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患者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方案,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8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尿促性腺激素(HMG)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及子宫指标.结果 观察组妊娠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P=0.007<0.05).观察组健康卵泡(3.85±1.18)个,对照组健康卵泡(1.65±0.76)个;对照组子宫大小(13.45±3.43)cm3,观察组中子宫大小(24.85±4.25)cm3;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0.56±0.22)cm,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1.62±0.18)cm;对照组卵巢大小(2.86±1.52)cm3,观察组卵巢大小(6.25±2.85)cm3.观察组健康卵泡数量少于对照组,卵巢大小、子宫大小大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HMG和HCG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价值。方法80例小儿急性胃肠炎患儿,使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止吐时间(16.21±2.15)h、止泻时间(17.34±3.45)h、大便恢复正常时间(34.34±9.56)h、脱水纠正时间(19.34±2.
目的观察天然维生素E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给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天然维生素E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保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53例,成功率为94.64%;对照组保胎成功41例,成功率为73.21%;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4/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储能技术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效率与安全稳定性,但目前在电力系统的储能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锂电池存在的热失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对特定型号的锂电池进行了在室温、无散热条件下,充电倍率为0.2 C,放电倍率分别为0.2、0.3、0.4和0.5 C时的充放电温升实验,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建立上述锂电池的热效应三维模型后,根据实验数据来确定仿真模拟中对应的热物性参数;随后通过ANSYS仿真软件模拟改变电池组内部单体电芯的截面形状,探究可改善锂电池工作温度的内部结构形式。仿真结果表明,保持
目的 分析早中期宫颈癌疾病特点,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80例早中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宫颈癌手术+术后化
目的探讨硝普钠、多巴胺和呋塞米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顽固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硝普钠、多巴胺和呋塞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90 d内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NP(93.96±4.13)ng/L低于对照组的(13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各45例。对照组患者均通过用药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阿司匹林联合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C反应蛋白水平(CRP)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
目的探讨对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中晚期肝癌患者采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5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IgA及IgM];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较两组术后CPA肿瘤血管分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方法48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控制情况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2.92±1.17)d及疾病控制时间(6.13±1
目的对比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120例PSVT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转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复时间为(2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临床给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2个疗程后肾功能指标,持续用药4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90.13±10.41)μmol/L、(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