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展示提升体育教学质效的“五点”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xsg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展示激发“兴趣点”,促使积极参与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动力,在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运动,提高教学质效。因此,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把展示作为最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用展示激发学生兴趣点,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练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提升学生学练效果的有效路径。如,《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教师用多媒体视听设备创设NBA赛季十佳进球和CBA明星罚篮视频等情境,展示球星精湛的球技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能,借助声音和图像给学生最为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观看时跃跃欲试,练习时积极、主动,脑海里结合正确的投篮概念和观看球星罚篮时已建立的表象,规范动作练习,错误动作明显减少了,有效提高了教学质效。
  二、以展示找准“突破点”,化解重难点
  展示作为学生学会运动技能的重要手段,从中找准“突破点”,让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建立完整的动作结构形象,是化解教学重难点和提升教学质效的重要渠道。如,《蹲踞式跳远》教学,其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跳远完整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由于蹲踞式跳远动作技能要求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动作连贯、协调,特别是起跳和腾空时难以停留和慢下来,所以常规示范有一定局限性,学生不容易建立这一完整动作结构认知。借助多媒体优势,用三维动画集图形、动画、文字、声音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展示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能动作,学生借助声音、视频等首先感知蹲踞式跳远的完整动作结构,再利用慢镜头播放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等重难点技术,用图形、动画、文字、声音剖析教学重难点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清晰了解蹲踞式跳远动作技能的生成过程,有效化解了重难点。以多媒体展示找准“突破点”,精准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学起来也容易得多,能有效化解重难点。
  三、以展示找出“不足点”,补齐技能短板
  由于学生存在身体、心理、性别等客观差异,也存在学习态度等主观不同,再加上体育教师自身存在各自专业的短板,有些技能动作教师也难以展示,这都直接影响教学质效。
  利用微视频等信息资源展示和不同层次学生相互展示等多种形式,相互对比动作技能,很容易找出各自的“不足点”,彼此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进步发展,补齐动作技能短板。如,《燕式平衡》教学,分别用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展示与微视频展示,相互比较支撑腿是否绷直与地面垂直,上体下压是否与地面平行,后抬腿是否高于头部等。找出各自“不足点”,针对不足,有的放矢,补齐短板。
  以展示直接找出“不足点”,也利于教师针对自身专业不足,借助微课等信息资源展示,扬长避短。有些教师受膝关节等伤病条件限制,展示燕式平衡动作技能等难以做到规范准确,借助优生展示或微课展示等,能有效补齐自身短板,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水平,以提升教学质效。
  四、以展示找寻“切入点”,培养体育品德
  在师生、生生展示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张扬个性、规范动作技能,也要通过互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以展示找寻“切入点”,捕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如,《山羊分腿跳跃》教学中,胆小懦弱的学生怕练习,更怕展示,这就要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找准“切入点”,先降低难度练习,消除胆怯恐惧心理,再鼓励学生勇于展示,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合理放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运动乐趣、增强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展示中以学生之间保护与帮助、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等为“切入点”,一是强化安全教育,让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二是教育学生遵守体育课堂常规,借机培养学生自律和遵守纪律的品德等。以展示找寻“切入点”,及时捕捉德育契机,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有效途径。
  五、以“展评”抓住“引领点”,促进全面发展
  展示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離不开评价引领,因此把展示与评价相结合,抓住引领点,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动其主观,促其自觉”,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对学生展示时的细微变化和进步,都要适时给予评价,运用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励、唤醒、鼓舞”,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效。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营造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加强情感交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如,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技能要求上下肢与腰腹肌力量协调一致,把握展示时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投掷远度与身体力量、用力顺序、出手速度、出手角度等的关系,指导学生找出影响远度的原因,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若力量不足就发展力量,协调性差就发展协调性,怕苦怕累就锤炼品德,等等,精准施策,提高质效。以“展评”为引领点,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李振(安徽省淮南第二十七中学,236221)整理
其他文献
“焦虑”一词在现代人的口中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词语了。焦虑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焦虑就像人们的身体得病一样,再好的免疫力也有被病毒攻陷的时候,再健康的人也会偶尔感冒。提到焦虑症,人们会联想到很多情节,每个人都会有对焦虑症很多不同的看法。随着现代生活的压力增大,焦虑症患者越来越多,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焦虑症的种类繁多,有对于生活成本的焦虑、工作压力的焦虑、陌生环境的焦虑,甚至还有产生在特定情况下的焦
笔者针对小学三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小学五年级《体操——支撑跳跃》2节展示课的观摩,谈巧用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以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1.巧用真情境对抗,提升运动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是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的体能、技能、技战术能力与心理能力。运动能力是依靠平时在体育课堂上逐步积累而形成的。而“真情境”是促进运动能力的前提,可
一、丰富教学方法  1.将武术教学内容融合于游戏、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将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和基本步型“马步、弓步、歇步”的学习,结合“石头、剪刀、布”等游戏进行练习,能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又如,分组依次展示套路比一比哪组最熟练,比一比哪组的动作最规范。  2.教学中的语言形象化、口诀化、谚语化。武术谚语听字明意、言简意赅。在武术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武术谚语,利于学生记忆、理解、掌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为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以下简称“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紧紧围绕教育部党组“总攻统揽教育脱贫攻坚”的核心要求与各项工作部署,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扶贫工作。  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是“硬仗中的硬仗”,同时也是“必须完成的任
一、抛球机介绍  抛球机由机体、储球管、遥控器三部分组成。机体长34cm、宽20cm、高27cm。储球管直径为7.5cm、高度为130cm,可储存20个球。使用时将储球管插入机体上方的法兰接口(图1-1),放入网球(图1-2),通过遥控器控制设备运行。遥控器与机体上的接收器一对一配对,多台抛球机同时运行时应注意不要弄混。  抛球机运行时,内部机构翻球斗通过旋转将斗内的网球送入下方的球托,同时隔离上
笔者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联络员已经4年了,这次又自愿报名并幸运地被批准为“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的筛选组志愿者,心里非常高兴!  当笔者从今年第3期杂志上获悉东湖区在此次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优秀组织奖、1篇案例入围特优组、4篇案例入围优秀组及5篇案例入围优选组时,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一特大喜讯分享到笔者所在区的“教育QQ群”。顿时群里“炸开锅了”,一只只点赞的“小手”扫
美国学者Poulton E C在1957年提出开放式、封闭式运动技能(Open motor skill and closed motor skill)的分类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运动技能与运动心理专业王晋博士认为开放式、封闭式运动技能是基于反应时、无反应时的分类,开放式运动技能强调多变、快速准确决策能力,而封闭式运动技能强调稳定不变、技术动作规范。而在当今的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和小学生们将面对各
一、本次赴台学术交流项目的背景  近年来,首都体育学院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以体育运动为平台,通过开展校际交流、互派交换生等方式,密切了与台湾体育协会、高等学校等的合作交流。学校与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台湾真理大学、台湾体育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密切的校际合作关系,互派学生进行交流学习。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作为国际大体联学术委员会主委员,活跃在国际大学生体育教育领域,并与国际大体联成员之一的台湾大专院校体育总
一、厘清差异,明确团队合作意义  1.明确团队合作“是什么”。研讨中,教师们对“团队合作”和“小组合作”的概念进行了激烈讨论,认为两者的概念是有差异的。如浙江韩泽文认为“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分组形式,而“团队合作”除了是一种分组形式之外,还蕴含着团结、拼搏等精神寄托。梳理大家的观点,结合文献资料的查询,主持团队归纳为: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共同点是两者都需要两人或多人的合作配合,都是为了争取效益最
十月怀胎,每位准爸妈都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他们对胎儿的健康问题也非常关注。近年來,国内的产检项目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无创DNA检测。但是,对于之前做过唐式筛查正常,又不属于高龄产妇的情况,产科医生一般不建议再做无创DNA检测。那么,无创DNA检测能排查出什么疾病呢?  无创DNA检查,即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是孕期针对正在发育中胎儿染色体是否异常的一种排畸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孕妇血浆中的游离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