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石油市场逐渐扩张,已经走向海外市场。在这种新格局之下,想要实现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障石油工程设备的高效运行。由于国家石油发展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石油工程设备的维护与修理工作已经属于石油生产线中一个重要环节。下文主要针对当前石油企业发展状况展开讨论,找出制约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的因素,并提出今后开展维修工作的新趋势和新思路。
[关键词]石油企业;石油工程设备;新趋势;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TE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347-01
引言:石油工程设备的运作效率是生产量的前提保障,这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改革石油工程设备运行模式,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设备的使用年限一般情况下是大致确定的,但如果后期维修与保养工作做的得当,是有助于延长设备工作年限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设备更新成本。所以说,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的改革。
一、制约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的因素
理想的石油工程设备是具备工作效率高、能量损耗低、性能指标高等优点的设备,这些都是提升企业石油产量的前提条件。同时设备的维修难度也会影响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从以下几個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1、缺乏对石油工程设备的系统管理:石油企业一般只看中设备的高效运转能够生产多少石油,能够增加多少产量,却忽视了设备的合理维护与修理是保障设备高效运转的前提。假如,在石油工程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立即做出相应的维修工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就会致使故障扩大化,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是降低生产效率了,严重的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种问题频发,从侧面很好的反映了一个事实,石油企业缺乏对石油工程设备的系统管理。设备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一是维修人员责任意识差,未能认识到后果;二是企业管理体制缺失,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够系统。维修人员总是把故障原因分析为设备性能差,却不去考虑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互相指责,却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致使设备故障频发,进而拖慢了工程进度,还损失了经济效益。
2、设备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使用年限缩减:从当前的石油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专业的工程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甚至不具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很多石油企业只考虑到高素质人才的聘用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所以没有对员工的个人能力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量。另外,有时候企业为了追求产量,会连续运转设备,工作量超出了设备的承受能力。以上种种都会导致设备使用年限缩减。
3、石油企业分配给工程设备的维修成本低,高昂的设备维修费用对企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设备维修成本的设置要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充分融合,成本的缩减要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进行。在推出新型设备时,一定要不遗余力尽可能保障工程设备的品质,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管理和维修。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充分融合到设备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在提高设备更新成本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企业能否意识到现代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能否紧跟时代潮流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会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但从当前形势来看,大多数石油企业并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只是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工程设备维修成本的投入结构调整。
二、今后开展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的新趋势和新思路
1.对石油工程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
1.1强化对工程设备的定期检测和修护
设备检修人员对于设备的检修应该分时段进行,设备运行前检修一次,确保设备无故障后再进行操作,避免先前存在的故障扩大,还可以排查安全隐患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设备运行以后还应该再检修一次,还可以为设备的再次使用做准备。设备管理者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大型的设备检修活动,由于维修人员工作不认真而造成的设备老化和损坏问题,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可以起到督促员工的作用。一些小故障可以通过员工自主决定维修,对于一些大型故障则需要员工上报,由管理者商讨后决策如何处理,切勿擅作主张。
为了保证日常的工程设备检修工作有序进行,我们可以建立一直专门的团队负责相关工作。不同类型的设备都配置专业的检修人员,完成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修护理。这样有针对性的检修制度,可以保障每台设备都能顺利完成定期检修工作,还能方便后期的责任分配和责任落实工作推进。
1.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制
既然工程设备维修是石油企业运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理论指导。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管理系统。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采用分门别类的管理措施,并建立对应的管理团队,对员工实行统一的考核标准,综合促进设备管理体制的完善。
2.正确使用石油工程设备
2.1对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
石油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直接关乎到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否进行规范操作,一来是保障员工自身的安全,二来是降低由于不当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的概率。石油企业经常性开展一些专项活动,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活动的形式也不一定是单一的专项培训,还可以是随机抽查指导。总之,尽可能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有效的辅助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做到更好。
2.2积极引进专业的设备操作人员
现代石油工程设备中大多融合了鲜明的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传统的操作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所以我们必须对应的引进一些专业的设备操作人才。另外,在职员工的操作能力也需要得到提升,这都是为了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带来意外事故。
3.合理规划石油工程设备维修成本
设备维修成本具体的规划会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但是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划分标准,在利益容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保障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日常维护。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再去适当缩减设备成本,但是不能通过降低设备性能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样会与企业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小结:综上所述,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作为生产线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制约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的因素主要包括缺乏对石油工程设备的系统管理、设备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使用年限缩减以及石油企业分配给工程设备的维修成本低。为了顺利推进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提出了一些有针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石油工程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正确使用石油工程设备以及合理规划石油工程设备维修成本等等。
参考文献
[1] 谢作旺.浅析石油企业设备维修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208.
[2] 赵普忠.石油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探析[J].中国商界,2009(9):249-251.
[3] 李武,彭景.浅谈石油钻井机械设备保养维护[J].企业技术开发,2011(9):171.
作者简介:潘祖茂(1978.11-),男,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五作业区采油46队, 生产(维修)副队长,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
[关键词]石油企业;石油工程设备;新趋势;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TE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347-01
引言:石油工程设备的运作效率是生产量的前提保障,这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改革石油工程设备运行模式,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设备的使用年限一般情况下是大致确定的,但如果后期维修与保养工作做的得当,是有助于延长设备工作年限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设备更新成本。所以说,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的改革。
一、制约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的因素
理想的石油工程设备是具备工作效率高、能量损耗低、性能指标高等优点的设备,这些都是提升企业石油产量的前提条件。同时设备的维修难度也会影响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从以下几個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1、缺乏对石油工程设备的系统管理:石油企业一般只看中设备的高效运转能够生产多少石油,能够增加多少产量,却忽视了设备的合理维护与修理是保障设备高效运转的前提。假如,在石油工程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立即做出相应的维修工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就会致使故障扩大化,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是降低生产效率了,严重的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种问题频发,从侧面很好的反映了一个事实,石油企业缺乏对石油工程设备的系统管理。设备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一是维修人员责任意识差,未能认识到后果;二是企业管理体制缺失,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够系统。维修人员总是把故障原因分析为设备性能差,却不去考虑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互相指责,却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致使设备故障频发,进而拖慢了工程进度,还损失了经济效益。
2、设备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使用年限缩减:从当前的石油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专业的工程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甚至不具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很多石油企业只考虑到高素质人才的聘用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所以没有对员工的个人能力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量。另外,有时候企业为了追求产量,会连续运转设备,工作量超出了设备的承受能力。以上种种都会导致设备使用年限缩减。
3、石油企业分配给工程设备的维修成本低,高昂的设备维修费用对企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设备维修成本的设置要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充分融合,成本的缩减要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进行。在推出新型设备时,一定要不遗余力尽可能保障工程设备的品质,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管理和维修。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充分融合到设备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在提高设备更新成本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企业能否意识到现代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能否紧跟时代潮流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会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但从当前形势来看,大多数石油企业并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只是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工程设备维修成本的投入结构调整。
二、今后开展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的新趋势和新思路
1.对石油工程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
1.1强化对工程设备的定期检测和修护
设备检修人员对于设备的检修应该分时段进行,设备运行前检修一次,确保设备无故障后再进行操作,避免先前存在的故障扩大,还可以排查安全隐患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设备运行以后还应该再检修一次,还可以为设备的再次使用做准备。设备管理者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大型的设备检修活动,由于维修人员工作不认真而造成的设备老化和损坏问题,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可以起到督促员工的作用。一些小故障可以通过员工自主决定维修,对于一些大型故障则需要员工上报,由管理者商讨后决策如何处理,切勿擅作主张。
为了保证日常的工程设备检修工作有序进行,我们可以建立一直专门的团队负责相关工作。不同类型的设备都配置专业的检修人员,完成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修护理。这样有针对性的检修制度,可以保障每台设备都能顺利完成定期检修工作,还能方便后期的责任分配和责任落实工作推进。
1.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制
既然工程设备维修是石油企业运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理论指导。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管理系统。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采用分门别类的管理措施,并建立对应的管理团队,对员工实行统一的考核标准,综合促进设备管理体制的完善。
2.正确使用石油工程设备
2.1对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
石油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直接关乎到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否进行规范操作,一来是保障员工自身的安全,二来是降低由于不当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的概率。石油企业经常性开展一些专项活动,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活动的形式也不一定是单一的专项培训,还可以是随机抽查指导。总之,尽可能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有效的辅助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做到更好。
2.2积极引进专业的设备操作人员
现代石油工程设备中大多融合了鲜明的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传统的操作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所以我们必须对应的引进一些专业的设备操作人才。另外,在职员工的操作能力也需要得到提升,这都是为了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带来意外事故。
3.合理规划石油工程设备维修成本
设备维修成本具体的规划会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但是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划分标准,在利益容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保障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日常维护。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再去适当缩减设备成本,但是不能通过降低设备性能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样会与企业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小结:综上所述,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作为生产线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制约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的因素主要包括缺乏对石油工程设备的系统管理、设备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使用年限缩减以及石油企业分配给工程设备的维修成本低。为了顺利推进石油工程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提出了一些有针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石油工程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正确使用石油工程设备以及合理规划石油工程设备维修成本等等。
参考文献
[1] 谢作旺.浅析石油企业设备维修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208.
[2] 赵普忠.石油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探析[J].中国商界,2009(9):249-251.
[3] 李武,彭景.浅谈石油钻井机械设备保养维护[J].企业技术开发,2011(9):171.
作者简介:潘祖茂(1978.11-),男,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五作业区采油46队, 生产(维修)副队长,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