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33家在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为截面,时间跨度为2010-2014年,建立面板数据,对我国物流行业市场机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物流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支持传统共谋假说成立和X-效率假说,拒绝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规模效率假说。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物流行业 理论假说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同时,物流业也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从数据方面看,社会物流总额逐年上升,2012年为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2013年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稳中有升,2012年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2013年约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由此不难看出,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行业集中度逐年降低、物流效率和效益提升缓慢等。为了更好的研究并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很多学者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研究,比如,桂寿平等在在2005-2011年全国52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物流行业及各个子行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影响物流行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为效率,并且效率对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王健等对2004-2011年在A股上市的25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通过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能够提高市场绩效”的结论。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分析工具对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2010-201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物流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物流行业提高绩效的建议。
二、理论假说
目前,在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假说:
(一)基于传统合谋假设的共谋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从而决定了市场绩效。认为在一个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少数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形成共谋,谋取高额利润。
(二)基于单方面效应假设的相对市场势力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市场份额决定市场绩效。认为市场份额高的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单方面的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不需要合谋,就能获得高额利润。
(三)X-效率结构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X-效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认为在不考虑规模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其生产成本就越低,这类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同质产品或服务,获得较高的利润,其市场份额也会提高,并进而影响市场集中度。
(四)规模效率结构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规模效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认为在不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时,规模经济效率越高,企业获取较高利润的能力就越大。进而能够通过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来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本文借鉴Berger(1995)提出的模型,检验我国物流行业更符合上述哪种假说,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模型的构建
在(1)式中,若σ1>0,且显著,则表明传统共谋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2>0,且显著,则表明相对市场力量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2>0,且显著,并且在(2)式中α1>0,且显著,或在(3)式中,β2>0,且显著,则表明X-效率结构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4>0,且显著,并且在(2)式中α2>0,且显著,或在(3)式中,β2>0,且显著,则表明规模效率结构假说成立。
四、样本的选择与变量的定义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取33家在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作为样本来进行实证分析,包括长江投资、中远航运、山航B、新宁物流、象屿股份、中海发展、南方航空、怡亚通、中信海直、海峡股份、南京北中、富临运业、澳洋顺昌、铁龙物流、飞马国际、外运发展、宁波海运、申通地铁、保税科技、中海海盛、中国远洋、中国国航、中海集运、海南航空、中远航运、江西长运、大众交通、锦江投资、强生控股、海博股份、亚通股份、中储股份、东方航空。在选取企业过程中,删除了业绩差、经营异常、重大亏损和数据不全的企业,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物流行业的整体状况,且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企业年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变量的定义
1.企业绩效:本文用净利率来近似代表企业绩效。
3.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本文用一个企业的营业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值来近似代表市场份额。
4.X-效率XE。本文用纯技术效率近似代表X-效率。所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非流动投入(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之和)、营业成本、三费之和(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之和),所选取的产出指标是营业收入。企业的纯技术效率由DEAP2.0软件计算得到。
5.规模效率SE。所选取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和X-效率相同,企业的规模效率由DEAP2.0软件计算得到。
(三)各变量的统计分析
鉴于本文中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多且计算复杂,故不能一一列举,现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五、实证分析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可知,我国的物流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支持传统共谋假说成立和X-效率假说,拒绝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规模效率假说。这说明物流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谋降低成本,控制市场,从而形成垄断利润。并且,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获得高额利润,进而提高市场份额。
(二)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对我国物流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绩效;
第二,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在提高员工工作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第三,健全考核体系,改革薪酬体制。将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能产生最大化激励效果的综合体系。
第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创新。物流企业应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新兴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动向,加强科技转化力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流的物流服务平台,在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支持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倡、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应对行业竞争。
参考文献
[1]何黎明.2012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3(6):2-7.
[2]何黎明.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4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3):24-28.
[3]桂寿平,游琼,杨丽敏.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4(3):96-99.
[4]王建,钟俊娟.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物流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J].东南学术,2013(3):99-108.
[5]王健,粱红艳.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主要上市港口企业X一效率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9-26.
[6]褚淑贞,朱价.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3):288-292.
[7]曹乾.保险业结构、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5):64-66.
[8]王秋玲,金曙光.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交通物流企业的优势分析[J].商业时代,2013(25)41-42.
作者简介:郭威(1984-),女,硕士,吉林长春人,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物流行业 理论假说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同时,物流业也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从数据方面看,社会物流总额逐年上升,2012年为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2013年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稳中有升,2012年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2013年约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由此不难看出,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行业集中度逐年降低、物流效率和效益提升缓慢等。为了更好的研究并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很多学者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研究,比如,桂寿平等在在2005-2011年全国52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物流行业及各个子行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影响物流行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为效率,并且效率对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王健等对2004-2011年在A股上市的25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通过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能够提高市场绩效”的结论。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分析工具对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2010-201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物流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物流行业提高绩效的建议。
二、理论假说
目前,在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假说:
(一)基于传统合谋假设的共谋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从而决定了市场绩效。认为在一个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少数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形成共谋,谋取高额利润。
(二)基于单方面效应假设的相对市场势力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市场份额决定市场绩效。认为市场份额高的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单方面的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不需要合谋,就能获得高额利润。
(三)X-效率结构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X-效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认为在不考虑规模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其生产成本就越低,这类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同质产品或服务,获得较高的利润,其市场份额也会提高,并进而影响市场集中度。
(四)规模效率结构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规模效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认为在不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时,规模经济效率越高,企业获取较高利润的能力就越大。进而能够通过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来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本文借鉴Berger(1995)提出的模型,检验我国物流行业更符合上述哪种假说,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模型的构建
在(1)式中,若σ1>0,且显著,则表明传统共谋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2>0,且显著,则表明相对市场力量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2>0,且显著,并且在(2)式中α1>0,且显著,或在(3)式中,β2>0,且显著,则表明X-效率结构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4>0,且显著,并且在(2)式中α2>0,且显著,或在(3)式中,β2>0,且显著,则表明规模效率结构假说成立。
四、样本的选择与变量的定义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取33家在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作为样本来进行实证分析,包括长江投资、中远航运、山航B、新宁物流、象屿股份、中海发展、南方航空、怡亚通、中信海直、海峡股份、南京北中、富临运业、澳洋顺昌、铁龙物流、飞马国际、外运发展、宁波海运、申通地铁、保税科技、中海海盛、中国远洋、中国国航、中海集运、海南航空、中远航运、江西长运、大众交通、锦江投资、强生控股、海博股份、亚通股份、中储股份、东方航空。在选取企业过程中,删除了业绩差、经营异常、重大亏损和数据不全的企业,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物流行业的整体状况,且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企业年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变量的定义
1.企业绩效:本文用净利率来近似代表企业绩效。
3.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本文用一个企业的营业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值来近似代表市场份额。
4.X-效率XE。本文用纯技术效率近似代表X-效率。所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非流动投入(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之和)、营业成本、三费之和(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之和),所选取的产出指标是营业收入。企业的纯技术效率由DEAP2.0软件计算得到。
5.规模效率SE。所选取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和X-效率相同,企业的规模效率由DEAP2.0软件计算得到。
(三)各变量的统计分析
鉴于本文中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多且计算复杂,故不能一一列举,现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五、实证分析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可知,我国的物流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支持传统共谋假说成立和X-效率假说,拒绝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规模效率假说。这说明物流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谋降低成本,控制市场,从而形成垄断利润。并且,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获得高额利润,进而提高市场份额。
(二)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对我国物流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绩效;
第二,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在提高员工工作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第三,健全考核体系,改革薪酬体制。将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能产生最大化激励效果的综合体系。
第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创新。物流企业应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新兴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动向,加强科技转化力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流的物流服务平台,在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支持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倡、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应对行业竞争。
参考文献
[1]何黎明.2012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3(6):2-7.
[2]何黎明.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4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3):24-28.
[3]桂寿平,游琼,杨丽敏.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4(3):96-99.
[4]王建,钟俊娟.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物流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J].东南学术,2013(3):99-108.
[5]王健,粱红艳.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主要上市港口企业X一效率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9-26.
[6]褚淑贞,朱价.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3):288-292.
[7]曹乾.保险业结构、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5):64-66.
[8]王秋玲,金曙光.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交通物流企业的优势分析[J].商业时代,2013(25)41-42.
作者简介:郭威(1984-),女,硕士,吉林长春人,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