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苹果发展历程、主要品种组成演替与贡献

来源 :北方果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3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洋苹果的省份之一,在1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奠基者、领跑者,对我国苹果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者在查阅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所志、科技档案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苹果发展的历程、主要品种组成的演替,以及不同时期对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予以回顾,以期让苹果从业者以史为鉴,不断铸就苹果产业新的辉煌。
其他文献
以耐盐碱芸豆品种'HYD'和盐碱敏感型芸豆品种'JW'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用Na2CO3、NaHCO32种碱性盐按照摩尔比1∶9进行混合模拟盐碱生境,按照混合后占土壤中的质量百
【目的】白皮松作为我国濒危的乡土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园林观赏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皮松种质资源,本研究基于EST-SSR标记对北京地区3个不同种源地的白皮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评价。【方法】以白皮松转录组数据为依据,对其微卫星位点进行筛选并设计合成了96对引物,并对北京温泉苗圃栽培收集的3个不同种源地(北京、山东、山西)的白皮松群体,共60个植株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对其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价。【结果】96对引物中共筛选获得了5对多态性引物,其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和等位基因位
作者于2011年3月引进‘辽砧106’苹果砧木,建立采种圃和育苗圃,以其为砧木嫁接‘寒富’‘岳华’‘岳阳红’,表现较强的无融合生殖能力,繁殖性好;嫁接品种结果早、产量高,抗寒抗病能力强;树体矮化,干性强,益于机械化作业。适于在承德市及周边产区发展。
摘要 贝类学实验课程是水产养殖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涵盖贝类基础解剖知识、分类学知识、苗种培育技术、养殖技术等,并且和养殖生产实践结合紧密。在课程建设上,重点关注课程建设目的,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着力打造符合北部湾海洋特色的贝类学实验课程。在教学改革方面,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验材料准备改革、实验考核4个方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培育水产养殖学科高素质人才提供
为丰富辽宁省树莓品种结构,2002—2008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先后从中国林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引进夏果型树莓品种9个,对其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构表明,9个夏果型树莓品种在熊岳地区均可正常生长发育,综合分析农艺性状等指标,发现‘费尔杜德’‘维拉米’和‘托拉米’表现较好,可在熊岳及立地条件相似地区进行推广。‘托拉米’可作为品质育种,‘无刺红’可作为早熟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
课证融通是在分析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对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标准等进行设计,将职业资格标准的考核内容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将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获取职业资
混合式教学是在线教学和课堂面授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目标.文章以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的师资培养、教学
高职辅导员职业素养以辅导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等为重要内容,如果高职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上较为欠缺,就无法很好地开展高
信息时代人们的接受信息的习惯正在发生渐进式的演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信息时代给人们的信息接受到来的影响,其次分析
豫西主要包括三门峡市和洛阳市西部,苹果总面积13.1万hm2,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其中乔砧栽培占比80%以上,为本区域主要栽培模式。目前,在乔砧栽培中,还普遍存在品种选择配置不合理,新品种应用更新缓慢;建园不规范;肥水管理不科学,浪费大;树形选择培养不标准,后期易郁闭;花果管理不规范,果实采收不规范……近年来虽然矮砧栽培成为主推技术,但该区域部分处于丘陵山区的高海拔苹果园,灌溉条件不理想,采用矮砧栽培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其生产潜能不能充分发挥,而采用乔砧栽培其安全性和丰产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