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理性”张力中的“善”--兼论康德至善论的现象学意蕴

来源 :济宁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的问题,在西方思想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理解不仅关乎道德、宗教、审美,而且关乎认识论的基础。自柏拉图以降,一流的哲学家都汲汲于斯。至康德,他提出了“至善”的完整学说,它包括“德性、德福一致、伦理共同体、上帝”四个方面,是一个由低到高有机结合的整体。但对康德的这个学说存在不同的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对立。理清他的思路、澄清其模糊之处,关系到能否正确把握康德至善理论的要旨。而胡塞尔的“前谓述经验”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思路,以它来解读康德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八个字来形容,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的规模与长度都在不断的增加,吊弦在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装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占据关键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吊弦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与接触线的高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确保弓网的关系具有良好性。如果吊弦断裂或者失去效用,势必会对行车的安全与车流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与制约。本文主要对高速铁路接触网吊弦断裂电气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飞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难免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占用比较大的施工面积,这对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本文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问题,提出提高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水平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