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留置鼻肠营养管患者156例护理构建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156例胃癌手术后需要留置鼻肠营养管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胃癌手术后需要留置鼻肠营养管的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鼻肠管护理、心理护理及营养护理。分析患者鼻肠管阻塞的发生情况,统计护理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有11例患者发生鼻肠管堵塞情况,发生率超过7.00%。实践护理方法后,患者SAS与SDS评分均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中,共4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超过25.00%。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4±3.47)分。结论  胃癌手术后,留置鼻肠营养管的患者容易发生鼻肠管阻塞、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及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具体护理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情况与并发症情况的护理,并注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留置鼻肠营养管;鼻肠管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126-03
  胃癌手术前,患者需要禁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的问题。而术后炎症反应的风险增加,加重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术后发生并发症。同时患者应对癌症与手术的双重压力,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而经常使用鼻肠营养管也容易造成的鼻肠管的堵塞问题[1]。上述问题均会对护理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需要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做出充分的应对,以保证护理效果的充分实现。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癌手术后留置鼻肠营养管的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护理中的表现,提示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胃癌手术后需要留置鼻肠营养管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79例;患者年齡介于32~74岁之间,平均(51.23±2.13)岁。其中全胃切除71例,部分切除85例。部分切除中34例为远端切除,37例为近端切除。研究开始前已对患者进行了疫情防控处置,并征得患者同意。本次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依据《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皆平、王小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中设计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胃癌,并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与胃肠管护理的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详细;③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脏器类损伤,且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或无法进行充分沟通者。
  1.3  方法
  留置鼻肠管后,进行肠内营养液输入操作,使用输液泵进行滴入,维持缓慢、匀速的输入状态。在输入的过程中,使用加热器对输入管与营养液进行加热,控制营养液的温度维持在38~40 ℃。
  针对鼻肠营养管进行定期的冲洗,维持清洗频率为8 h/次。具体清洗时间需躲避营养液注入时间。每次清洗时,使用2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管操作,从而实现清洗目的。针对临床中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分析诱发并发症状的原因主要为营养液对肠道的刺激。结合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患者设计相应的输液速度,保证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为患者输入营养液。并在患者发生腹胀时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联合主治医师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及时处置。使用鼻肠营养管饲入食物或药物粉末后,对鼻肠营养管进行冲洗。清洗方法一致。在冲洗结束后,应注意鼻肠管的术后固定。防止发生拉扯、挤压、折叠等问题。并在日常的护理中随时注意鼻肠营养管的固定情况。在进行鼻肠管营养液护理的基础上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机体置入异物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针对担忧疾病的抑郁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营养护理,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设计蛋白质与维生素的补充规划。
  1.4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与抑郁自评量表(SDS)[3]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分析,设计总分为65分,得分越高问题越严重。低于30分,为正常状态。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本次研究中不存在同一患者发生多项并发症的情况。统计患者鼻肠管的堵塞情况,堵塞发生率=发生堵塞例数/总例数×100%。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统计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分,设计总分为100分,采用扣分制方法进行计分。由患者、护士长与家属分别进行评分,总分的计算方式为:患者评分×40%+家属评分×30%+护士长评分×3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鼻肠管堵塞情况统计
  本次研究中共有11例患者发生鼻肠管堵塞情况,发生率为7.05%。
  2.2  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情况统计
  实践护理方法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  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
  156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恶心问题,4例患者发生呕吐问题,19例患者发生腹胀问题,11例患者发生腹痛问题,5例患者发生腹泻问题。4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护理满意评分为(92.34±3.47)分。   3  讨论
  胃癌患者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全部或部分胃部的方式而实现治疗目的。而因胃部被切除,需要通过肠道维持患者需要的营养。鼻肠营养管是一种通过鼻腔直接将营养输送到肠道的内置管[4]。不仅能实现有效补充营养的目的,同时较为经济、实惠、安全。但临床验证后发现,鼻肠管留置中存在的问题,如鼻肠管堵塞鼻肠管脱落等,上述问题均容易对鼻肠管发挥作用造成影响,因而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
  临床中虽然定期、不定期对的鼻肠营养液进行清洁,但依然会发生鼻肠营养管堵塞的问题,临床数据提示[5]:鼻肠营养管阻塞问题的发生率在6%左右。本次研究提示的发生率为7.05%。这一数据与临床数据较为相似,但略高于临床提示的数值,分析原因,可将其归纳为本次研究收纳的患者未注意采用统一的鼻饲液,因而导致堵塞的问题发生率较高。同时本次研究也分析了营养液粘稠程度对堵塞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发生鼻肠管堵塞的原因可以被归纳为营养液黏稠或输入速度控制问题。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应注意营养液调配的粘稠程度,并在输入时,注意输入速度的控制。而从临床的研究中吸取经验,也可以采用碳酸氢钠溶液与尿激酶溶液对和鼻肠营养管进行清理,以便充分清洗鼻肠管中的蛋白质与纤维凝结[6-8]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鼻肠营养管堵塞的风险。同时,本次研究也提示了心理护理的作用。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均恢复到正常值,这一结果提示: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基于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应充分注意发挥心理护理在作用,在纠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保证患者处于无压力的状态,从而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而临床研究也提示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临床中的主要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其中恶心、呕吐为主要问题,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20%左右[9]。本次研究为针对并发症设计的护理方式,重点调控营养液的输入速度,并在发生并发症征兆时,及时通告主治医师,联合主治医师共同处理问题。上述措施是在结合临床经验与医院的具体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预期能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本次研究结果提示:143例患者中共4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发生率超过25%,发生率高于其他临床研究提示的20%的发生率。这一结果提示,本次研究中设计的,单纯重视营养液调控的护理方法,无法充分发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主要应用营养补液的方法,也会提升患者的消化压力,因而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问题。而参考临床研究的经验,可在护理方法中,进一步融入针对改善患者肠道功能,调整营养液粘稠情况,及进行针对性按摩的方法完善护理方式。
  本次研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略高于一般发生率。这一结果提示,本次研究中设计的,单纯营养补充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做法无法充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参考临床研究的经验,可在护理方法中,进一步融入针对改善患者肠道功能,调整营养液粘稠情况,及进行针对性按摩的方法完善护理方式。
  综上,胃癌手术后,留置鼻肠营养管的患者容易发生鼻肠管阻塞、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及营养不良的问题。应针对上述问题做出针对性护理,改善鼻肠营养液的清洗液,持续进行心理护理,并改善营养护理的护理内容。
  参考文献
  [1]周娅,陈倪.经鼻肠管和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3):72-74.
  [2]叶瑞忠,彭成忠,孙仁华,等.肠内营养混悬液为混合介质的超声造影剂在重症患者鼻肠管定位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33):2586-2591.
  [3]巫瑞,杨全,权红丽,等.胃肠超声造影辅助气体灌注与常规气体灌注听诊在鼻肠管定位中的对比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4(11):1338-1341.
  [4]胡林辉,欧阳欣,胡北,等.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241例分析及可視化预测模型的建立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4):58-62.
  [5]欧阳欣,何志美,胡北,等.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预防神经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项来自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8):967-971.
  [6]吴金艳,朱顺芳,吴艳妮.机械通气病人应用鼻肠管与胃管肠内营养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20,34(2):219-226.
  [7]陈维生,胡北,邓国鹏,等.四磨汤口服液提高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1):93-95.
  [8]王晓燕,王燕.腹腔镜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6):78-80.
  [9]李沣员,宣哲,徐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和直接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5):519-52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程化管理模式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9月收治肝豆状核变性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应用全程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住院满意度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住院满意度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化管理模式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
现代无线电设备越来越多地采用阵列天线,阵列天线是电磁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而随着设备的小型化发展,阵列天线间的互耦影响不容忽视,直接关系到天线的性能,基于此,采用了矩量法这一电磁算法对阵列天线进行分析,将天线阵元之间的互耦影响用阻抗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采用阻抗矩阵的思想对阵列天线的表面电流分布、阵列端阻抗、辐射方向图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采用补偿矩阵的方式对互耦影响进行降低,数值结果表明计算结果良好,该研究对阵列天线的互耦抑制提供了依据。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4月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60例,利用病历号尾数奇偶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探讨特制睡衣及健康宣教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情绪及嗜睡的影响。方法:对OSAHS患者96例行健康宣教,并让患者穿特制睡衣。治疗6个月后,重新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及症状评定量表,观察患者情绪及嗜睡情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抑郁及焦虑状态、精神病性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轻度及中度OSAHS患者嗜睡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OSAHS患者嗜睡评分无明显改善
摘 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自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AR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单药组仅给予布地奈德喷剂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前基于卫星外辐射源多采用单站二维测向时差、多站时差定位体制,定位系统复杂,实际工程应用场景受限。为此提出了一种限定约束条件的单站测向时差定位方法,该算法利用侦测目标活动区域的先验信息,实现目标二维方向方程的降维处理,解决单站定位受测量条件制约无法建立有效的定位解算方程问题,并通过牛顿迭代处理实现定位方程有效解算,得到约束条件下更精确的目标位置。推导出该定位模型的定位克拉美罗界(CRLB),并对该定位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确认该种定位体制的定位精度和可行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摘 要:目的 分析错颌畸形患者应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山东玲珑英诚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招远分院)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100例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口外弓支抗干预,研究组50例予以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虽然已恢复生产和生活,但是少接触、保持距离、监控体温的需求已经成为常态。为了适应防疫需求,具有体温检测功能的人脸识别门禁终端应运而生,该设备具有成本低、测温快、无接触、自动记录等优点,目前已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为在辐射源非协作的情况下对脉冲流密度很大的雷达信号进行有效分选,要克服Fast ICA算法在分选雷达脉冲时分离速度慢且实现复杂、K-Means++算法在分选雷达脉冲描述字PDW时对噪声和孤立噪点敏感且需要先验条件K值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CPU+GPU异构系统上实现的这2种算法的融合方案,融合后的算法能有效克服单独利用一种算法的缺点、综合两者的优点。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融合方案能有效提升雷达信号分选的准确性。
摘 要:目的 研究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行盆底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样本遴选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淄博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8例SUI患者为超声组,另择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8例非压力性尿失禁产妇为正常组作为研究对照,均行盆底超声检查,对两组盆底超声检查结果、膀胱膨出、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超声组膀胱颈移动度(Mu)、尿道旋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