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区西54—61中北部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单元中北部二元驱于2011年6月13日正式注聚,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注聚过程中各种动态调整技术方法的实施运用,改善了聚驱开发效果。
  关键词:二元驱 采收率 聚驱效果
  一、基本情况
  七区西Ng54~61单元为孤东七区西五套开发层系之一,是孤东披覆构造下被南、北、西三条密封大斷层切割而形成的一个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形态完整、具有统一的原始油水界面、属河流相沉积、具有“亲水、中高渗透、非均质、高饱和、稠油、疏松砂岩”特点的层状油藏。其中,中北部含油面积7.6km2,储量1315×104t。
  七区西54-61中北部二元驱于2011年6月13日正式注聚,设计注入总用量1055PV*ppm ;注入方式0.1PV*2200mg/L+0.4 PV*1900mg/L+0.05 PV*1500mg/L共三个阶段来完成,其中第二阶段转为二元,设计石油磺酸盐24084t,复配活性剂11596t;溶液配制: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注入。
  二、七区西54-61中北部二元驱提高采收率主要做法及效果
  1.完善注采井网,提高两向及以上注采对应率和聚驱控制程度
  自投注聚以来,共投转注聚井14口,提高两向及以上注采对应率5.6%,新增(恢复)控制储量88.2万吨。对应油井日增油16吨,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通过更新、完善新油井和老井补孔、改层、扶停等措施增加采油井点,恢复、扩大聚驱控制储量,提高二元驱开发效果。
  七区西54-61中北部二元驱自投注聚以来已投产油井6口,累增油1201.6吨。
  七区西54-61中北部二元驱自投注聚以来,通过完善砂体内部注采井网和完善断层边部注采井网的方式,共实施油井措施20井次,增加日液能力438.9吨,日油能力22.5吨。
  2.加强不正常注入治理,确保注入质量
  在注聚过程中加强注聚井的注入压力跟踪分析,对不正常注入井分类分析治理,保证注入压力合理上升,确保注入质量。同时根据动态变化进行注采调配,保证平面均衡注入。
  2.1针对高压井
  首先对因地层出砂导致的高压井实施洗井、防砂换管柱等措施;其次对因地层堵塞导致的高压井实施防砂、酸化等措施;最后对因储层发育差、注采对应差导致的高压井,实施增压泵、复扩射、替代等措施。
  2.2针对低压井
  首先对因存在大孔道导致的低压井,通过窜聚井限液,对顶方向油井提液,并结合水井调剖,防止单向突进,尽可能形成高质量的聚合物段塞;其次对因井况(套漏、卡封失效等)等导致的低压井,实施换管柱或老井更新侧钻;再次对因井组注采比低导致的低压井,通过提注、降液相结合控制合理的注采比;最后对因投注时间短导致的低压井,若压力上升缓慢则提配注补充地层能量。
  七区西54-61中北部二元驱自投注聚以来共实施高压井治理13井次,平均油压下降0.5MPa,低压井治理13井次,平均油压上升0.9MPa。
  3.引效促效,提高二元驱见效程度和幅度
  主要是通过对油井进行提液,来引效促效,提高了油井见效率和见效幅度。对能量充足井区实施大泵、调参等提液措施,引效促效;对因对应差、地层堵塞导致的低液井实施复扩射、防砂解堵等提液措施;对因地层出砂导致的低液井实施防砂等提液措施;对因杆管泵问题导致的低效躺井及时实施检泵,恢复正常液量。
  三、目前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方向
  1.目前存在问题
  1.1部分井区注采井网不完善
  目前待转注井3口(正干2口),待补孔、扩射油井3口,待投新油井1口。
  1.2局部存在不正常注入井,影响注入质量
  1.3单元注采强度高
  为引效促效及保持单元产量稳定,目前单元日液水平10633吨,采液速度29.5%。日注水平9786方,折算年注入速度0.16PV,比方案设计高0.04PV。地层压力由注聚前12.9MPa降至面12.4MPa。
  2.下步工作方向
  要进一步提高二元驱采收率,可从以下方向着手部署: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引效促效;其次要加强不正常注入井治理,尤其是对存在大孔道井要及时实施调剖,确保注入质量;最后还要加强动态监测,分别进行注聚水井的剖面监测和油井的剩余油饱和度监测,从而详细掌握油藏动态变化。
  四、结论
  1.完善注采井网是提高二元驱开发效果的前提;
  2.保证注入质量是提高二元驱开发效果的关键;
  3.动态分析调整是提高二元驱开发效果的基础;
  4.提液引效是加快二元驱见效步伐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康万利,董喜贵.三次采油化学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管守锐,刘仁君等.孤东油田馆上段沉积微相研究.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除受不同程度的五敏影响,还会受到压力敏感性伤害,导致渗透率下降,并且这种伤害具有不可逆的特点,特别是对低渗透油藏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对大庆某厂油田储层岩石的压力敏感性伤害程度的研究,认为在油田投产后,随着地层流体的采出,地层孔隙压力逐渐降低,储层上覆有效压力增大,导致储层渗透率有较大的降低,影响了该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尤其是对油田构造低部位油井的产出和水井的注入情况影响较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可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被广大患者及护
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行业经济运行全年总体保持平稳,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体目标。  一、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较快增长,投资增速继续加快,市场需求,晦体平稳,价格水平小幅上升,
目的:通过对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有关SARS认知情况和对护理职业再认识的调查,分析SARS疫情的发生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影响,为今后护理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
护理教育必须通过严格的临床训练并保证足够的临床实践机会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士.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举证倒置的实施,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 要:基于岩心、测井资料及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和压汞等化验分析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喉道类型以片状或弯曲片状喉道为主,管束状喉道和缩颈型喉道次之,孔吼组合类型主要为大-中孔微喉型;孔隙总体分布在8%~10%,渗透率总体分布在0.3~1mD,为典型的低孔-特低孔、超低渗-特低渗孔隙性储层;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