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贫困乡村一个贫困户掉队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an1983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以来,盐池县举全县之力抓好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十三五”时期,是盐池县实现率先高标准脱贫摘帽、率先在中南部地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盐池县提出“不让一个贫困乡村、一个贫困户掉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记者近日专访了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
  记 者:盐池是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国定贫困县,也是全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回顾“十二五”时期盐池县的扶贫攻坚工作,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滑志敏:“十二五”以来,盐池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能力为重点,综合采取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举措,推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特别是金融扶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我县作为全国20个县之一,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2016年享受“免督查”和六项激励措施。“十二五”时期,按照不同时期的扶贫标准,我县累计减少贫困群众4.2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48.5%以上下降到17.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69元增长到7674元,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集中体现在探索了“五条脱贫路子”,破解了“五大瓶颈制约”,取得了“五个重大突破”。
  一是坚持走完善设施、夯实基础的脱贫路子,着力破解基础设施落后瓶颈制约,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坚持从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这个最大瓶颈制约入手,五年投入累计达95.5亿元,集中力量补短板,全县实现了“六通”目标,13.3万农村居民人饮安全得到根本解决,告别了祖祖辈辈吃苦咸水和雨水的历史。立足“山里问题山外解决”,先后建成隰宁堡、北塘等移民新村4个,搬迁移民2251户7616人,提前2年完成“十二五”生态移民任务。新建改建美丽村庄17个,改造旧村庄点22个、农村危窑危房6698户,农村面貌变化巨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贫困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二是坚持走培育产业、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子,着力破解贫困群众增收困难瓶颈制约,群众稳定脱贫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围绕滩羊、甘草、小杂粮“两特一优”产业,大力实施“5111”“5011”两大产业扶持计划,建园区、育龙头、拓市场、促增效。5年来,以滩羊为主的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8%以上,贫困群众收入的60%以上来自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每年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4.7万人以上,总收入5.2亿元,成为增收的“铁杆庄稼”。
  三是坚持走金融支撑、融合发展的脱贫路子,着力破解发展资金短缺瓶颈制约,金融扶贫取得重大突破。确立了“依靠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思路,借助村级互助资金搭建的诚信平台,创新开展“互助资金、评级授信、融资担保”等7种金融扶贫模式,采取政府贴息、利率优惠、放大倍数等办法,量身定制金融扶贫产品,满足群众发展资金需求,初步形成了政、银、企、社、民“五位一体”扶贫新格局。目前,全县扶贫小额贷款达到22.7亿元,受益农户2.3万户。金融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盐池模式”向全国推广。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型扶贫模式正在逐步崛起。
  四是坚持走动员各方、凝聚合力的脱贫路子,着力破解脱贫力量薄弱瓶颈制约,脱贫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杠杆作用,聚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源,实现了由政府“单打独斗”向社会各界“协同作战”的转变。组建成立了全区首家县级扶贫信用担保公司,基金规模已达5000万元。近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4亿元,实施整村整乡推进项目118个,整村脱贫销号15个,实现了由单点帮扶向整乡、整村推进的转变。
  五是坚持走拓展内涵、创新方式的脱贫路子,着力破解思想束缚瓶颈制约,脱贫攻坚理念取得重大突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坚持“大扶贫”理念,通过政府主导、项目扶持、干部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贫困户吸入产业链条,实现了由企业农户分散经营向利益联结的转变。结合劳务技能培训和乡风文明建设,激发群众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内生动力,激励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拔掉“穷根”,逐步实现由“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
  记 者:“十三五”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盐池县脱贫攻坚总的思路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滑志敏:“十三五”期间,我县脱贫攻坚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以实现群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相结合,产业扶持与政策兜底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创新扶贫模式,完善攻坚机制,确保率先高标准脱贫摘帽,率先在中南部地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体目标是:按照“前两年集中攻坚脱贫、后三年巩固提高奔小康”的总体部署,到2017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5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稳定实现贫困村“五通八有”,贫困人口“三不愁、四保障”,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每年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贫困人口控制在4%以下,不让一个贫困乡村、一个贫困户掉队。
  记 者:2017年实现高标准脱贫摘帽,2020年率先在中南部地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这“两个率先”目标,盐池还存在哪些困难?


  滑志敏:目前,我县还有59个贫困村8428户24455名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收入低,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确实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2016年和2017年每年需脱贫1.2万人以上。其二,贫困区域多、脱贫难度大。我县作为全区地域面积最大的县,贫困区域分布较广,精准识别户大多居住在边界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不够完善,贫困群众就医、上学、出行、办事极为不便。2015年,我县全面小康指数为82.65,其中经济发展指数为74.91,民主法制为71.55,与川区县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其三,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我县大多数贫困群众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致富门路少,脱贫基础不牢,加之因灾、因病、因学、因婚、因懒和建房等大额支出,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进而返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为28%,高于全区8个百分点、全国20个百分点。其四,龙头企业少、带动产业发展作用不够明显。我县虽然有滩羊、甘草等特色产业,也引进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等问题依然严重,产业扶贫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脱贫攻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能赶上做这件事、啃这些“硬骨头”,实实在在帮助老百姓打通致富路,是我们的荣幸,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克服,把群众的事做实做好。
  记 者:“十三五”时期,盐池县将如何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
  滑志敏: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既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将抢抓中央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支持和国务院六项激励措施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解决1.2万贫困人口脱贫;通过易地搬迁,解决1600名贫困人口脱贫;通过培训就业,解决4500名贫困人口脱贫;通过生态补偿,解决1700名贫困人口脱贫;通过“两线合一”,确保5000左右贫困人口实现兜底脱贫。在具体措施上,重点从以下六方面着力破解。
  第一,抓基础建设补短板。按照先生存生活后生产致富的思路,以行政村为单元,大力实施道路通畅、美丽村庄、社会事业提质等工程,集中攻坚、补齐短板,改变贫困村村容村貌。到2017年,实现村级道路提升改造全覆盖、宽带及4G网络全覆盖、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和乡镇幼儿园、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自来水通水率达到100%;完成易地移民搬迁705户2017人,中心村美丽村庄建设实现全覆盖,全部消除农村危房。
  第二,抓特色产业促增收。坚持走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子,紧扣自治区“1+4”特色产业,依托我县“3213”特色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新业态,着力构建“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到2017年,实现县乡村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交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打造西部特色电子商务示范县;在全县74个贫困村建设光伏电站,村集体每年收入20万元,持续20年,有效解决“空壳”村问题,提升村级组织为群众办事能力。
  第三,抓金融扶贫增活力。不断创新完善金融扶贫“盐池模式”,加快互助资金扩量提标,扩大县级担保基金规模,完善风险担保机制,打造全国金融扶贫示范县。到2017年,全县互助资金总额达到2亿元,撬动扶贫小额贷款突破50亿元,贫困户户均贷款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农村信用社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完成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同时,在74个贫困村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加强与驻地保险机构合作,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县财政拿出2200余万元,创新10个险种服务,实行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努力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路上“零风险”的目标。
  第四,抓生态建设优环境。牢固树立生态优先战略不动摇,以构筑宁夏东部绿色生态屏障为目标,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继续巩固深化生态建设成果,不断改善生存生产条件。坚持生态也能当饭吃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模式,建设生态旅游村,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加大公益林项目争取力度,将贫困户选聘为公益林护林员,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到2020年,全县林木覆盖度提高到38%。
  第五,抓技能培训提素质。持续抓好扶智、扶志两大工程,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端菜”转变为“群众点菜”,依托县职业中学教育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定岗、定向、菜单式培训,全县贫困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实现全覆盖,每年打造1~2个农产品龙头企业、2~3个整村推进扶贫示范点,确保贫困户户均有1人外出务工或就地季节性打工。同时,充分发挥革命老区民风淳朴和地方特色美食两大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公司运作、能人带动”,采取“公司+餐饮”“公司+家政”等模式,鼓励支持贫困群众进城创业、抱团发展,开辟脱贫攻坚“第二战场”。目前,我们已在银川注册开办盐池餐饮1家。
  第六,抓社会扶贫聚合力。建立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的良性保障机制,每年县财政将新增收入的30%用于脱贫攻坚,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加强与中航油等央企和闽宁协作对口单位的协调对接,不断放大对口帮扶平台效应;发挥驻村帮扶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作用,帮助贫困村制定扶贫规划,实施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同时,通过鼓励引导、牵线搭桥、协力配合等途径,推进武警部队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引导社会各界以招商引资、结对帮扶、慈善捐助等参与脱贫攻坚,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其他文献
近日,由教育厅牵头起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实施办法》明确了乡村教师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力争全区乡村学校优质教师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合理待遇依法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
期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关键是广大党员干部认识上要更加到位、行动上要更加自觉、工作上要更加有为。  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必须做到认识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学笃用”新发展理念,其目的就是在深刻理解和认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番话,深刻揭示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团结回汉各族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迫切需要新闻
期刊
自从成为有车一族,每天户外步行的多与少,取决于车子停放的远与近!
期刊
“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日常生活中,“红包”被看作是人情的“润滑剂”,是“小节小事”,但它一进入官场就发生变异,逐渐演化为妨碍公正执行公务、败坏党风政风的毒瘤。  据江西省纪委统计,2013年9月开展“红包”问题专项治理至今,全省廉政账户共收到2.19亿元“红包”等违纪款。其中2016年前3个月,就收到“红包”等违纪款929.64万元,处理53人。  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红包”问题由来已
期刊
当今时代,精神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战略资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四个宁夏”,更需要一种力量,一种承接历史传统、体现时代精神、富有地域特色的精神力量。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长征征途上,要让“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深入人心。  让宁夏精神深入人心,就要把全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崇高使命。目前,我区仍然是欠发达地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是我们加快发展、拔掉穷根、缩小差距,实现全
期刊
“春风四月到彭阳,皇甫故里杏花香。”四月,固原的春天开始粉墨登场,最能表达春天心事的宠儿当属彭阳的杏花和桃花了。  春天,在彭阳是个美丽、喜悦而多情的季节。每年春天,天南海北的人都会相聚这里闹一场盛大的“花事”,想与慕名已久的花儿来一场艳遇。去彭阳的路上,透过车窗放眼望去,路两边绵延数十公里都是粉绿交错的颜色,白的桃花挨着滴翠的青松,间或又和粉的杏花掺和在一起,宛若迎宾的舞女排成两行。繁星一样的杏
期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生最可信赖的伴侣;书,是一剂良药,可以医去愚昧、根除烦恼、明辨是非,可以让人焕然一新。当我的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时,我对读书的感受也越来越深。  30多年前,我不敢想自己会出书,自己的书会有人买、会有人读、还能与别人的书一起摆在书店的书柜里;30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有9本书问世了,选入书中的文字也有300多万字了。  我是一介书生,并且只是一介书生。我对书生始终充满着敬意
期刊
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是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宁夏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最近,在宁夏大地,从媒体到公众都在热议“宁夏精神”,正在汇聚建设“四个宁夏”的强大能量。就其本质而言,宁夏精神与女排精神是一致的。女排精神是在发展中国家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