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技术在胃癌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镜在诊断和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干预,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胃癌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最为常见,急诊内镜检查及内镜直视下止血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途径,通过内镜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金属夹止血、电凝止血、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硬化剂和局部喷洒止血药物等具体止血方法。吻合口瘘是胃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除了选择在胃镜直视下放置小肠营养管以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治疗,包括支架置入、内镜下采用金属夹、OTSC吻合夹系统以及over-stitch缝合系统闭合瘘口。对于吻合口梗阻或狭窄,可予以内镜下气囊或探条扩张以及支架置入;胃食管手术后发生食管吻合口难治性狭窄,通过钩刀或IT刀行吻合口狭窄部位的放射状切开术(ERI)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胆总管损伤引起的胆漏可以通过支架或鼻胆管置入进行治疗;腹腔脓肿可在可利用胃镜直接进入脓肿内部进行干预;黏连性肠梗阻采取胃镜引导下经鼻放置肠梗阻导管进行吸引减压,可使梗阻得以尽快解除;碱性反流性胃炎可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胃出口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复发导致吻合口狭窄,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可以迅速缓解梗阻症状,内镜和X线相结合可以增加成功概率。近端胃切除术中损伤迷走神经后可导致幽门功能障碍、幽门痉挛,采用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近期疗效显著。内镜下的黏膜剥离术(ESD)可对残胃癌前病变进行完整切除,但必须基于具有丰富的ESD经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对提高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 80例手术室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
随着微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已成为胃癌微创外科领域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已有证据表明,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由于胃的血供丰富及周围解剖层次和淋巴转移路径复杂,胃肠外科医生需对腹腔镜胃癌手术后并发症加以更多关注。腹腔镜胃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与腹腔镜器械和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胰漏、十二指肠残端瘘和淋巴漏等。本文主要探讨腹腔镜胃癌术后
我国胃癌发病率高,规范化根治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胃癌术后并发症、尤其是一些特殊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造成病死率的上升。但这些特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医务工作者常因认识不足而延误诊疗。这些特殊并发症包括:(1)Petersen疝:为Roux-en-Y消化道重建后Roux袢与横结肠系膜的间隙形成的腹内疝,较为罕见,其可以迅速导致坏疽性肠梗阻。由于发生率较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临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术器械的进步,腹腔镜辅助或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均得到了顺利的开展。然而,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并发症发生率仍高于开放直视下的消化道重建,因此,消化道重建并发症仍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与开腹手术类似,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以及输入或输出袢狭窄;另外,由于腹腔镜操作本身缺乏手感以及视野较窄等局限性,术后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静脉输液患儿,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