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钴储氢合金Ml0.9Mg0.1Ni3.4Co0.3Al0.3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降低AB5型储氢合金的成本,对低钴的Ml0.9Mg01Ni3 4Co0.3Al0.3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工业储氢合金MmNi3.55Co0.75Mn0.4Al0.3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低钴合金是由LaNi5主相和LaNi3第二相构成.它们的储氢量(ω,%)分别为1.36%和1.37%,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320 mAh/g和324 mAh/g,循环稳定性为:300次充放电循环后,2种合金剩余容量都是88%.但Ml0.9Mg0.1Ni3.4Co0.3Al0.3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明显优
其他文献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合成了水合碳酸钬与碳酸铒晶体。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备的碳酸钬与碳酸铒是水合正碳酸盐。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碳
采用铝热.离心工艺在碳钢钢管内表面制备了TiC/FeNiCr金属陶瓷涂层。借助XRD,DSC,FESEM和显微硬度仪等方法研究涂层材料经历不同加热时间后的组织及结构稳定性,并利用等离子烧蚀实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新型银-稀土氧化物触头材料Ag/SnO2-La2O3-Bi2O3.利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对Ag/SnO2-La2O3-Bi2O3触头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无毒、无污染的CeO2陶瓷涂层。探讨了CeO2耐蚀涂层的制备工艺过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腐蚀实验结果表明,CeO2陶瓷涂层可以显
本文利用压汞仪、扫描电镜对陶瓷注射成型超临界CO2脱脂过程中不同阶段坯体孔洞结构和分布进行分析,研究陶瓷注射成型超临界流体脱脂行为和脱脂的动力学过程.结果显示:随着脱脂时间的增加,陶瓷坯体中孔径和孔体积增大,孔尺寸分布明显拓宽.脱脂过程是由坯体表面不断深入到坯体内部,溶解和扩散是脱脂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
采用TiO2-B2O3-Al还原体系,通过燃烧还原技术制备了TiB2-Al2O3陶瓷复合粉体.利用XRD,XPS和SEM技术对合成粉体的相组成、化学组成及宏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复合粉的显微结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可以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的α-Ni(OH)2,比较了物理添加Co粉、晶格掺杂Co2+以及表面包覆Co(OH)2等Co的不同添加方式对α-Ni(OH)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系统研究了TiV2.1Nix (x=0.2, 0.3, 0.4, 0.5, 0.6)贮氢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XRD及SEM分析表明:合金均由体心立方(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主相和TiNi基第二相组成;随着Ni含
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蛤蜊贝壳的微结构,结果显示蛤蜊贝壳是一种由无机文石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层状生物陶瓷复合材料。观察结果也显示文石层是由长而薄的文石片所组成,并且不
采用DTA研究了喷雾干燥-H2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级90W-7Ni-3Fe复合粉末随温度升高时熔点和相的变化,依此为根据研究了试样在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烧结时间下的烧结特性.采用扫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