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土 讴歌时代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zh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23日晚,河南艺术名家推介工程“江山多娇——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郑州河南艺术中心成功举办并引起了强烈反响,再次证明了方可杰交响乐作品与听众的共鸣、交响乐中国民族化的成功探索。6年前,2006年11月19日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同样由谭利华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演奏了“故土——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那次音乐会是方可杰第一次举办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成功地向听众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与思想追求,并引起音乐学者与同行的广泛关注:音乐会结束后第二日上午的“方可杰交响乐研讨会”上,谭利华曾说:“我祝贺方可杰,他的作品在通俗易懂方面是值得褒奖的,《热巴舞曲》可以说是方可杰为中国民族交响乐做出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方可杰自幼酷爱音乐,曾在孩提时代因通过攒零钱和向同学借钱买了一把小提琴而受到父母的斥责,而这把小提琴却使他走出了自己的音乐之路和音乐人生。音乐之路的开始是师从于小提琴教育家腾茂隆教授,严格的学习使他接受了正规的音乐教育和严肃音乐的熏陶;“文革”时期方可杰下乡务农当了知青,艰苦的劳动生活磨练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对音乐孜孜不倦追求的艺术品格;17岁时考入文工团担任小提琴演奏员,长期接触了大量的民间、戏曲音乐并积累了丰富的乐队经验;调入河南省曲剧团后,担任乐队指挥、作曲工作,启开了自己的音乐之路上的创作之门。为了满足自己对音乐创作艺术的不懈追求,1986年方可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跟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苏夏先生系统地学习作曲技术理论。毕业后,他回到原单位继续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在探索戏曲音乐与交响乐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掌握和创新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创作出了大量高品质的戏曲和交响乐作品。
  本台音乐会集中展现了方可杰先生近年来的创作。开场曲目是管弦乐《大起板》,创作于1998年。这是他长期在河南戏曲音乐浸淫中酝酿出的河南风格管弦乐作品的成功范本,作为音乐会开场曲目的上乘之作,已经在美国、以色列、德国、新加坡、奥地利等多个国家演奏过,成为我国交响乐团音乐会上久演不衰的作品。作品吸收河南曲剧演出前的闹台曲“四十八板”并结合河南民间音乐中的对奏手法创作而成。在这支短小却醇厚的乐曲中,把河南民间、戏曲音乐所独有的那种泼辣艰韧而又婉转浓郁的曲风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独特的地方音乐韵味和音乐色彩令人回味无穷。全曲音乐素材使用得简洁大方,管弦乐法对置精炼到位,独特运用了河南曲胡滑奏的弦乐处理手法,一下子勾勒出了河南人自由畅意,喜乐活善的质朴民风与性格。
  第二首曲目是管弦乐《热巴舞曲》,创作于2000年。“热巴”是对西藏民间艺人的称呼。起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伴随踢踏、说唱和各种特技杂耍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惯以舞步戛然而止。管弦乐《热巴舞曲》运用舞蹈性的节奏动机埋藏于旋律、和声与音乐织体中,刻意地不用再现手法,突出节奏贯穿因素统领全曲,有着独特的民族音乐曲式结构;音乐语言、创作手法朴实、简洁,成功地描绘了“热巴”艺人热烈奔放的舞蹈场面和西藏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2005年,此曲入选在奥地利举办的“中国新春音乐会”,由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该作品现已演及欧、美、亚洲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德国《纽伦堡日报》曾以《<热巴舞曲>的魅力》为题评论:“北京交响乐团选择了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一部西方人容易接受的作品,方可杰用‘舞’的力量征服了德国的观众。”
  《大起板》与《热巴舞曲》这两部作品堪称方可杰管弦乐作品的姊妹篇,分别在全国第十届、第十三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比中获三等奖和文华作品奖,由北京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演及世界各地,是方可杰交响音乐作品中重要的阶段性成熟作品,也是他目前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两部作品。“她们”作为方可杰学习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探索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同时,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时代风貌,推动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三首曲目是方可杰为土生土长于河南的民间乐器——“曲胡”创作的《往事——为曲胡与弦乐队而作》,创作于2012年。全曲由他为河南省曲剧团上演的大型现代戏《情系母亲河》所创作的主题音乐发展而成。作品采用曲胡与西方弦乐队协奏的形式,并融入了我国黄河中上游那略带负重与沧桑感的传统民间音乐语汇,在对“母亲河”往事的遥思中,不但展现了曲胡那浓郁的中原风韵和其独有的审美特色,更让人领略到河南曲剧诱人的音乐之美。
  曲胡琴杆长、音箱较大,拥有独特的大揉、大滑的演奏技法,音色近于人声,模仿力极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指板式弓弦乐器。它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方可杰,长期在其脑海中酝酿着为这件乐器创作一部协奏曲,以释他对河南曲剧、曲胡的情愫。《往事》是这部协奏曲创作完成的中间慢板乐章,乐曲中曲胡如歌如诉的旋律好像一位老者在倾吟着往事生活的酸甜苦辣,使整篇音乐好像一部民族的声乐协奏曲,其独具个性的音色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实属难得。
  第四首曲目是定音鼓协奏曲化内涵。方可杰创作的这部作品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定音鼓创作的协奏曲,采用单乐章奏鸣曲式,注重定音鼓的节奏、旋律与演奏技术发挥穿插在乐队织体中,与乐队对立又融为一体,打破了定音鼓在乐队中传统固有的身份与形象。虽然作品中缺乏个性化处理因素,但它在丰富交响乐的表演形式上毕竟是一次成功地探索。
  音乐会上半场的最后一个曲目是交响幻想曲《圣光龙门》,创作于1995年。这部作品是对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这一人类伟大创举的幻想、膜拜与情感抒发。乐曲的开头运用短笛展示了四音列动机,同时伴随着铁钎、小铁器的节奏模仿开山凿石的场景,迅速把人引进那个远古、神圣的幻境中。到了中间的部分,音乐展开、对比不够丰富,欠缺雄伟、震撼、辉煌的陈述,略显仓促。最后出现的“南无阿弥陀佛”男声佛语合唱把乐曲再次推向高尾的创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曲采用#F/G、C/B两组相差纯四度的音程构成四音列,通过不断发展的简约手法创作而成。相比卡特作品中旋律和技巧的艰深难懂、帕特作品中线条和声的空灵飘渺,方可杰的这部作品使用的中国化简约手法更加通俗易懂、简洁质朴。他把抽象、简约的音符升华为对先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神往和敬仰,使人们随着交响音乐的律动沉浸在佛光万丈的意境中。   音乐会下半场是一部交响组曲——《江山多娇》,该曲是2002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应北京交响乐团委约而创作的。方杰可杰在长期的民族化音乐语言、技巧探索和创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创作大型中国民族化的交响音乐作品胸有成竹,在接受这次命题创作后很快在8月份顺利地完成总谱,并于同年11月4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首演。乐曲紧扣主旨思想,主题亮丽鲜明,气势磅礴,贯穿在深情的山歌、澎湃的舞蹈、激情的音诗、时代的中国进行曲四个充满寓意的乐章中流淌奔腾,以极大的热情描绘和讴歌了当代中国的盛世景象。
  整部作品可谓是方可杰交响乐作品创作的阶段性总结。
  第一乐章——《山歌》,该乐章采取方可杰惯用的木管与弦乐结合的方法,以纯五度、大小三度、大小二度展开旋律,与他多个作品的开始部分相像。
  第二乐章——《舞》,通过固定旋律、和声等各种节奏对比与链接,用灵巧的音符舞起热烈欢快的场面,与管弦乐《热巴舞曲》相像又有所区别。
  第三乐章——《音诗》,该乐章采用了第一乐章的手法和比第一乐章高纯五度的F大调创作,旋律真挚感人。
  第四乐章——《中国进行曲》,该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完成,主题大胆运用了河南豫剧[慢板]“迎风”前引的曲调,使全曲马上蹿出河南戏曲音乐的浓郁韵味。这个G/G、C/B“迎风”动机与1995年创作的交响幻想曲《圣光龙门》中#F/G、C/B四音列动机有相近之处,G/G、C/B是原型,#F/G、C/B是变体。两部具有独立乐思创作手法的作品虽使用了相同的音乐素材,却产生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艺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里滋养、生长出不同的性格。扎根中原热土创作的方可杰,他的交响音乐作品的创作是经自己长期地艺术实践积累而形成的价值追求和内心听觉,反映出浓厚、质朴的中原文化与民族情结。他用自己的音乐语言倾诉心扉,他用自己的实践探索自己的音乐之路。逐渐走出这条成功的中国民族化探索之路,也要得益于他长期的戏曲艺术创作实践的积累。正是因为有这个过程才使得他知道听众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喜欢听到什么样的声音,为他交响音乐创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使他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在有民族性、技术性特点的同时,不但有可听性和大众性,而且适于传播。
  2010年,方可杰创作的管弦乐《热巴舞曲》被收入《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2012年,他已与人民音乐出版社继续签约将出版他的第一交响曲《故土》、交响幻想曲《圣光龙门》、管弦乐《大起板》、定音鼓协奏曲《风》、交响组曲《江山多娇》五部重要作品。随着这些作品的出版,方可杰的交响音乐作品将会有更多的关注和交流,把他探索的中国民族化交响音乐语言传播给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在此,希望他在探索中国民族化交响乐的追求中,走出属于他自己的,更属于中华民族的音乐之路。
  赵军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三级作曲、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硕士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以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起点的标志,“改革开放”的国策为“文革”结束不久百业待兴的中国带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此后的3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作为国民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音乐教育亦不例外,30年间实现了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百年历史①和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近60年发展的大跨越。    一、美育地位的恢复和学校音乐教育体
在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强调单学科纵向发展的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视唱练耳与乐理、和声与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整合型课程应运而生,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了多学科的横向联系与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符合大众化教育模式对创新型人才规格培养的需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由于大家没有把思想统一到对
所周知,张前是我国音乐表演学研究的首倡者{1}之一,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多汇聚在三部学术专著{2}中。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发现,从2006年起张前开始关注闵惠芬的二胡演奏艺术,截止到2013年共有三篇对“闵惠芬现象”进行评述的系列文章。认真读来,可见一位学者对特定音乐现象的思考,同时也为中国音乐表演艺术评论提供了一个可资参照的“范例”。  一、由表及里的考察  2006年,张前第一次现场聆听闵
序 言  首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结束后,决赛评委施万春教授发文《现代主义不应成为学院作曲教学的主流——首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引发的思考》,即刻引起广泛的关注{1}。文中提出比赛入围的很多作品表现出对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理念的追随而导致风格接近、手法雷同等问题,由此指明我国青年作曲家的创作与音乐学院的教学不应将现代主义作为主流。诚然,对于音乐创作与作曲教学中“主流”的探讨似乎是个常被解答却未被解决的
20世纪,民族管弦乐①艺术从民间走向专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对20世纪民族管弦乐艺术进行较全面的回顾,总结经验,对21世纪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发展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两次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东西文化交汇②。从新文化运动到1978年改革开放,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一直沿着继承民间音乐传统、借鉴欧洲古典派和浪漫派音
2012年5月16日,由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承办的“2012夏良交响音乐作品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这场音乐会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原因之一在于这是夏良先生多年来辛勤耕耘、潜心创作,坚守追求的首次专场交响音乐会。这位83级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生,从上音(本科)——云南(工作)——上音(研究生)——美国(深造)——香港(工作)——上音(音乐会),构成五部回旋曲式的创作之旅,
为中国歌剧界的领军人物,金湘的歌剧总是令人期待。2015年6月17日至21日国家大剧院倾力制作的歌剧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日出》(作曲:金湘;编剧:万方;导演:李六乙)吸引了很多音乐界、戏剧界专家和观众的目光。已经有10部歌剧在手而且又不断创新,不重复自己的金湘此次会给这部人们已经熟知的名著带来什么样的歌剧版本,确实令人充满期待。连续七天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的观众说明了大家对这部歌剧的肯定。  
2013年11月中旬,徐沛东应邀来汉参加武汉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晚上,我们在他下榻的酒店房间里,欣赏了他刚刚录制完成的一首新歌,即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廖昌永担任独唱,听完后大家都拍手叫好。我对沛东说,听完此歌的第一感受是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外。  作为伟人和诗人的毛泽东,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诗篇都像是一首首好的歌词,颇具音乐性,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充满想象的空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重传统似乎早已是不言而喻的常理。尽管对传统的尊重,有的时候源于我们的良知,有的时候需要我们从音乐学家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的专业学识。但传统对于当代演奏家、演唱家究竟意味着什么?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究竟该如何把握?表演艺术家该怎样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等核心问题似乎很少被人们深思。  一、关于中国传统音乐——  来自荷兰音乐学家的批评  如果说10年前(2003)荷兰音乐学家高文厚(Frank Kou
10年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 1810—1856)诞辰200周年。时过境迁,当我们缅怀这位音乐家,重温他的音乐创造和人格特征时,闪现在我们脑海里的还是他那敏感多思,忧郁恍惚的人性内容,也正是基于这些与众不同的个人禀赋,奠定了他那在幻思与冥想中沉湎,在亢奋与消沉中腾跃的艺术基调。这种特质,通过音乐家自身的主观臆想以及独特的内心体验,使他的艺术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