年问学于北京它山书院。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全煤、省级重大展览并获奖。
其他文献
一  黎波里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更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若是过去,像五十周岁内退这件事,他肯定会问是谁规定的五十周岁就得内退?有什么政策依据?还有内退后与同级在职的有没有区别?其待遇是不是同样享受等等这些问题,他是肯定要把所有的疑问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现在他突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往那种遇事较真的劲头变成了怕事,什么事都不愿再碰了。  黎波里今年四十七虚岁,到五十周岁还有三四年的光阴,感觉
期刊
煤是大地内的夜色  矿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都在下井  井下的煤,是大地内的夜色  这夜色一块块,一吨吨  搞到地球之上,还是黑色的  可这夜色  曾经是后羿射落的太阳  这么说,太阳的碎片  该是一枚枚阳光啊  于是,遇到了火焰后  這一块块煤都亮了起来火焰的秘密  火焰藏有什么秘密  最好去问问一块煤  他像一个人咬着牙,  向上使劲,怒放  以舞蹈的形式,对死亡含笑  他拿掉了黑和丑陋  他
期刊
一  漆黑的夜幕笼罩着三煤矿,大院内静悄悄的。好在院门口和矿长办公室门前的两盏照明灯还在放射着昏暗的光亮,才不至于使大院显得过于沉寂。  夜里十二点多,大院东南角的绞车房的门悄悄地开了一个缝,英子拿着一盏明亮的矿灯从门缝里闪出来,径直来到绞车房前面十多米远的桥头架子右侧,钻进了厕所。原先桥头架子上是有一只照明灯的,可是只要一安上,不出两天就会被不知道哪个手欠的矿工给砸坏了。安了砸,砸了安,后来就没
期刊
一  站在山顶的最高处,鲁班俯视着群山环抱中的矿井,他像和友人作别一样对着矿井挥了挥手。正是盛夏,群山的浓绿把矿井包裹得严严实实,从山顶上往下看不像是一座矿井,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建筑倒像是一处景区的客栈。  鲁班知道再过几分钟这座矿井将变成一片废墟,影影绰绰中他看见人们在坑口蹿上跳下的忙碌着,他也知道人们会寻找他,寻找这位曾经煊赫一时的劳模。天一亮他就上山了,他没有参加早上的碰头会,他把早上碰头会看
期刊
喜歡那束光打在脸上  多么喜欢那束光,棍子一样打在我脸上  这让我想起童年  那些既平常又光怪陆离的往事  我为此相信一束光  是潜伏在时间深处的万千匹野马  不论有没有扬鞭的人  那些野马都会从苍茫大地纵情掠过  有时卷起漫天灰尘,有时只留下一道影子唯有山川可以告诉  那青翠的背影  枯萎的眼神,以及尚未相逢的  低声叫唤  在这个夜晚  慢慢贴近命运,安稳下来  但这远远不是全部  深重的烟雨
期刊
矿工老哥的退休欢送会  欢送会上,对矿工老哥的  光荣退休,有人说——  单位就像一只碗,可惜的是  从此,完美中  就失去了一块重要的瓷片  矿龄已四十年的他,面带慈祥  依旧乐呵呵地笑着,说——  非也,非也。单位  就像一只碗,早上  碗里盛满了我们这一捆  面条,现在是煮中午饭的  时间了,碗里该盛另一套  新鲜的主食了……退休老井工的演讲  亲爱的同事们,在这里  我虽然当了三十年绿叶 
期刊
唐·王維《山居秋暝》(草书) 李士杰书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再巧》(草书) 李士杰书
期刊
“现代性”在当代文学批评当中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甚至已经成为一种“陈词滥调”,现实主义也是。在我的印象里,没有谁,没有什么理论能够否定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之后林林总总的主义和文学主张都是从现实主义这棵大树上长出来的“新枝”。現实主义的文学语境永远不会——起码是至今远远没有——过时,尤其是广义上的现实主义或曰批判现实主义,它源于作家对人类生存处境忧虑,是文学最根本的属性,是每一
期刊
靜谧
期刊
一  太阳升起又落下  细如发丝的霞光是一道小小的栅栏门  那个从此门迈进深渊  以深入黑暗的方式接近真理的人  你到底是谁  天空高远,大地深沉  你不是一只会飞的鸟儿翱游寰宇  你只是一只小小的蚯蚓  向地心深处艰难地驶去  据说你唯恐黑暗不够更黑  正如恐惧光明不能更亮  只有在更黑的冥暗中  你微弱的灯光才会明如火炬  恰似人们在酣眠中看到了梦境  夜空杳深燃起温暖星辰二  黑色的大森林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