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感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影响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典型特征为持续性、对称的多关节炎,以手、腕、足部关节常见并伴有晨僵.病情常呈进展性,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并最终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几乎全身所有动关节均可累及.除关节表现外,由于系统累及可引起许多全身症状如体质量减轻、低热、类风湿性皮下结节、浆膜炎血管炎以及多器官累及。

其他文献
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 epilepsy with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首先由Schffer和Berkovic[1]报道并命名.
用活性白土负载SO24--Fe2O3催化氯乙酸异丙醇合成氯乙异丙酯,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酸醇摩尔比为1:3,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加入量为酸量的4%(w)
江门市新会区粤新化纤有限公司,是我省无纺布专用涤纶纤维生产企业。该公司在原有两条涤纶短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今年五月又有一条新的年产一万吨大型涤纶短纤生产线顺利投产
目的 探讨分析脊柱侧凸矫正手术麻醉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50例脊柱侧凸患者,ASA I~II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脊柱侧凸后路畸形矫正内固定.所有患者均选择口插单腔气管导管,机控
目的 研究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共培养MSCs与健康对照或SLE患者的B细胞,检测MSCs对B细胞的作用,包含增殖能力、细胞表型、B细胞产生的抗体等.按照B细胞来源分为健康对照组(C组)与SLE组(S组),每一组又分为B细胞组(C1组、S1组)、B细胞+脂多糖组(C2组、S2组)、B细胞+脂多糖+MSCs组(C3组、S3组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间质性肺病(ILD)患者血清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50例pSS患者,其中27例患者无系统受累证据(单纯pSS组);23例患者中系统受累仅表现为肺间质改变(pSS+ILD组).15名健康献血者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7的水平,评价MMP-7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厥附加症(CEFS+)目前已被公认是一种单基因型遗传性癫痫综合症.与其表型密切相关的若干基因突变位点也先后被揭示,这对弄清本病的遗传学本质,以及不同家系的
各类胃病,特别是胃癌的家族人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现将临床辨证与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辨证论治  脾胃气虚型:胃脘疼痛或痞满,神疲乏力,大便溏泄,
目的 建立研究旁效应DNA损伤的新的实验模型,探究低剂量α粒子辐射产生的旁效应DNA双链断裂(DSB)和修复的效应特征.方法 利用发红色荧光的HsBrk1-RFP融合蛋白标记其中一个细胞系,达到在共培养的条件下将直接受照细胞和非照射旁细胞区分开来,建立旁效应实验模型,α粒子照射细胞,γH2AX免疫荧光杂交和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检测DNA DSB损伤和修复动力学.结果 建立了HFS-RFP细胞和H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