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在玉米秸秆切碎刀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农机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概念以及在应用中的一般程序,并且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影响玉米收获机切碎部件—直抛式曲面直刃圆筒式切碎刀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求出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介绍这些函数关系在切碎刀试验研究中的应用,为直抛式曲面直刃圆筒式切碎刀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苗田图像信息采集是喷雾目标自动识别的重要环节。在对图像传感器CCD和CMOS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用具有USB2.0接口的CMOS摄像机构建了一套苗田图像信息实时采集系统。根据苗田穴间喷雾的农艺要求,为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图像实时采集确定了各主要采集参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曝光时间与行进速度之间的制约关系,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证储粮安全,需要严格控制的温度、水分、湿度和害虫等内部与外部因素。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粮情测控系统,把多个异质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提高目标参量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的两级信息融合方法。首先,通过分布图及自适应加权方法对粮情数据进行初次融合;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对其融合结果进行处理。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同质数据的优化处理,并从整体上考虑了异质数据的互补性,提高了测控
通过实验确定了扇贝贝柱的共晶点(-10℃)、共熔点(-8℃)及冻干过程容许的最高温度(42℃),并结合经验计算公式确定了扇贝贝柱在干湿状态下的密度(117.0kg/m^3,575.5kg/m^3)、比热容(2.0044kJ/(kg
试验材料由东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提供,试验品种为东农419。试验前筛选,去芒,脱壳获得糙米(水分12.8%),对低水分糙米吸湿过程中的吸湿率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糙米的吸湿率
通过在R4105T型柴油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乙醇以不同比例与大豆油渣生物柴油混合燃烧时对柴油机动力性能、经济性以及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纯生物柴油相比,柴油机
稻米籽粒外形特征参数提取对于分析籽粒的力学性质及稻米品质分类非常重要。物料的外形尺寸较小,若要逐一进行籽粒特征参数的提取,势必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为此,研制了图像采集装置,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到图像信息,获得稻米粒群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将粒群图像中的多个籽粒分离为单个籽粒,并研究了稻米籽粒群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
对组合式轴流装置脱出物沿轴向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出物沿轴线方向分布不均匀,总体上先增加而后减少,在距喂入口0.9~1.6m区间有一个高峰值;同时,对脱出物分布规律在滚
建立了以V带传动小带轮直径和中心距最小为追求目标,以带速、包角、中心距、带的根数和小带轮直径等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数学模型。求解时,首先采用线性加权和的方法建立评价函
介绍了一种用于温室监控的多功能开关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案,提出了以51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由温湿度传感器、GPRS模块等部分组成的硬件设计方法,给出了以定时循环、自启动和远
基于无线收发芯片和1-Wire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可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大型储粮仓群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和信号采集分机,主机负责管理每个粮仓的温度信号采集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